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6-01-12 17:13 作者:HL 瀏覽次數:10863
車網中國 綜合新聞 安全帶和安全氣囊相輔相成,在一般碰撞事故中,安全氣囊彈出威力也是不小的,如果這時候不系上安全帶,等同于你面前裝了個炸彈。有很多汽車有這樣的機制,安全帶不系上安全氣囊不會打開。如果光有安全帶沒有氣囊,那么其實也是比較危險的,裝到儀表硬的地方和撞墻差不多。為什么我要說一般碰撞事故中?你撞的汽車解體,比如南京寶馬撞馬六,馬六解體這樣給你沃爾沃16個氣囊也救不了你。
安全帶的作用
如果沒有安全帶,人體在受到強烈撞擊力量時會直接飛離座位,死亡或重傷癱瘓的可能性極高。通俗來講,就是系了安全帶能保命,但不系基本上是送死。
汽車的安全性一直都是消費者關注的,ABS、氣囊、安全艙結構等裝置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時髦名詞,似乎只有配上這些裝置的汽車才上檔次。其實在發生交通事故時,對人們安全起最主要保障作用的卻是我們最常見的安全裝置——安全帶。
最初的汽車安全帶是瑞典人發明的,自本世紀40年代別克轎車將安全帶作為標準配置后,美國將安裝和使用安全帶確定為強制性的聯邦法規,由此開始了安全帶的大規模普及。當時的安全帶僅僅是簡單的兩點式腰部約束,其約束的松緊程度完全由駕駛者自己調節。 經過40多年的發展,安全帶逐漸走向成熟,現在的安全帶均由強度極大的合成纖維制成,帶有自鎖功能的卷收器,采用對駕、乘人員的肩部和腰部同時實現約束的三點式設計。
系上安全帶后,卷收器自動將其拉緊,當車輛萬一出現緊急制動、正面碰撞或發生翻滾時,乘員會使安全帶受到快速而猛烈的拉伸,此刻卷收器的自鎖功能可在瞬間卡住安全帶,使乘員緊貼座椅,避免摔出車外或碰撞受傷。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又研制出安全帶的輔助設施——安全氣囊。其工作的原理是當車輛發生碰撞時,控制模塊快速對信號做出處理,確認發生碰撞的嚴重程度已超出安全帶的保護能力,便迅速釋放氣囊,使乘員的頭、胸部直接與較為柔軟有彈性的氣囊接觸,從而通過氣囊的緩沖作用減輕乘員的傷害。后來,沃而沃汽車公司又研制出防側撞氣囊,使氣囊的種類逐漸完善。不過這里要著重提醒大家的是,在不系安全帶的狀況下,安全氣囊不但不能對乘員起到防護作用,還會對乘員有嚴重的殺傷力。
SRS氣囊系統的設計僅當作駕駛座和前乘客座安全帶系統的輔助裝置而已,并非替代品!如果前座成員沒使用安全帶,在意外發生時前座成員身體會離開椅背(沒被安全帶綁住),不一定往方向盤接近~撞向旁邊車窗 或隔壁座椅也有可能,這時氣囊引爆時可能直接打在頭上(不一定正面打到)此時就有可能打斷頸椎當場死亡或日后全身癱瘓;若有綁上安全帶至少身體是固定在椅子上,限制身體大距離移動,這時氣囊就能正面接住頭部(而不是撞上),接住與撞上的不同效果就是生與死的差別!!
安全氣囊的爆發力是驚人的,足以擊斷駕駛者的頸椎! 根據有關機構統計,在所有可能致命的車禍中,如果正確使用安全帶,可以挽救約45%的生命;如果同時使用安全氣囊,這一比例將上升到60%。
提醒所有的網友,主動安全配備與被動安全配備,在汽車行駛上都屬于“輔助”裝置,都是在車輛超越操控極限的情形之下,進行輔助的裝置。裝配這些輔助裝置,并不能確保行車的絕對安全,僅能降低車禍意外發生的機率及傷害的程度。真正安全行車的關鍵,仍在于適當的保養,確保車輛機構的正常運作以及安全的駕駛行為。
所以正常駕駛綁上安全帶至少有80%的安全,氣囊約10%是輔助安全帶的不足,而剩下的10%是不可抗拒的意外傷害。
2022年11月5日,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正式拉開...
2021澳門車展正式開幕,在本屆車展上寶馬攜3系旅行版亮相現...
2021成都車展前夕,報道團隊提前拍攝到捷途X90(配置|詢...
日前,網通社從官方獲悉,路特斯Emira正式發布。新車由AM...
國產寶馬X5的熱度余溫還在。外媒又曝出新的消息,老牌豪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