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早日實現“零排放“,歐洲各國在推動電動化的進程中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爭當電動“小先鋒”。
汽車商業評論從AutomotiveNewsEurope獲悉,英國政府擬推出一項新的電動車消費激勵計劃,并命名為“報廢計劃”。該計劃鼓勵英國車主主動將自己的燃油車報廢購買電動車,每位車主可獲得6000英鎊(約5.4萬人民幣)的補貼。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將于7月6日正式公布這一計劃。
法國也有類似英國的“報廢計劃”,符合資質的車主可以獲得1.2萬歐元的補貼,其中5000歐作為現金獎勵,7000歐用于購買電動車,在歐洲最高。
法國已推出了80億歐元的政府救助計劃,其中,10億歐元將作為補貼鼓勵人們購買電動和混動車型,同時定下目標,到2025年法國的新能源車年產量要達到100萬輛,旨在將電動汽車的行業規模擴大至歐洲第一。
上周,德國政府宣布,購買售價在四萬歐元以內的純電動車,政府補貼在原來的基礎上再增加3000歐元,也就是9000歐元。截至5月,德國在一年中增設了一萬個充電樁,總數達27730個,同比增幅近60%。德國還要求所有加油站都安裝充電樁,削弱了電動車充電不如燃油車加油便利的短板。
目前,英國本土僅生產兩款電動車,分別是日產桑德蘭工廠的日產聆風和寶馬牛津工廠的電動版MINI。其中,日產桑德蘭工廠是英國最大的汽車工廠,擁有7000余名員工,主要生產日產聆風、逍客和Juke,峰值產能超50萬輛。然而于今年3月底結束的2019財年僅生產了325243輛,同比下跌了22%。英國政府此舉也是為了能夠快速恢復由于疫情原因而停滯的電動車制造產能。
此外,捷豹I-Pace電動版車型也是該計劃重點推的車型之一,該車型目前由麥格納在奧地利代工生產。與此同時,捷豹路虎公司計劃推出捷豹XJ轎車的純電動版,并在英格蘭的布朗工廠投產,以提高英國本土電動車的產量。
受到疫情的影響,桑德蘭工廠已經停工3個月,于6月8日宣布復工。為了保證工人安全復工、順利返崗,日產做足了前期的準備工作,提前幾天便開始對工廠5000多個操作流程逐一進行了嚴格的風險評估,以確保安全。同時,在操作人員之間都加設了隔離屏障,所有的單向系統之間加裝了隔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