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韓國,大家肯定會想到整容、韓劇、歐巴什么的。最近的薩德事件也讓韓國的企業在國內接連受到打擊,很多韓國企業銷售大幅下滑!最近,北京現代也關閉了一家在華的工廠,要停產到4月份!拋開政治事件和愛國情懷,今天就來聊一聊韓系車的品質和產品力到底怎么樣?
先來看看韓系車的發展歷程:國內的韓系車,其實就現代、起亞還有大家沒怎么聽說過的雙龍。雙龍沒什么好說的,它的發展歷程和國內的自主品牌差不多。比如旗下的幾款車型就是買奔馳的老舊產品線生產新車,但畢竟是奔馳的舊平臺,所以價格也不便宜,再加上自己還給車輛起一些奇奇怪怪的名字,導致銷量和名氣都一般!
起亞于1944年成立,1973年起亞生產出韓國第一臺汽油發動機,并于1974年10月生產出韓國第一部采用汽油發動機的乘用轎車Brisa。而現代,1940年,鄭周永創辦了阿道汽車修配廠,到了1974年,現代汽車首款量產自主車型Pony首次出口到厄瓜多爾,結果一炮而紅!到1986年投入美國市場,當年即售出了16萬輛,創下了汽車業銷售奇跡,從而奠定了現代汽車的國際地位。在1997年的經濟危機,起亞經營不善,差點倒閉,不過最后和現代聯合,組成了現代起亞汽車,成為韓系車的頂梁柱。
其實論資歷品牌,韓系車也沒有比國產車早太多。在性價比方面,真正走量韓系車是那些低端的緊湊型車,10萬塊錢之內的,像瑞納、K2這類的車。這些車市場保有量大,買的多。但是隨著自主品牌的發展,這些保有量大的車型也受到了嚴重沖擊。比如去年上市的起亞K2,新K2最便宜的7萬多,優惠完是6萬塊錢。但是新K2還在用鼓剎,連車窗都是手搖的!現在就算你買個3萬塊錢的國產小面包,也有電動車窗、氣囊、導航。自主品牌強大后讓韓國車的之前的性價比優勢蕩然無存!
與德系、日系相比,韓系車的品牌也沒那么明顯。在汽車市場上品牌的形象非常重要,比如:說起寶馬很多人會想到的是豪華的運動型車,說起奔馳會想到S級的豪華旗艦轎車。說到奧迪我們會想到A6這種官方開起來特別的體面的車。而說的韓系車,我們會想到索納塔、K5,但是你很難想到這些車有什么自己品牌特有的賣點。在品牌買點上貌似和我們自主品牌一樣都是半斤對八兩。
除了品牌以外,汽車的基本的功能始終是一個交通工具,三大件一定要扎實。日系車的兩田,豐田是技術儲備豐富,都在埋頭搞新能源了。而本田發動機確實厲害,讓人不得不佩服。而韓系車呢,好像在技術上真的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看家本事!
另一方面,產品實力不強他們有沒有拿出一個很好的應對方案。比如說國內消費者非常喜歡的SUV車型,也沒有見韓系車有哪一款車型是非常有實力跟對手去PK的。現在消費者都是非常理性,韓系車配置高的,價錢高到可以去買德系了,配置低又沒有自主品牌有性價比。
在國際市場上,雖然2016年世界汽車年銷排行榜上,第三位的是現代伊蘭特的領動,總共賣出了78萬輛,但在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地區的國內的已經完全排不上號了!2016年國內市場買的好的都是一些特供車!

韓國車當然也知道這個現狀,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也想做高端拉升品牌形象,這樣就能像雷克薩斯、英菲尼迪的日系豪華品牌一樣提升品牌形象,不過都沒能成功。比如:現代出過現代捷恩斯,也賣了好幾十萬臺,但國內消費者是真的不買帳!所以要想短時間內韓系車在品牌影響上有個大的提升和認可似乎真的是很難!
說回來韓系車,你買或不買,它都在哪里,消費者知道自己想要算命。而韓系車在國際市場成功和目前在國內市場的沒落,我認為也可以成為自主品牌發展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