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混合投注500网最新消息/足球胜负彩500足彩网天气预报/西班牙黄金一代/湖人几个总冠军

歡迎光臨車網世界!

微信 | 微博 車網中國公眾號二維碼

當前位置:首頁 > 車頭條 > 汽車新聞 > 國際 > 返回

大半生有周總理陪伴

發布日期:2016-01-08 19:14  來源:世界中國雜志  作者:胡蘭波   瀏覽次數:2319

導語:
旅意作家胡蘭波女士于2015年造訪車網中國時,與我們一起分享過她訪談意大利著名攝影師勞迪拍攝周總理這幅作品時鮮為人知的故事。今天在紀念周總理的日子里呈文給大家,緬懷先人及鏡語背后的故事。
這張周總理坐在沙發上的彩色照片,中國人都認識。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是意大利攝影師照的。

這位攝影師叫勞迪,在意大利很有名,是攝影界的大師,今年78歲了。幾年前,我們《世界中國》雜志社的意大利記者盧卡通過郵件采訪過他。雜志出版后,他給我們來信對雜志大加恭維,還寄給我一本85年出的攝影集《中國中國》,都是他在中國拍的照片,封面就是總理那張照片。他說很希望能夠再去中國拍攝,去出影集,去做展覽。我帶著他的影集在北京和一個出版社談了談,影集給留下了。結果,石沉大海。我也因為工作特別忙,沒再過問這家出版社。

這次因為我想把他寫進我的書《通向羅馬之路》,所以特別坐火車從羅馬來到他家。

他所居住的小城離米蘭有70多公里,很美很安靜,北方剛下過大雪,大地被白雪覆蓋著。勞迪在火車站接我,遠遠就見到他的白發。我見到他第一句話是:“您有總統一樣的頭發。”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剛當選,我對新總統的銀色白發印象最深。他似乎不喜歡我這樣說,沒有理睬我。

我問他為什么不住米蘭了。他說厭倦了大都市,厭倦了出差旅行,老年只想安靜地住在小城。

其實,也不完全是這理由。第二次婚姻把他帶到這里,也許也是因為他想選擇離開第一個家一段距離。
勞迪在中國拍的照片
勞迪的房子很大,一個大房間成了他的庫房,是他一輩子的成果,好似圖書館一樣,分類排列著他的圖片、膠卷和CD盤。中國的照片有十五個紙箱,按城市分著。

太陽開始落山了,我到得有點晚了。夕陽把勞迪的工作室撒上金輝。我看著這位意大利著名攝影師,想象著他年輕時去中國的樣子。他最有名的照片是周總理,還拍了很多政治名人和藝術家,比如甘地、阿拉法特、鄧小平等,很多著名導演、時尚大師和明星都被他攝入鏡頭。
甘地
阿拉法特
兩年前在北京,我和一個意大利攝影師談到勞迪,他說:“他不久前死了。”

“不可能,我離開意大利前還給他打了電話。”

“真的死了。我是看著他照片長大的,能錯嗎?”

他說得跟真的似的。不過我一直不信,就像總覺得親人永遠不會死一樣,對自己的感覺特別自信。不過,我一直也沒敢打電話,一直想等到一個合適的機會。直到有一天我在淮安,周總理的故鄉,我對淮安日報的人說我認識勞迪。回到意大利以后,淮安攝影展覽館委托我與勞迪聯系,我這才敢撥他的電話號碼。

勞迪活著。還在玩命地整理他的圖片,一生的勞動成果,有他忙的。

話說到1973年,他第一次到中國。他是為意大利《時代》周刊去的,任務是拍出16頁中國畫面。那時候,意大利與中國剛剛建立外交關系三年,中國在西方人的眼里還應該是一個很遙遠很孤獨的大陸。

勞迪到達北京后,先得到當時的駐華大使接見。與大使聊了一陣,大使說:“對不起,我馬上要出發了,周總理要在人民大會堂接見我們駐華使節。”勞迪一聽,對大使說:“我能和您一起去嗎?這個唯一的機會別讓我失去!”

勞迪說到這里,顯得非常興奮。“我就這樣跟著大使去了人民大會堂,大概有40多個國家的使節在排隊。站在我前面的正好是法國大使,他告訴我周總理在20年代留學法國。這個信息讓我很振奮,正巧我會說法語。”

我說:“可是,那時進人民大會堂是不準帶相機的啊!除非你有許可。”

“是的,我只偷偷地帶了一個小相機。在等待周總理到來的時候,我一直觀察場景、光線。我看到總理時,迎上去用法語說:“我是意大利攝影師,能榮幸地為您拍一張照片嗎?”也許因為我會說法語,總理同意了。坐在沙發上,目光伸向遠方。就那一刻,被我的鏡頭抓住。這時候,有人來叫總理,他起身離去。

在所有的采訪中我都沒有提到的是,我看到有人看著我議論。我預感因為沒有許可,可能會有麻煩了。我急忙把膠卷導出來,換上一個新的。一會真的有個人過來和我說話,指著我的相機,應該是向我要膠卷。我就當著他的面把新膠卷曝光了。

