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達喀爾拉力賽的賽道公布之后,我當時認為這就是場超級拉力賽;因為阿根廷的北部我去過兩次,那里最大的地質特征就是無數農場間的小道,雖然錯綜復雜但地理環境并不惡劣,非常像是WRC的賽道;而且今年的達喀爾賽道總共只有12個,為歷年來最少,加上巴拉圭的ss1只有區區38km,最后趕往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第12個ss只是走個形式,賽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最最關鍵的還是沒有了智利的阿卡塔馬沙漠后,賽道的多樣性實在是乏善可陳。

但是2017年的達喀爾賽事總監科馬在他的介紹文字里說,如果你認為今年的達喀爾很容易,那是因為你沒有來到過查科。
科馬就不用多介紹了,他和德普雷斯曾經合起伙來連續霸占了達喀爾拉力賽摩托組的冠軍十余年,哥倆一直你一三五我二四六的輪流坐莊,可能到后來這倆自己也覺得沒意思了;于是德普雷斯去了標致開汽車組,看來也是想拿個雙料冠軍當當。
而科馬則干脆棄武從文,到了達喀爾組委會干起了賽事總監。
科馬是可以在達喀爾賽道內150km/h巡航的車手;以他的水平如果他說賽道不容易,那肯定就是不容易——對于很多人來說其實那就是太難了;但很可惜相信他的人看起來不多,大概都是認為他在故弄玄虛,畢竟科馬第一年干行政工作,和往年做車手同行大不相同,是不是也想著來點噱頭給自己添磚加瓦的。
但很明顯科馬說了大實話,但偏偏現在就沒幾個人聽得進實話;所以,現在的達喀爾比賽正在以平均每天退賽一個冠軍的速度往前進,這在達喀爾歷史上似乎都是絕無僅有的。
從巴拉圭首都亞松森發車到現在已經跑過的幾個ss情況來看,今年的賽道確實是硬路居多,但都是超級爛的大坑組成,就連巴拉圭境內那可憐的38km都有人抱怨這賽道太難跑了;而這種情況看起來有些像Baja賽的路況,但不同的是達喀爾的彎道很多,岔路口也很多,并且還伴隨有沼澤地——甚至還有帶灌木叢的沙地,而這沙地也是很討厭的,一旦陷進去,挖不好挖拖不好拖,加上這些天南美洲酷熱暴曬的天氣,所有以為今年達喀爾很輕松的車手都在叫苦不迭。
這還沒完!
賽道在進入了玻利維亞之后,還產生了新的問題,那就是連組委會自己都認為會有很多容易迷路的賽道;再加之一連六個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的賽道——最高的達到5000米,可想而知今年的比賽有多難。
在Baja賽里跑的很爽的車型比如競速卡車在這種路面是無從發揮的,因為它太大、太重、太寬也太長;而且這里很多是高原地帶,Baja賽車大排量汽油機所必然造成的動力下降會完全帶不動它那三噸重的累贅車身,再加上過多的彎道,它很難發揮出來自有的優勢。
而對于達喀爾四驅組的賽車來說,由于它們的行程被限制,輪胎的尺寸只有32吋,加之為了保證靈活性軸距也都在2.9米以內,因此在這種路面上開起來會非常的顛簸,車手技術再好也很難控制住車——除非你開的很慢,而能夠把持住自己的車手其實不多。
在ss3兩屆達喀爾冠軍阿提亞彎道撞上石頭很可能就有這種原因存在。
但反過來說,這種地形(很爛的硬路)就很適合于標致這種歐式的buggy,一噸半左右的車重保證了其靈活性,在通過多而狹窄的彎道時速度并不慢;而37吋的輪胎用它巨大的胎牙帶來的脫困能力大大超出四驅組的32吋,加之雙倍與四驅的減震行程;因此標致賽車表現出其它車隊難以企及的車型優勢,而且標致的增壓柴油機扭矩足夠大,所以一切看起來都是和今年的達喀爾拉力賽完美匹配。
這也就難怪mini車隊的希爾沃寧在ss3賽后說:標致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從我旁邊掠過;那個速度是我無法達到的——因為按道理來說,三屆WRC的年度亞軍開著四驅車沒理由在多彎的硬路上追不上buggy。
2017年1月7日,達喀爾拉力賽的ss6賽段,因為奧魯羅地區不分白晝沒完沒了的下雨而導致洪水泛濫,這下好了;玻利維亞人曾經喊口號:“我們要水,不要達喀爾”,達喀爾來了,水也來了;玻利維亞的群眾們應該高興了,但是ss6卻因為水太大而被迫取消——事實上ss5就因為賽道變成沼澤而取消了pc1之后的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