在大家眼里國產車最大的賣點無疑是價格低,性價比高。而且五萬的售價也就只等選擇一臺國產車了。但是在這里告訴大家,五萬元內的起售也能買到一臺合資品牌的車型,這就是起亞K2。
雖然起亞K2官方定價在7.29-10.39萬之高,與上文所說的5萬起售價有點差距。但是到店后咨詢會發現,會有大概兩萬元左右的優惠。因此,最低配的三廂1.4L MT GL版售價低至4.79萬,不足5萬。這么說來,這款車的售價甚至比自主品牌的吉利帝豪還低。確實是一個令人吸引的車型。
但是從銷量數據上看,起亞K2這款車在過去的2018年的10月和11月銷量并不容樂觀,兩個月的銷量只賣出646輛和425輛,不足四位數的銷量對于一臺合資車來說確實是個侮辱。再加上面對大幅度的優惠政策也讓扶不起來,因此有網友覺得這款韓國車要涼了。其實論銷量來看,曾經的起亞K2也曾風光一時。從往年的數據上看,起亞K2這款車最高曾達2.31萬輛,果真是又一款韓系車要倒下,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這款韓國車的銷量每況愈下而且跌至現在僅三位數的銷量呢?
仔細的你可能會發現上面的銷量圖,起亞K2在2016年12月到2017年1月間銷量出現斷崖式的下滑,之后就再也沒過萬的銷量并且一直處于萎靡不振的狀態。其實這也與當時的國際時事有關,韓國的某德事件使得不少愛國人士采取抵制韓貨的活動。而韓國車當時的銷量一直處于低迷的狀態,不僅是K2這款車包括起亞這個品牌甚至同一公司的現代也受到波及。
除此之外,還有的就是受到自主品牌崛起的影響。在2017年間,很多自主品牌都紛紛壯大起來,尤其是吉利家族,不僅在原來帝豪的基礎上推出更高端帝豪GL,而且針對這個檔次的不斷完善。直接影響到的是售價較低的韓國車。
除了受外界的影響外,這款起亞K2自身實力并不強。目前在售的K2是2016年11月推出的車型,如今已經來到2019年了,不改款不換代的策略下過于落后的設計不能更好地與時代接軌,因此使得K2的銷量跌至如今銷量僅三位數。不過對于外觀來說,這點比較客觀,但更重要的是由于配置的落后而導致車型銷量慘淡。目前大多數自主品牌的低端車型雖然還沒普遍使用LED大燈,但是日間行車燈和自動頭燈基本上都是標配。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燈光,是目前最多車主吐槽的地方。燈光的射程不足,車燈偏暗直接影響到行車安全,甚至有車主夸張的形容這只是兩個手電筒。另外車型的多媒體體驗并不豐富,雖然中高配都有支持CarPlay和CarLife的手機互聯,但是比起自主品牌的多媒體配置,這么丁點的優勢不值得一提。
另外起亞K2的駕駛感并不雖太理想,主要是底盤偏低以及避震過硬的原因。另外車型過于發動機的投訴相對比較多。發動機時有出現漏油異響的現象。而且有車主反映動力輸出不理想。雖然是1.4L自吸發動機,100匹的馬力和132N·m的峰值扭矩,但是起步速度過慢是車型的一大缺陷。而綜合以上種種的缺點因此導致了這款車從兩萬多的銷量跌至如今三位數的水平。
就目前來看,大幅度的優惠政策使得這款車的起售價低至不足5萬,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確實是一個比較吸引的點。但是這款車相對比較具有年代感,配置并不出色,而你選擇這款車如果對這些都不講究僅僅是作日常代步的話,作為合資車的起亞K2還算一臺好車,比較背后有技術成熟的公司撐腰,品質有一定的保障。但是如果對于配置有所要求的消費者,可能就要慎重考慮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