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很容易會被人當成是一個愚人節的玩笑!在剛剛拿下自己職業生涯首個世界冠軍之后短短一個星期,在31歲的賽車手黃金年齡,羅斯伯格在今日宣布了自己的退役決定。
在F1歷史上,恐怕找不到類似的先例,筆者能夠勉強將其聯系起來的,是網球運動中的巴托麗和佩內塔,兩人都是在拿下自己職業生涯首個大滿貫冠軍之后迅速宣布自己的退役決定(佩內塔實際上還在巡回賽場上征戰了一段時間)。但是這兩位姑娘,一位是傷病纏身多年,一位是年齡明顯偏大,與羅斯伯格完全不具備可比性。

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羅斯伯格做出了這個出人意料的決定呢?
按照羅斯伯格自己的解釋,是自己長期以來的人生目標已經達成,換句話說,也就是功成名就急流勇退。但是這個冠軍其實還遠遠不能證明羅斯伯格的實力,畢竟他過去兩個賽季在與隊友的競爭中都以完敗告終,而本賽季能夠最終登頂還要拜小漢在馬來西亞大獎賽中遭遇爆缸所賜。雖然說這個冠軍是羅斯伯格“水”來的有些偏激,但是他確實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去證明,未來一兩個賽季就是最好的機會,現在的退卻反而會給人留下一種“膽怯”的印象,相信羅斯伯格自己也不會完全忽略這一點。
我們更愿意相信另一種解釋,那就是羅斯伯格開始對F1感到失望,導致自己心生倦意,最終做出離開的決定。讓羅斯伯格感到失望的東西會有很多,比如在本賽季的收官站阿布扎比大獎賽中,隊友漢密爾頓在全世界的注視之下公然采取壓車策略,梅賽德斯卻不敢公開對漢密爾頓發出任何強制性的指令(只能不斷告知漢密爾頓以這樣的速度可能輸掉比賽),這讓羅斯伯格在最后幾圈承受了難以言狀的壓力。而在賽季結束之后,面對外界有關梅賽德斯可能對漢密爾頓做出相關懲罰的猜測,梅賽德斯一直沒有任何表示,這可能也會讓羅斯伯格心生不滿,他和小漢繼續合作的可能性在不斷降低。
接觸過羅斯伯格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非常有風度和教養的車手,良好的家庭背景讓他從小就學會了彬彬有禮、以禮待人,而F1恰恰是一個充滿了政治和勾心斗角的地方,這與他的性格特點是相矛盾的。
F1掌門人伯尼之前曾公開表示,羅斯伯格是圍場內最沒有星味的車手之一——就是走在街上也可能不會被人認出來。F1需要的是漢密爾頓和維斯塔潘這樣充滿棱角、個性鮮明、能夠制造爭議、充滿個人魅力的明星車手,羅斯伯格的自我存在感一直都較低,如今正好趕上奪取世界冠軍這個難得的機遇,于是他干脆選擇一走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