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國產全新EQE作為“第400萬輛國產梅賽德斯-奔馳”在北京奔馳順義工廠正式下線,一方面意味著北京奔馳完成了第四個百萬目標,另一方面全新EQE也宣告梅賽德斯-奔馳正在加速實現“全面電動”。
縱觀當下整個汽車產業的變革,數字化、智能化以及電動化,成為幾乎所有車企的共同命題,同時不容忽視的還有疫情為整個汽車產業鏈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短期內不可能被解決的芯片短缺問題。高速前行中的北京奔馳,將會如何面對種種變革?應對挑戰又采用了哪些措施和機制?針對種種問題,北京奔馳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方銘博(Arno van der Merwe)以及北京奔馳黨委書記、高級執行副總裁張正業在最近的一次訪談中給出了答案。
全面電動戰略之下,如何確立新能源技術領域的后發優勢?
方銘博:北京奔馳將把 “數字化、柔性化、高效、可持續”四大特性,全面貫徹到生產運營中。從目前來看,北京奔馳已經擁有一座動力電池工廠,以及兩款動力電池和全新EQE、EQA、EQB、EQC四款純電車型,通過這些車型,北京奔馳將率先布局主流細分市場,并且為“全面電動”奠定良好的設備、平臺、技術、產品和人才基礎。
而在未來,北京奔馳將會不斷加大建設電池工廠和純電平臺,投產更多更多包括純電動車和混動車在內的新能源產品,全面滿足中國客戶對于豪華電動產品的需求。
在電動車領域,北京奔馳如何讓車主們主動接受豪華定位?
張正業:在生產制造體系中,北京奔馳圍繞用戶安全體驗做了大量工作,但很多終端客戶并沒有直接感知到我們在這方面所做的努力。今后,我會利用在服務端的工作經驗,基于終端用戶的想法,向外界輸出北京奔馳在研發、質量、生產等方面的信息,進而在消費者心中持續打造北京奔馳良好的企業形象和梅賽德斯-奔馳的豪華品牌定位。
北京奔馳在順義工廠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精力。這個工廠的智能制造體系,就是我們對于延續豪華品牌定位所做的努力。對于北京奔馳如何推動梅賽德斯-奔馳在華發展,如何為梅賽德斯-奔馳品牌注入新的發展動力,我認為北京奔馳要堅定地踐行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客戶至上、責任感、誠信。這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在我個人看來,每個品牌都應該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而不能被單純地從競爭角度去判斷。對于北京奔馳而言,我們將堅持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不斷提高數字化制造水準,提供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讓三叉星徽因北京奔馳而更加閃耀。
如何理解“新豪華主義”?
方銘博:“新豪華主義”意味著我們要在車型、風格、設計、安全、品質、使用壽命以及用戶體驗等諸方面做到極致。講到“新豪華主義”,我還需要說一下德國辛德芬根56號工廠,這也是順義工廠一直對標的工廠。56號工廠生產旗艦轎車S級(配置|詢價)車,能夠絕佳地詮釋梅賽德斯-奔馳130多年的發展歷史。
以56號工廠為對標對象,順義工廠高度遵循 “客戶至上”的理念。在整個生產過程當中,我們不僅要確保高質量生產和高品質產品,還需要充分考慮用戶的多樣化個性需求,進而為中國客戶提供與梅賽德斯-奔馳全球統一標準的產品與服務。
如何解讀北京奔馳“走向卓越2025年”發展戰略?
方銘博:北京奔馳在2020年初制定十四五暨走向卓越2025(R2E2025)戰略規劃,核心內容包含:愿景、使命、整體戰略目標、戰略實施、核心價值觀五部分內容。
以“星徽閃耀@BBAC”為愿景,北京奔馳致力于在總體運營表現上達到及超過德國奔馳工廠的績效水平;
以“奔馳車,中國造!”為使命,北京奔馳立志于在中國生產制造世界一流品牌奔馳車;
以SQDCM,即安全、質量、交付、成本與士氣為整體戰略目標北京奔馳從這五個維度,形成可供戰略落地追蹤的指標與每一年的目標值。“客戶至上、責任感、誠信”是該戰略的核心價值觀,更是我們生產經營的根本。它意味要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源于市場,這是企業的發展之本。戰略實施是R2E2025的關鍵所在,它包含了“充滿激情的員工”、“卓越的產品”、“全球靈活性”、“卓越運營”、“開創性的數字化”、“負責的可持續性”六大變革要素。
面對北京疫情,北京奔馳采用了哪些措施確保安全生產?
