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入私人消費的第二年,隨著銷量的激增,圍繞它的諸多問題日漸顯現:企業騙補、用戶體驗差、車輛保值率低等似乎已經成了新能源汽車難以撕去的標簽,可即便如此,誰也不能否認未來是屬于它的時代。只是這個“未來”到底有多遠?汽車圈不敢妄加定論,而各國政府提供的準確時間表也僅體現在對車企的排量指標上,真正的決策權其實還是要看消費者的認可程度。那么當務之急,直面行業痛點,解決消費者的充電難問題則顯得刻不容緩。
對于這一點,通過12月4日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新能源汽車消費論壇足以可見企業們已經有了共識。隨之而來的消費者將享受到充電樁有效的互聯互通、預約充電、無線充電等諸多便利。而消費者里程憂慮得到有效緩解的同時,才能從根本上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帶來驅動力。
排查無效充電樁 讓消費者少跑冤枉路
很多新能源汽車的車主似乎都遇見過這樣的問題:借著所剩無幾的電量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充電樁,可是卻因為充電樁上了鎖或是故障無法充電,只能冒著趴窩的風險繼續找尋下一個未知能用與否的充電樁……
和消費者接觸多了,聯合電動聯合創始人兼CEO曹剛自然更明白他的客戶在這方面的無奈,所以今年他的公司發起了一個新項目,就是幫消費者跑腿,按照現有的充電樁導航信息,給北京市所有充電樁過篩子,做一個更加人性化的地圖,比如拍下每個路口的照片,從而幫助消費者盡快找到可用充電樁等,避免消費者再跑冤枉路。
乍看這一做法或許和聯合電動的贏利點無關,可在曹剛看來,從銷售端考慮,如果客戶對車輛的體驗不佳,自然會降低他們的購買欲望,從而波及整個銷售市場。從這一點來說,他認為,即便對于銷售公司,基礎服務建設不是選修課,而是必修課。
當然,意識到這一問題的不止曹剛一人,星星充電華北大區總經理、星星充電北京公司總經理王常青也表示,目前北京大概有6000多個充電樁,預計年底這一規模將達到9000多個,他們也試圖通過地毯式排查,為消費者提供一款更具實用性充電地圖,而當下面臨的困境是,如何解決對所有充電樁工作狀態的實時監控,畢竟他們沒辦法對充電樁每天排查一遍。而聯合電動的解決方案或許也提供了一種思路,那就是發動社區資源,以此實現對充電樁的實時監測和狀況分享。
一個設備六個樁 哪里需要哪里充
同樣是充電難的問題,北京萬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浩給出的解決方案也很討巧,通過集成技術,讓充電設備移動起來,哪里需要去哪里,而且他的一個設備可以附帶2—6個充電樁,同時滿足多輛車的使用。
據汪浩介紹,上述設備裝置在一個卡車平臺上,外形與搬家公司的車輛相似,里面配有充電設備,它可以停靠在固定位置供消費者充電,也接受預約,去消費者需要的地點為其車輛充電。
有人將這種模式比做“移動的充電寶”,它的最小功率為60千瓦,最大功率可以達到120千瓦,目前市場上在售的普遍新能源汽車充20—30分鐘就可以恢復8成的電量。
汪浩認為,考慮到電量的供應問題,要消除當下新能源車車主充電難的焦慮,并不是多建幾個充電樁就能解決的,而是需要一種新形式出現,換句話說,就是介于電網和電網之外的產品,來供應現有的能源需求。按照計劃,他們今年年底將在北京市推廣90臺充電設備,并且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半個小時的充電預約。也就是說,消費者只要在他們的APP上下單,即可以享有半個小時的預留時間。汪浩粗算了一下,如果90臺充電設備鋪設完成則意味著充電樁可以達到570多個,加上互聯網的實現,在北京市基本可以實現每3公里就有1個充電樁,從而滿足大家的基本充電需求。
雖然對于這種模式的發展業內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它確實避開了固定充電樁難以協調用地、用電的兩座大山。
無線充電可期 突破成本瓶頸是關鍵
如果說移動充電是用一種創新的方式提高人們充電的便攜度,那么無線充電則是技術創新的突破。
致力于為新能源汽車提供無線充電服務的中興新能源汽車為何遲遲沒有在市場推廣這一技術?對此,中興新能源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市場總監宮子勝回應稱,中興在技術攻關上已經完成了,目前,他們能做到的傳輸距離是25厘米,而且在應用上已經沒有問題,只是主機廠對這一新技術的采用仍然比較猶豫,主要原因是,這一技術所涉及到的標準制定和市場接受度仍然欠缺。
“當然,猶豫并不代表排斥。”宮子勝強調,國內的主機廠更多的是在觀察和等待,現在他們急需突破的瓶頸是,如何降低無線充電設施的高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德國的主機廠奔馳、寶馬正在非常積極地推動無線充電技術,而且已經列出時間表,相較來說,國內主機廠仍然需要一個接受過程,值得一提的是,中興在關鍵零部件上是世界范圍內第一個提出商業化,且具備商業能力的企業,一旦推廣的時機到來,消費者將很快享受到這一技術帶來的全新體驗。
加強互聯互通 實現便捷結算
不可否認,加強互聯互通是解決消費者充電難的一大前提,除了上述關于充電樁的多種創新模式和服務,更加便捷的支付方式也將基于此實現應用。
王常青表示,充電體驗差不僅表現在充電樁存在的種種漏洞,也包括支付方式的復雜,為此,他們11月份分別跟國網電動汽車服務公司、中國普天簽署了互聯互通戰略合作協議,以他們三方在全國充電市場所占有的高份額優勢,加強相互間的互聯互通,這也意味著,將來不管消費者安裝的星星充電APP還是普天或國網的APP,都可以在他們當中任意一家運營商的樁上進行充電。未來,隨著互聯互通平臺建設的加固,支付方式也將變得更加便捷、安全,一部手機就可以搞定尋找有效充電樁、充電、支付等一系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