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逢冬奧 系列十 閉環泡泡
發布日期:2022-03-14 14:01 來源:車網中國 作者:張新平 瀏覽次數:8273
喜逢冬奧 系列十 閉環泡泡
車網中國 專題 作者:張新平
防疫的成功:
法新社20稱,本屆冬奧會在閉環泡盒中比賽和工作其防疫規模和嚴格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將成為冬奧會的“最典型記憶”,中國政府通過這種務實的閉環管理,控制住了疫情,這符合中國“動態清零”,為世界樹立榜樣的說法。冬奧會前后4周時間,包括運動員在內400多例病例,但一直到最后每日新增感染病例都保持為0,中國實現了安全的冬奧會承諾。
北京冬奧組委為世界各地涉奧人員,提供的安全嚴謹的防疫環境得到了一致好評,除了基本的檢測和防疫規則外,一些小細節彰顯北京冬奧組委對于防疫工作有多嚴格,不戴口罩小機器人都看不下去,除了基本的檢測和防疫規則外,一些小細節也足以彰顯北京冬奧組委對于防疫工作的重視。
加拿大廣播公司體育頻道,22日發布的一則視頻顯示:“一臺機器人在工作時,發現和他打招呼的外國人沒有戴口罩,于是它立刻停下腳步,發出了“佩戴醫用口罩“的提醒,后者還沒驚訝完,機器人已經轉身離開了”。這一小插曲只是北京冬奧會嚴格防疫工作的冰山一角,事實上從所有涉奧人員入境后就進入閉環管理,層層嚴謹的防疫措施給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只能在閉環區域如體育場(館)、媒體報道處、指定酒店、冬奧村和指定車輛、高鐵等交通工具,與外界隔離。
2月1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華裔記者說“我進入酒店的所見,所感,閉環里層層把關的嚴謹防疫程序,讓這名體驗過多個國家和地區防疫政策的記者印象深刻,來北京冬奧的這趟旅程是需要最嚴謹周密的準備和計劃”。北京冬奧防疫泡泡堪稱疫情爆發以來最雄心勃勃的嘗試,中方對于防疫工作的重視貫穿了所有來華參加冬奧人員,要完成組委會編制的183頁的《指南》,詳細告知了冬奧參與者需要遵守的防疫規范《指南》,要求參與者須在奧運進行自我監測和隔離,將自己每天的體溫數據上傳到一款應用程序中,在登機前往北京前,要求已經接種了新冠疫苗,并且兩次檢測均呈陰性,飛機剛剛著陸到首都機場,他便從前窗看到身著防護服的防疫工作人員已早早的在跑道上等候,等到飛機上的行李都卸下時,他們會對行李進行消毒。從飛機前往航站樓,仿佛進入的不是一個奧運主辦城市,而是一個醫療設施“。文章寫到“工作人員穿著全套的白色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和口罩,引導乘客通過機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一度是亞洲最繁忙的機場之一,但現在看起來基本空無一人,空蕩蕩的走廊上掛著奧運會海報歡迎你的標語,工作人員正等著給我測量體溫,在新冠臨時檢測點,有數10個檢測隔間,最后他順利通過了海關整個過程比較順利,又有一點不那么真實,這需要大規模組織和人力支持。除了海關和機場,他和其他10個人一起乘坐專門巴士前往酒店,汽車內部司機和乘客之間有一道透明隔離墻,車輛是專用車道,北京冬奧的閉環防疫讓人印象深刻”。
