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大眾集團正在重組德國波茨坦設計中心,以實現其業務向自動駕駛汽車的快速轉變。大眾希望這里的設計師們,能夠專注于改善車載用戶體驗和增強未來車輛的人機界面。
曾經肩負大眾集團12個品牌設計工作的德國波茨坦設計中心曾經肩負大眾集團12個品牌設計工作的德國波茨坦設計中心
十多年前開始運作以來,波茨坦設計中心一直負責為大眾集團的眾多品牌提供創意并最終付諸于大量的產品模型上。現在它的使命已經改變,大眾集團設計總監Michael Mauer已經從大眾品牌首席設計官Klaus Bischoff手中接管了該機構。
Ulrike Mueller是大眾集團的資深設計師,有眾多領域的工作經驗。在他的帶領下,大眾正在波茨坦投資組建數字化用戶體驗設計團隊。Mueller未來會向Johann Jungwirth匯報,后者是大眾集團近年委任的數字化策略部門負責人。而Johann Jungwirth的直線領導則是大眾集團CEO(首席執行官)Matthias Mueller。
雖然從長遠來看,這一舉措能幫助大眾集團打造更具技術優勢,用戶體驗更友好的汽車,但目前來看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波茨坦設計中心的設計師將不再協助大眾集團12個品牌網絡中其他同事的產品項目,大眾品牌預計會首當其沖。“我們以前要花60%的精力在大眾品牌上”,新近成立的“大眾·歐洲未來中心”(Volkswagen Future Center Europe)(前身是“波茨坦設計中心”)的設計總監Peter Wouda說,“改變實在太大了”。
這一舉措意味著奧迪、西亞特、大眾等品牌的內部團隊,以及加利福尼亞和北京的高級設計團隊都將擔負更重的工作。
然而Wouda覺得這一舉措有個非常重要的好處。“現在設計師們從第一天開始就參與到新技術的創造中來”,他說。公司認為,將波茨坦設計中心的工作重心從生產計劃中解放出來,這會給設計師們更多的時間為大眾所有品牌的新UX(用戶體驗)和HMI(人機界面)概念探索解決方案和驗證可用性,以實現對未來產品的認知。
Wouda認為“我們在探索未來,而不能拘泥于過去的七年”。他還補充說,有專注于長遠未來的能力才能開發出更有凝聚力的概念出來。“自動駕駛的一大問題是:怎么利用我們的時間”,Wouda說,“有很多塑造品牌的方式,并且我們也可以讓例如奧迪和賓利這樣的產品有明顯差異。我明會看到很多實用的實現方式,當然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東西用在自動駕駛汽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