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混合投注500网最新消息/足球胜负彩500足彩网天气预报/西班牙黄金一代/湖人几个总冠军

歡迎光臨車網世界!

微信 | 微博 車網中國公眾號二維碼

當前位置:首頁 > 車聯網 > 新能源時代 > 返回

國家將從六方面扶持新能源汽車

發布日期:2016-08-04 14:05  作者:張宏利   瀏覽次數:1341

車網中國 綜合新聞 8月1日,在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 《新能源汽車藍皮書: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報告 (2016)》(以下簡稱 “藍皮書”)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表示,2015年以來,新能源汽車漸成投資熱點,預計未來國家將從六方面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國家將從六方面扶持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式增長
 

2015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產銷規模躍升至新臺階。
 

據中汽協會統計,2015年新能源汽車生產34.05萬輛,銷售33.1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3倍和3.4倍。當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已占到汽車整體銷量的1.35%,市場份額比2014年增長了3倍。行業投資規模迅速增長,國內外資源開始加速整合,合資企業全面啟動在華新能源汽車戰略,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格局在不斷變化和調整過程中展現出新特征。
 

一是我國成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各領域市場發展較為均衡。截至2015年底,私人領域推廣比例占1/3、公共領域占2/3。公共領域中,租賃和公共交通領域用車之和占到總推廣量的1/3。各主要推廣領域市場規模發展也大體平衡,乘用車產銷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領先企業和產品仍保持顯著優勢。客車市場集中度仍然較高,但從具體車型看,6至8米車型市場規模過高,市場比例出現失衡。
 

二是行業投資熱度飆升。2015年,騰訊、百度、樂視、阿里巴巴等國內互聯網巨頭紛紛宣布跨界造車或發布超前概念,并在車聯網、整車制造及出行服務等領域開展布局,預示著未來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及共享化潮流將實現融合。在互聯網公司的引領下,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也開始了資源整合的步伐,北汽、長安、樂視等國內企業開始走出國門,積極利用全球資源。
 

三是國內市場仍以政策驅動為主,亟須轉向“政策+市場”雙輪驅動模式。盡管近年來國內市場發展迅猛,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仍呈現出政策拉動為主的特征,依然缺乏具有代表性的產品,相關核心和共性技術存在短板,充電和后續服務配套體系仍不完善。下一步亟須調整有關產業和消費政策,加快充電服務體系建設,打造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
 

國家將從六大方面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一位,這得益于國家政策系統、全面、有力的支持。
 

藍皮書預計,未來幾年國家將從以下六個方面進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一是補貼收緊。2015年“國補+地補”的雙重補貼導致部分車型出現“過度補貼”現象。“十三五”期間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財政支持政策將提高技術門檻,由“普惠”轉向“獎優扶強”。部分車型補貼退坡加劇,地方補貼政策將隨著國家補貼政策相應退坡,同時依舊實施地方購置補貼政策的區域較2013—2015年可能將有所減少,逐步由支持購買轉向支持使用。
 

二是監管加嚴。2015年“騙補”問題暴露出行業監管的不完善,而個別地區出現的新能源公交車起火事件也在新能源汽車安全監管問題上敲響了警鐘。因此,下一步將健全優化有關政策,未來在企業及產品準入方面可能將更加嚴格,新能源汽車監控系統建設等監管措施也將逐步實施。
 

三是充電突破。國家將制定較為詳細的政策措施 (如居民充電樁安裝指南等)來推動落實住宅小區及其他社會停車場等建設充電設施的要求,突破“進小區”難題。
 

四是研發加大。為促進新能源汽車實現技術突破,尤其是關鍵零部件的技術突破,預計將繼續出臺其他鼓勵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的政策(如動力電池升級工程),以獎代補推動技術進步。
 

五是車企增壓。《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送審稿)》明確將對重點汽車生產企業實行基于新能源汽車生產責任的排放配額管理,相關部委也在積極研究與油耗結合管理的可行性。這表明燃油汽車反補新能源汽車的方向越發明朗,是與油耗結合管理還是基于碳交易體系實施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等具體的實施思路也將進一步明確。
 

六是交通特權。在公安部對新能源汽車特殊號牌式樣征求意見結束后,特殊號牌的啟用將為新能源汽車免限行、停車優惠、ETC(高速公路聯網不停車電子收費)優惠等差異化交通管理措施提供實施基礎。預計2016年下半年,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差異化交通管理措施將在試點區域陸續實施。
 

百姓評車: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全球石油資源緊張,加速了新能源汽車的 發展。發展新能源汽車既是空前的挑戰,也是追趕發達國家的最好機會,現在我國已經開發了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及燃料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但由于新能 源汽車受到技術水平制約、戰略發展不明確、成本高、政策支持不力等負面因素的影響,使新能源汽車在售價、售后維護及能源補給等方面存在很多不盡人意的地 方,要發展新能源汽車還需要更多的投入。

上一篇: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火爆 中國忠旺全力把握發展機遇

下一篇: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個人指標預計8月用完

熱門文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招賢納士 隱私政策 車網歷程

Copyright?2004-2030 車網世界版權所有 京ICP證040347號-1 技術支持: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