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過半加氫站虧損 未成規模效應沒有普及
發布日期:2021-01-20 12:34 來源:網絡 作者:邵華 瀏覽次數:10759
編輯 邵華
從2019年開始,我國氫能發展步入“快車道”,加氫站的建設日益受到重視。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國累計建成118座加氫站。然而,據業內人士透露,我國目前投運的70多座加氫站,幾乎都處于虧損狀態。中國石化銷售上海石油分公司總經理沈輝表示,每公斤氫只有十幾塊錢毛利,單純做加氫站的話,目前看還沒有一個好的盈利模式。上海舜華新能源系統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阮偉民表示,加氫站每年的運營費用可能要到200多萬元,如果車輛少根本無法承受運營費用,就會虧損。加氫站的建站成本高,成本回收周期較長,如果要想實現收支平衡乃至盈利,必須要形成車輛加氫的規模效應。目前,氫燃料電池汽車處于示范階段,購車成本較高。去年,上海車企已研發出全球首款MPV氫能源車,除去政府補貼實際售價在30-40萬元區間,目前該車企生產的兩款氫能源車型總共只銷售了近500輛。由于氫燃料乘用車還沒有普及,現有加氫對象主要是公交、大巴、物流車等商用客戶,針對乘用車的設施并不多,國內對于加氫站審批、建設等也缺乏相關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