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老司機還是剛拿到駕照的小白,在路上駕駛的時候都會遇到減速帶,不同的是,老司機總會小心翼翼的通過,而新手有可能就一腳油門過去了,容易造成托底的現象,
由于托底這個情況發生具有不確定性,因此很容易給位于底盤部分的零件造成損壞,如:三元催化器外殼破碎、發動機油底殼裂紋、變速箱殼體裂紋或者是懸掛系統變形等,這些問題的發生將會給你的車帶來很致命的損傷。
那么,到底哪些情況會讓愛車的底盤收到傷害呢?
1、泥漿、砂礫、水泥和瀝青等的侵蝕
由于底盤經常會與污水、油膩等物質接觸,而這些物質中的化學成分會慢慢腐蝕底盤以及底盤上的零件,因此對于底盤防腐蝕我們要更加注意。
2、經常處在高溫潮濕的環境
夏季白天地表的高溫使底盤炙熱異常,晚間大氣中的濕氣慢慢腐蝕溫度回落后收縮的車底。底盤的損傷更會進一步威脅到其他機件的正常使用:轉向受損、漏油、底盤變形、整體構架松動,都會給行車帶來安全隱患。
3、人造減速帶
減速帶在我國的設計是沒有統一標準的,形狀不一,高度也不一樣,主要是為了讓車輛減速通過的,有些車主過減速帶沒減速的習慣,有些減速帶的高度會比較高,所以很容易刮底了。
4、道牙子
對馬路牙子的高度把握不好的話,最容易傷到的是前保險杠,方式不對還會對輪胎壁造成損壞,造成鼓包等問題出現,如果一定要上,也要讓輪胎底面盡量對著馬路牙子,或者找塊磚頭墊著,最好不要側著上。
5、下水井口
如果車速較快會導致車輛的輪胎和輪轂損壞,甚至牽扯到底盤的懸架擺臂以及拉桿。更甚者會導致嚴重的交通事故并造成人員的傷亡。
6、異物或大石塊
開車不集中精神的話,馬路上的異物就好比暗器了,讓你防不勝防,殺傷力還很大,比如在跑高速的時候,大車上有可能掉點小石子,大石塊。小石子還好說,大石塊可就真的危險了,磕到底盤就容易造成漏油了。
為了防止出現以上損傷汽車底盤的情況,建議給汽車安裝發動機下護板或者“底盤裝甲”,盡可能的減少底盤損傷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