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很多新能源汽車品牌如雨后春筍一般誕生,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雖然很多新品牌表面看起來光鮮,新能源技術,科技感的配置。但是作為全新品牌而言對于打造汽車這方面,技術依然欠缺,甚至有些沒有自己品牌獨立的工廠。
以去年被炒得火熱的蔚來為例,雖然有著不錯的噱頭,但依然是靠江淮的技術生產的。和蔚來一樣,靠別人家技術代工生產成為很多新品牌的一大硬傷。可能這就是很多人一時之間難以接受這些新品牌的原因吧。不過其實很多傳統的車企也有在發展新能源技術,其中就包括了大家熟悉的比亞迪,吉利等品牌。而今天要提到的這個品牌在國內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就是紅旗。
沒錯,紅旗這個看起來比較保守的品牌也開始往新能源的道路上發展了。可能大家對紅旗這個品牌的認識還停留在幾年前的認識,貼上官車,國賓車,沉穩,老套等標簽。但是經過去年一年的發展,重新的發展戰略讓如的今紅旗實力與很多熱銷品牌不相上下。因為紅旗也在往大眾化和年輕化的道路上發展,例如推出了兩款售價實惠而且時尚的轎車,紅旗H5和H7。甚至紅旗也開始發展新能源汽車了。
去年北京車展中,紅旗帶來了一款備受關注的那就是E-HS3,不僅是紅旗首款新能源車的概念也是首款SUV車型。雖然當時車展后有傳,這款車將會在2018的年底上市,當時計劃一直延緩。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12月27日,紅旗首款純電動SUV紅旗E-HS3正式下線。也就是說離新車上市不遠了。以下就回顧以下這款備受矚目的車吧。
E-HS3是作為一臺純電動車而誕生的,當時在這款車的外形設計上卻意外地找不著那些具有純電動車型的特征,例如前臉無格柵設計在E-HS3身上并沒有體現。紅旗E-HS3使用了和上面提到的兩款熱銷量產車一樣都是使用直瀑式的格柵。為的是追求家族的整體性,提高辨識度。
不過作為一臺新能源汽車而言,少不了的是部分人對個性化的追求,因此紅旗E-HS3還特地推出了另外一種格柵的造型,就是在原來縱向的基礎上使用布滿“Y”字形的裝飾顯得非常亮麗有特色。另外兩側大燈和目前大多SUV一樣使用的是扁平化設計,以及那個立標的紅旗標志都是車頭的一大特色。
車身的設計算是這款SUV的一大特色吧。在北京車展中曝光的概念車身上,使用了特殊的設計,使得尾箱顯得小巧而圓潤。獨特的設計令前半部分看上去顯得具有力量感,但是這種過于求新的設計可能令很多消費者一時難以接受。所以對于這種前衛的直筆高腰線設計出現兩極化的評價。車身尺寸方面,長寬高分別為4490/1874/1613mm,軸距2750mm,對比哈弗H6而言,E-HS3尺寸上有一定的優勢所在。哈弗H6的長寬高分別為4600/1860/1720mm,軸距2680mm。長的軸距保證了二排的乘坐舒適性,但無奈較短的車身犧牲了尾箱的儲物空間。
進入內部,給人一種充滿科技感的感覺,這也是一臺新能源車應該要做的地方。內飾設計風格與在售熱銷車紅旗H5比較相似,但科技感更強一些。車內使用大量的液晶顯示屏,除了超大尺寸的中控屏外,在下方還配備了觸控調節的按鍵以及全液晶顯示儀表。值得一提的是使用目前最新的設計,方向盤是“紅旗”的字樣而非大家熟悉的向日葵標志,對于年輕一代來說這樣的使用可能認可的,但是作為老一輩人而言可能缺乏一種傳統感和儀式感。不過作為新能源汽車而言,還是走時尚化的路線比較合適。對于方向盤上標識這事你是怎么看待?
新能源作為車型最大的賣點來說才是人們最關注的點。這款紅旗E-HS3使用中國第一汽車集團生產的三元鋰電池組,最大功率為114kW,也就是相當于155匹馬力。電池容量以及續航里程目前還未正式公布。不過對于這首款新能源車而言還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因為這款車僅僅是代表著紅旗發展新能源領域的開端。另外還推出了與百度合作的車型實現L4即便的自動駕駛。未來一年,紅旗計劃推出一款續航里程高達600公里的系列電動車,并且在2025年推出多達15款的電動車。
這么看來,作為我國傳統汽車品牌之一的紅旗,也開始往大眾化和時尚化的道路發展,對于我們普通百姓來說當然是一大喜事,因為我們購車將有更豐富的選擇。而不少人指出,紅旗這樣的做法有損一直以來建立的形象。那么對于這款純電動SUV你是怎么看呢?而對于紅旗未來的發展方向你又有何觀點呢?歡迎大家來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