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逢冬奧 系列二 微
車網中國 專題 作者:張新平
2008年北京奧運圣火從采集到傳遞,尤其是珠穆朗瑪峰奧運火炬傳遞項目,成為我最挑戰、最難忘的記憶。在開幕式上李寧威亞掛著空中漫步點燃主火炬,讓大家看到了北京夏季奧運真的很旺。但是后來大家發現,這個圣火一個小時要耗費5000立方公升的天然氣。
北京2022冬奧會開幕式,冬奧運圣火在鳥巢再次點燃,被稱作“圣火“的這尊火種,從物理角度來看,它與同族沒有不同,但從意義來觀,其內涵深刻意義非凡,從火種采集、傳遞、點燃主火炬再到圣火熄滅,人與它相遇,會收藏在心底,路與它相遇,會夾道歡迎,高山與它相遇,一路充滿傳奇。
2022年北京冬奧圣火的設計遵循節能、低碳、綠色,這不僅是一個口號,要用事實說話。微火要讓所有人認同,這需要足夠的勇氣。
2022冬奧會主火炬設計理念,張藝謀說:“我們這次是這樣設計的,最后一棒進來以后,把它往上一放,它就火炬,主火炬,不炫技。僅是輕輕的放上去,雪花升起來,就是如此的簡單、直接,而且理念非常鮮明,就是微火,就是低碳環保。觀眾們看到點火方式最大的反應是意想不到,但是馬上傳達的理念又會秒懂,所以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他說“中國人講的是意境,講的是從一個最小、最細節的角度來看整個世界。我覺得是很美的,其實是很浪漫的。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你也可以看作這次火炬的點燃方式,是一葉知秋。一個小小的手持火炬,一個小小的火苗,但是你想到的是偉大奧林匹克精神,是全人類的,一個熊熊燃燒的激情和浪漫”。一把火炬的微火,代表了什么?一切都不用解釋,是自信、理念,是神圣的格言。
放大的雪花鑲嵌著歷屆冬奧會主辦城市,圍繞在主火炬周圍,雪花簇擁著由雅典采集的圣火,在主會場由兩名火炬手輕輕地一放,此刻的表達就是全部。這樣的表達講的不是我,不是只有北京,也不是中國,是把過去歷屆曾經舉辦過冬奧會的城市都放在了里面,要有全世界的角度和目光。
想繼續欣賞
遇見冬奧 系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