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固態電池在新能源行業內引發又一輪熱議,大頭認為之所以固態電池會受到如此大的關注,這主要是其安全性、能量密度等都是最高的,特別是相比三元鋰電池容易產生鋰枝晶引發電池短路現象,造成的安全隱患,固態電池可以說是完美的解決了,那為何這么功能這么好,這么安全,到現在還沒有被商業化使用呢?
認為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造成的:
電池傳輸速度慢,難以實現快充
相比三元鋰電池采取的液態電解質來說,固態電池的電解質和電極材料整個接觸面積是非常少的,在進行充電的時候,主要是鋰離子之間的移動,由于接觸面積少,這就不免造成整個充電的時間,相比三元鋰電池來說要更長。
同時,由于電解質與電極接觸面積非常小,所以在固態電池的內部,鋰電子的移動所受到的阻力就會增大,所以在充電方面,特別是采用直流快充的時候,鋰電子的移動速度就會受到限制,達不到快充的效果。
固態電池成本較高
因為固態電池現在的技術難度很高,所以生產效率很低,導致成本高居不下,大概是三元鋰電池的幾十倍,導致無法大規模應用,也算是固態電池的一大缺點,因為電動汽車不是頂級超跑,是要成為未來主流的一種車型。
綜上所述,雖然說固態電池相比三元鋰電池,在安全性以及能量密度上都要高出一籌,但是對于商業化使用,在特定的使用場景,比如新能源汽車上,成本以及充電速度的限制,還是非常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