我拍攝的周總理的照片,從中國回來后發表在意大利《時代》周刊。幾個月后,中國駐意大利使館打來電話,索要三張照片。說一張使館保存,一張給中國政府,另一張給周總理本人。兩年多以后,周總理逝世了,我的照片被全中國復制,郵票,紀念冊,圖片等加起來應該印數有上億了,比切瓦格的還多。周總理逝世時,我的照片被人們舉著,出現在天安門廣場,出現在送行周總理的十里長街。”

在晚霞中,勞迪回憶著,一個個鏡頭從他眼前走過。透過他的眼鏡,看到他的感傷。

他工作室的墻上有一副總理的油畫,是他的畫家朋友對他的照片的復制。還有中國畫家畫的總理逝世時天安門廣場上紀念的人海和花圈。

我知道他拍攝過許多世界名人,但在他的家里,我只看到總理的影子。于是,我問他原因。
勞迪工作室一角
“那是怎樣的人物啊!他不僅是政治家,他身上那種高貴的氣質,那種善良的品德,讓你站在他身邊會徹底被折服。至今,我還懷著非常崇敬的心情想念他。我知道他在中國非常艱難的時候,為這個國家做了多少工作......”

后來,因為四人幫不喜歡勞迪為周總理拍了這樣一張名作,通知他不能再回到中國。四人幫倒臺后,中國大使館通知他可以再去中國。1979年,勞迪在北京機場拍攝鄧小平去美國訪問出發之前,遇到鄧穎超。鄧穎超對勞迪一再致謝,說那張照片是他丈夫最喜愛的。
鄧小平
勞迪給我看他的庫房,十五個紙箱排在一起。1979年他去了戈壁灘,80年去了廣東,天津、西安。同年又隨意大利總統貝爾帝尼去了上海和北京。貝爾帝尼總統特別贊揚他為周總理拍出那樣著名的照片。1986年,為意大利導演貝爾魯奇在故宮拍攝《末代皇帝》,勞迪也在現場拍了一些列照片。最后一次去中國是2002年,應中國攝影家協會邀請,拍攝絲綢之路,去了敦煌、吐魯番和寧夏。
導演貝爾托魯奇在拍攝《末代皇帝》
大概我的到訪引起他對中國的回憶與思念。他說,要想能拍好中國,需要一生呆在中國。中國每處景色都會給他激情,無論是上海的老房子還是敦煌莫高窟。

“可惜我因為心臟病不能再乘飛機飛到中國了,不然,我也很想拍拍現代的中國,雖然我覺得摩天大樓很恐怖,但去發現今日的中國應該非常有意義,包括新富也是個新題材。”“土豪的樣子的確很有得拍。”我心里想。

勞迪為周總理留下永恒的瞬間,從70年代起為中國記錄了很多難忘的畫面。很多從關懷人性的角度拍出的圖片是當時中國攝影師還沒覺醒的題材。我看到一張賣冰棍的老人的圖片特別感動,很久遠的年代被勞迪給拉到眼前。

我們聊了很多,看了很多他的圖片。看到老人一生的創作,為世界為中國都留下美好的記憶。

我讓他開始整理在中國拍的圖片,他說手里還有些活,說過一個月可以開始。周總理故鄉淮安本來等著這位老人的到訪,但他的身體狀況不允許他再次長途旅行到中國了。但是,他非常高興圖片能夠在中國展覽。
我們一共聊了三個個小時,不僅聊中國,也聊意大利和其他國家。他說話的時候,有時看著我,有時注目窗外。他的目光看了幾乎一個世紀的繁榮與滄桑,里面的故事很多很多。他批評今日年輕的攝影師只是按快門,對要拍攝的題材事前不做準備。“每張圖片能給人的激情絕不單是攝影師的技術,背后有他大量的準備和對生活的理解。其實,藝術種類不同,但創作的路徑是相同的。”
作者與勞迪
聊到天黑,晚上在米蘭還有約會,不得不告別老人。勞迪開車把我送到火車站。非要送我上站臺,等著火車到來。意大利二月的北方還是挺冷的,勞迪在站臺上開始講述和孫子們一起開心的事。

火車來了,我們握手告別。我說:“等你整理好在中國拍攝的照片,我再回來看你。”

“給我一點時間做完手下的活就開始中國的旅行。”他的眼睛在站臺的燈光下閃著光芒。

火車開了,他揮著手。也許我這個中國人的到訪勾起他對中國的回憶。那晚,中國回到他的腦海,他一定又看到周總理的微笑,一定又看到周總理具有遠見卓識的深邃目光。我在心里默默地感激他為我們的總理記錄了那難忘的瞬間,為我的祖國留下那些美好的畫面……

上一篇:汽車行業反壟斷指南征求意見稿已完成

下一篇:特斯拉:新國標發聲不影響充電建設步伐

熱門文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招賢納士 隱私政策 車網歷程

Copyright?2004-2030 車網世界版權所有 京ICP證040347號-1 技術支持: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