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混合投注500网最新消息/足球胜负彩500足彩网天气预报/西班牙黄金一代/湖人几个总冠军

歡迎光臨車網世界!

微信 | 微博 車網中國公眾號二維碼

當前位置:首頁 > 車聯網 > 新能源時代 > 返回

發展依然滯后 中國新能源汽車專利面臨三大挑戰

發布日期:2016-12-28 17:33  作者:張宏利   瀏覽次數:9320

車網中國 綜合新聞 27日,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汽車產業知識產權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中國汽車產業知識產權發展報告2016》(汽車知識產權藍皮書)同時發布。

QQ圖片20161228174121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侯福深
 

《中國汽車產業知識產權發展報告2016》是由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與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聯合長安汽車等相關單位共同編著完成,2016年系首次出版發行,是國內汽車領域首部知識產權藍皮書。根據汽車產業和技術發展趨勢,汽車知識產權藍皮書每年將聚焦不同的技術領域,今年研究重點為新能源汽車。
 

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逐漸成熟,核心技術知識產權尤其是專利在全球日益激烈的競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報告顯示,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專利申請量整體呈上升趨勢,專利申請大國主要為傳統的汽車大國和汽車新興市場國家。截至2015年12月31日,排名前五位的國家依次是美國、日本、中國、德國和韓國,五國申請量占全球申請量的75%。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專利申請總量累計達84091件,占總申請量的19%。報告指出,我國基本確立了由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三縱三橫”和三大基礎平臺構成的技術創新體系。新能源汽車技術主要分為六大技術領域,包括三個整車技術領域——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和三個關鍵零部件技術領域——動力電池系統、驅動電機系統、整車控制及附件。我國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動力電池系統、燃料電池汽車以及整車控制及附件方面,而在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驅動電機系統方面的專利申請較少,說明中國在關鍵部件研發方面投入較大,但對整車專利布局較少。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副總經理周舟指出,近幾年,我國逐漸成為全球汽車生產大國和銷售大國,我國汽車國際化發展的需求也與日俱增,與此同時,伴隨著本土企業海外市場拓展,我國企業面臨的知識產權訴訟糾紛進入高發期,本土企業也逐漸意識到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但對于企業而言,知識產權知識仍然屬于“盲區”,“有制造無創新、有創新無產權、有產權無運用、有運用無保護”的現象普遍存在。我國自主品牌在知識產權方面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國外汽車企業專利布局優勢明顯,國內企業專利壁壘風險高。國外企業的專利申請技術類別全面,尤其是日系企業,在核心技術上已經進行全球布局;國內企業的專利申請較零散,尚未形成技術布局優勢,未來存在專利壁壘和侵權風險的可能性較高。
 

二、國內企業整體研發實力較弱,創新能力不足。我國專利申請存在“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等問題,專利申請質量不高,核心專利持有率低,國內核心專利申請大部分被國外企業所掌握。
 

三、企業對專利管理重視程度不夠,行業監管不到位。
 

針對以上問題,周舟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決:1、發揮國家部門引導作用,加強技術創新統籌協調,完善專利管理制度,優化創新環境。 2、釋放企業內部創新活力,加強產學研結合,聯合開展熱點技術攻關,提升創新實力。3、發揮行業機構平臺作用,建立常態分析體系,助力企業系統布局,加快專利發展步伐。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侯福深表示,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未來將繼續發揮行業機構的組織優勢,搭建汽車領域知識產權工作的交流合作平臺,探索開展更多行業知識產權服務,同時也希望汽車企業和相關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能夠積極參與進來,共同推動汽車產業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為建設汽車強國和知識產權強國發揮積極作用。

上一篇:五洲龍:霧霾鎖城,更顯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迫切

下一篇:第五批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發布 498款車型入圍

熱門文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招賢納士 隱私政策 車網歷程

Copyright?2004-2030 車網世界版權所有 京ICP證040347號-1 技術支持: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