張正業:疫情防控工作對所有企業而言都是一項挑戰。目前,北京奔馳形成了完善的疫情防控策略,并且仍在根據不斷變化的疫情情況,持續優化和升級疫情防控策略。北京奔馳疫情防控策略的核心是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管理機制。得益于這一管理機制,我們可以實現各項防疫措施的“實、嚴、穩、快”,確保每天進入廠區的約2萬人(員工約1.2萬人,服務商約8000人)的健康安全。除此之外,我們還特別制定了完善的抗疫封閉生產預案,以應對緊急情況。當然,在落實疫情防控策略的同時,我們也充分考慮到了疫情對于員工工作和生活的影響。對此,我們圍繞廠區內員工的出行、餐飲、進出都采取了諸多福利性措施,盡最大努力為員工的工作和生活提供舒適的環境。此外,疫情防控最大的風險點是供應鏈和零部件。針對國產零部件,北京奔馳時刻關注零部件供應商所在地的疫情動態。一旦所在地疫情狀況有所變化,我們就會針對性地調整零部件防疫標準。針對進口零部件,我們重點加強對進口貨物消殺和持續性的零部件環境核酸檢測,確保零部件安全。
面對芯片短缺,北京奔馳采用了哪些應對措施?
方銘博:芯片短缺這個挑戰會是一個持續性的,并且是全球性的挑戰。在我個人看來,芯片短缺帶來的挑戰并不會在今年年底之前得到解決,并會在未來持續一段時間。但是,北京奔馳在2021應對芯片短缺挑戰的整體表現較好,并正在持續提升。
供應鏈本身非常復雜,不僅涉及供應商,還包含供應商所在地的管理。對于全球任何大型企業的負責人,他們都無法預知未來的芯片情況。不過,我們充滿信心。因為同去年相比較,我們今年的數據管理、反饋以及供應商的透明度等方面都有所增強。柔性化的生產線和靈活性的排產讓我們對未來更加樂觀。
北京奔馳在“碳中和”方面有哪些舉措和發展規劃?
張正業:無論是北汽集團還是梅賽德斯-奔馳發布的關于“碳中和”相關策略,都是一種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使命的體現。尤其是中國明確“碳達峰”、“碳中和”、“3060”的戰略以來,北汽集團率先承擔企業社會責任、落實政府政策要求。作為首都的“高精尖”生產企業代表,北京奔馳緊跟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在政府推出“雙碳”戰略之前,北京奔馳就基于綠色、低碳、可持續理念,積極打造綠色工廠。
為了系統、快速地實現碳中和,北京奔馳在2021年正式成立了碳中和委員會,并制定了碳中和戰略規劃和“走向碳中和”四步走行動方案:即降低碳排放總量,提高自制綠色能源占比,通過外購綠色電力以及參與碳補償項目抵消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下面我來大概介紹下這四大舉措:
降低碳排放總量意味著我們通過先進的生產工藝、能源監測管理技術、環保設施、裝置等措施,例如干式噴漆、地源熱泵、Skylight等,減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量。為了提高自制綠色能源占比,我們大力發展了光伏發電、地源熱泵等項目,每年可減少上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外購綠色電力方面,我們參與了2021年在北京舉辦的綠色電力交易啟動會,并成為北京市首批購買綠電企業,購電量高達3300萬度。最后,對于生產過程中無法避免的碳排放,我們將通過參與國內的碳補償項目來進行抵消。
北京奔馳下一個實現的百萬輛周期會不會進一步縮短?
方銘博:我認為北京奔馳將進一步縮短下一個百萬輛的生產周期,對此我充滿信心。
北京奔馳已經建立起梅賽德斯-奔馳全球乘用車生產網絡中產量最高、面積最大、綜合性最強的制造基地,并擁有前驅車、后驅車、電動車三大車型平臺,以及發動機工廠和動力電池工廠。
基于完善的平臺和先進的制造工藝,北京奔馳將導入更多的梅賽德斯-奔馳產品,持續優化動力總成,并不斷加強生產基地的建設,釋放更多產能,在遵循梅賽德斯-奔馳全球統一質量標準的前提下,爭取更早地實現下一個百萬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