我已經正式進入了奧組委所說的閉環,一個由多個泡泡組成的系統,包括比賽場館,會議中心和酒店,都由專用交通工具連接起來,這條環道從北京西北方向延伸約64公里,一直延伸到高山滑雪和滑冰賽的舉辦地,延慶地區再往前延伸97公里便到了舉辦其他賽事的張家口,這些地點通過高鐵與北京相連,其中有專門為奧運選手服務的部分,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系統,奧運會與其他大部分沒有新冠的中國人完全隔離開。下了巴士我和其他人來到了一個指定的奧運接待酒店,在酒店里,他不會擔心機場的新冠檢測結果如果檢測呈陽性怎么辦?哪怕是陰性,如果這段時間被感染了怎么辦?幸運的是在機場檢測6個小時后他的結果呈現陰性,不過這并沒有讓他完全放在整個比賽過程中,他必須保持警惕,泡泡里的每個人,每天都要接受檢測,并將他們的體溫上傳到一個特殊的應用程序上”。
奧運期間他也被嚴格限制在酒店和奧運場館內,自從疫情爆發后,中國收緊了入境政策,這次北京之行,是他時隔18個月再次來到中國。他說“自疫情以來,我已經在北京、香港和東京經歷了5次隔離,各國政府應對新冠的方式各不同,這讓我的亞洲之行疲憊不堪,真傷腦筋。他特別提到這次的北京之行所需要的計劃是最嚴謹周密的,需要保持對細節的關注,這樣才能夠確保遵守每一條防疫規則。
除了這名CNN記者反映的流程外一些小細節也引發了外界的興趣,加拿大廣播公司體育頻道22日發布的一則視頻顯示,一臺機器人在工作時發現和他打招呼的外國人沒有戴口罩,于是他立刻停下腳步發出了佩戴醫用口罩的提醒,后者還沒驚訝完,機器人已經轉身離開了,其實無論此前部分西方國家和媒體如何誤解或是有意曲解中方的防御政策,中方嚴謹而負責的防疫工作都讓參加冬奧會的各方人員感受到了。
美國冰壺運動員克里·斯托福就是其中之一,在體驗冬奧村各種設施之余,還表示很高興做核酸檢測,這個讓他有安全感,1月30日他在推特上傳了做檢測的照片,并在推文中寫道“美好的晨間例行核酸檢測是不是特別有趣,但很高興做這些檢測,因為這讓我們在冬奧村和比賽期間有安全感”。
美聯社報道“美國奧運代表團首席醫生上個月曾表示,前往北京參加冬奧會的200多名美國運動員全部完成了新冠疫苗接種,沒有一個人要求醫療豁免”。
日本共同社28日晨“關于加運動員和媒體人士與外界隔離開來的泡泡防疫,東京奧運和北京冬奧的嚴格程度無法相提并論,記者在北京體驗到了真正的泡泡。報道稱“記者27日從俄羅斯抵達北京的機場,全部武裝的檢疫人員就為他們做了新冠檢測,行李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報道稱“記者在入住酒店后還被嚴格要求在機場檢驗結果出來前禁止離開自己的房間”。
時事通訊社則稱“其記者抵達北京首都機場,看見全身穿著白色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是實際感受到了進入比日本更加嚴格的新冠防疫世界,防疫人員戴著面罩氣氛,讓人無所適從,但防疫人員態度十分親切。”報道稱“中國的防疫嘗試,從任何地方尋找看不見的威脅,體現了中國無論如何也要讓奧運成功的強烈意愿”。
日本媒體表示“北京冬奧的防疫泡泡才是真正的泡泡。采用防疫泡泡的東京奧運會,即使是海外入境者,經過一定的隔離期后也可以自由外出,東京奧運會上的防疫措施,因此被批評為有洞的泡沫,但北京奧運會的泡沫與其說是泡沫,不如說是看不見的墻”。
與此同時與防疫政策打配合的,除了志愿者工作人員外,還有無處不在的智能設備。和加拿大媒體一樣,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在30日,也分享了一則視頻。在北京冬奧會官方酒店中,機器人代替服務員配送食物。而在冬奧會媒體中心,機器人更是既當廚子又當服務員,百分百做到了無接觸。
在酒店,大堂便有來回噴灑消毒液的空氣消毒機器人來迎接你,然后會遇見正用拖把打掃地面的清潔機器人,它們一邊清掃,一邊避開行人,如果惡作劇不避開它的話,機器人也不會與你硬碰硬,迅速就能調整方向繼續前進。
1月31日已抵達北京的小薩馬蘭奇表示“北京冬奧會的防疫措施安全有效,閉環內可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