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網中國訊 汽車制造商們一直希望消費者能夠接受電動汽車。但如果電動汽車需求遠超于供應,那么電池動力問題怎么解決?大眾認為這不是難題。
據路透社報道稱,大眾公司暗示其可能要建立自己的電池生產設施,并援引一家法蘭克福報紙采訪大眾CEO Matthias Mueller的話說:“未來如果我們超過四分之一的汽車是電動汽車的話,那么我們每年將需要約300萬個電池,所以我們建自己的電池工廠是有意義的。”
目前,大眾和一系列其他汽車制造商還在依靠外部電池供應商。通用汽車為其沃藍達和Bolt純電動車采用LG化學電池,而大眾正與松下合作。
松下也正在與特斯拉就其未來電池生產設施Gigafactory項目進行合作。對于大眾來說,自己研發成本太高并且其他需要燒錢的地方還有很多,因而其更有可能在一個有經驗的電池制造商的幫助下完成這項目標。
然而,大眾已經下定決心向它的電動車計劃邁進。該公司計劃在未來十年左右推出約30款不同的電動汽車,這些車型將有可能被分散至包括奧迪和保時捷在內的眾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