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周明吉、燕鵬
我經歷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核酸檢測,因為要去澳門采訪報道第67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
來到闊別一年的澳門夜晚11時許,出租車阿伯告訴我,他在關口等了差不多20分鐘才接了我這一單。疫情前,我經常過去一河之隔的澳門游玩,拱北關口總是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需要等較久的時間才能召到出租車,看來新冠肺炎疫情對這一座旅游、博彩城市的影響非同一般,我感受到了一絲的涼意,默默的關上車窗。
一路暢通,很快到了入住的酒店,朋友讓我猜房價是多少,我沒猜對,猜錯是必然的,疫情前房價1500元左右/天,現在僅需不到200元,以往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周,可是提價且一房難求的時期。難道本屆格蘭披治大賽車將會出現一片慘淡的場景?
第二天早,七點不到,我來到了賽車中心,心中暖了起來,如往年一樣,警察已到崗,授證中心工作人員已到崗、媒體車也已就位。領取了證件,進入圍場時,有工作人員測試體溫,并檢驗健康碼。圍場內更熱鬧了,機械師、車手、媒體人員、組委會工作人員已經開始了一天工作準備,更多的相關人員也正在陸陸續續的到崗,與疫情相關聯的是,每一位都戴著口罩。上到媒體中心,看到貼心的賽事組委會已為每一位媒體做好辦公小隔間,以減少人與人之間的影響。媒體用餐也從自助餐改為更加安全衛生的簡便食品。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眾多國外車手未能參加比賽,格蘭披治摩托車大賽自創辦以來首次被取消,所以本屆大賽車僅進行五項賽事:大灣區GT杯、澳門東望洋大賽、澳門房車杯、澳門GT杯、格蘭披治四級方程式大賽。去葡京灣之前,我猜想今年觀眾應該很少,畢竟這是練習日,然而事實又再一次證明我錯了,觀眾坐滿了其中的二個區域,與往年練習日無明顯區別。接著進行的賽事也為熱情的觀眾獻上精彩的速度與激情的較量。
周日第一個決賽的是澳門房車杯,1600cc和1950cc以上組別同時進行。1950CC組別中,備受關注的本土車手梁欣榮(6#)領先至最后一圈,可惜他的賽車發生故障,未完成比賽。桿位起步的黃云龍(1#)奪得1950cc以上組別的第一名,陳子夏(25#)、曾志剛(78#)獲第二、三名。貝倫·巴達華高(28#)獲得1600cc組別第一名
之后進行的大灣區GT杯決賽則在起步階段因賽車位置問題而暫停比賽,賽中又因意外出動安全車。最后,TRC車隊的潘君臨(91#)奪冠,張嗛尚(88#)和李潔明(7#)分獲第二和第三。
東望洋大賽決賽更是發生兩次賽車碰撞事故,其中馬青驊(55#)車輛受損嚴重,比賽一度暫停超過半小時。本組別唯一參賽的外國車手、來自英國的赫夫(10#)率先沖過終點線,但由于有車隊就事故提起上訴,赫夫被判定導致碰撞發生,成績加時30秒降至第23位,原本處于第二名的張志強(36#)成為史上第一位勝出澳門東望洋大賽的內地車手。王日升(29#)、盧思豪(28#)分獲第二、三名。
澳門GT杯在比賽后期發生意外并提前終止。之前表現出色的歐陽若曦(95#)被罰加時從第11位起步,因比賽終止而停止了追趕步伐,無緣前三。葉弘歷(33#)于桿位起步并最終奪冠,李英健(38#)和陳維安(28#)分獲第二和第三。
最后壓軸的是四級方程式大賽,澳門車手梁瀚昭(2#)成為歷史上第2位在澳門格蘭披治大賽中奪冠的本土車手,居于亞軍的是鄭穎聰(28#)。比賽中雖然因賽車意外而出動安全車帶領賽車繞圈,但兩人一直你追我趕,始終保持領先的梁瀚昭最終奪冠。李思程(32#)以23秒的差距落后冠軍而得到季軍,但亦拋開第4位的盧君杰(3#)16秒
澳門體育局表示,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不只是一項賽車活動,經過舉辦了60多年的悠久歷史,對澳門的經濟、旅游等各方面都帶來了效益,不僅是體育賽事,對澳門整體而言也是一項盛事。政府部署舉辦大賽車,體現了對疫情防控的信心,將有助澳門進一步恢復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