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車展
海斯坦普躋身行業最前沿 提供更安全和更輕量化出行解決方案
車網中國 專訪 張新平
4月18日,2023年全球首個A級車展,第20屆上海汽車工業展覽會正式開幕。作為一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海斯坦普躋身行業最前沿,公司在華設有14家工廠和2家研發中心,將中國市場的發展視作其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今日輕量化之舉,為明日安全出行,降成本、增效率,聚焦電動化發展趨勢,提供創新成果。海斯坦普在上海車展呈現其三大業務部門(白車身、底盤和機構件)最新創新成果和產品。科技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新材料的問世和新技術的創新,比如硅片造就了光伏,鋰電池造就了新能源車,碳纖維成就了航天軍工,要想了解輕量化,尤其在車身、底盤等創新技術,盡在以下問答。
洛安東 海斯坦普亞太區CEO,在接受車網媒體專訪時說: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的到來海思坦普展臺,我們是一個國際化的公司,海思坦普總部位于西班牙,在全球各地有100多家工廠,分布在20多個國家,我們在中國共有14家工廠,其中有9家是海思坦普車身和底盤業務,另外5家是機構件業務。
2007年我們開始在中國運營,到2022年我們的產值達13億歐元,在中國我們有近5000名員工。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中國汽車產銷總量已經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乘用車市市場連續8年超過2,000萬輛。如此龐大的消費需求也讓中國市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汽車輕量化是未來的必然趨勢,海斯坦普作為汽車行業一級零部件供應商,躋身行業最前沿,為車輛提供成本效益高、可持續性強和性能更佳的最優解決方案。
在中國作為我們海思坦普第三大的市場,我們對這個市場非常看重,因為整個市場的體量是非常大。當然現在我們的電動化的趨勢理念下更看好中國市場巨大的潛力,所以我們也在資源上向整個中國區域進行傾斜,以適應蓬勃發展的電動化的這樣一個市場。
我們提供的產品主要體現差異化,非常注重輕量化,在輕量化的同時保證產品的安全性,這兩點非常契合現在電動化趨勢下大家關注的質量問題。
以下是記者與海斯坦普中國研發中心車身研發總監 曲少飛 中國底盤總監沈童訪談問答:
問:現在很多的車企還有電池企業,都在做B2B,或者是C2C的技術,您怎么來看待這個趨勢?
答:海斯坦普在車身主要推出的是以超大型熱壓零部件為主的產品序列,在底盤采用新技術,我們也看到有相關的趨勢。從主機廠來講沒有一個特別清晰的共同的趨勢,從整個車身架構上來講,當然我們也看到新的技術,新的工藝推出了,剛才講的B2B、C2C這樣的一個架構方案推出也好,確實是這樣的。對于我們海思坦普來講,我們最大的趨勢是作為一個汽車的新的心臟整個電池包來講,整個系統來講,以前所承載的這種安全性,結構的安全性,它的這部分的功能,會慢慢的轉移到車身上。以前由于電池的安全性問題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所以我們在電池托盤系統方面做了很多輔助性的、復雜的結構改進,尤其在碰撞中,如何更好地保護電池的安全。
第一個是電池的不斷地迭代,它的安全性能本身的提升,我們需要更多的去保護電池的安全。另外在發生碰撞時的功能保護是由車身來進行保證,在碰撞中可以吸收足夠的能量和剛性強度,從而保證電動托盤整體的安全性。
隨著電池的安全性的提升,我們也看到主機廠的電池托盤作為保護件和結構件,它的結構是慢慢變的越來越簡單了。剛才講的C2B、C2C也是一樣的,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有不同的方案提出來,這是非常好。因為車身實際上它的大的變化,其實這幾年一直沒有,所以我們也非常樂意地看到新的技術,新的想法進入到車身的這樣一個領域。對海思坦普來講,我們是一家技術性公司,我們也希望能夠通過我們的這個想法,新的創新應用想法,當然是符合趨勢的想法,能夠幫助主機廠在這樣一個新能源的電動化的浪潮里邊,能夠提供我們自己的解決方案。
我們的目的還是剛才講的,最根本的兩點,一個是輕量化,盡量的使我們的產品輕,同時保證安全。
問:輕量化是重點,輕量化和安全性的工藝,跟成本控制是怎么解決的?你們依靠了哪些先進技術?比如說一體化壓鑄,我不知道這方面咱們有什么先進的工藝?第二是在一體化壓鑄這方面,咱們有哪些獨到之處?
答:一個是我們今天推出的車身上面我們推出了的這些產品,都是我們技術的降本的方案,當然我們講的話,作為一個技術領先的企業,我們希望我們的降本,提供的價值,是在技術降本,在特定產品上通過我們的設計,我們的工藝,我們也要提升我們的工廠的運營效率等等,結合我們在下級的供應商做一些降本的方案。我們更多的是希望前期能夠跟主機廠,能夠真正的坐下來交流,越到前期跟主機廠做這樣的互動的話,實際上后面的成本把控就會越容易。
關于大鑄件是要看不同的主機廠的策略,對于我們來講的話,海思坦普作為車身比較大的供應商,我們是愿意接受任何的新的技術革新方案。我們更注重于在設計的時候就要考慮到成本的問題,我們的歐洲團隊,現在正在聯合我們的一些合作伙伴,包括現在比較火的厚底板的一體式壓鑄,很多主機廠都在做。其實我們在下面也做了一個厚底板的一體式熱沖壓的方案,我們認為雖然可能集成度沒有一體式壓鑄的集成度那么高,一體式壓鑄確實集成度非常高的,可以做到幾十個零部件,50多個零件可以集中到一個件,我們這些零件也是希望通過前期的設計給主機廠提供這樣一個方案,可以盡可能的十幾個零部件把它做成一體式的熱沖壓的這樣一個方案,這樣的話我們的成本會低。一體式壓鑄對每個主機廠都很重要,但也不是所有的車型都有一體式壓鑄,所以我們認為我們的方案肯定會在市場上有一定的影響力,因為還會有不同的主機廠去選擇不同的結構路徑。我們只是說在車展上,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創新的設計,能夠讓主機廠看到還有其他的可能性,這個技術降本的可能性。
問:我問一個問題,海思坦普是不是既有國際性的客戶,也有中國自主品牌的客戶?
答:對。
問: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答:海思坦普跟博世比,可能知名度并沒有那么高,從某一個角度來說,無論是世界范圍內,還是國內主機廠,從底盤或白車身角度來說,我們應該是叫做Marketing Leader,在世界范圍內主機廠的合作,包括在國內主機廠,我們覆蓋了所有的客戶。在歐洲或者是世界范圍內,我們有對應的研發中心,在中國我們有車身、底盤研發中心去服務我們國內的客戶。對于國內新能源主機廠大趨勢都是一樣的,我相信國內現在主機廠開發的方向,技術需求越來越與國際接軌。
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剛剛這位媒體提到的成本,在歐洲在某一種角度針對性能或二氧化碳排放,他們的需求和國內的情況不同。我們能感受到國內的主機廠對成本的定義關注非常大。另外從技術角度,從底盤的技術角度,在新能源車對輕量化,對于安全性比以前出現了更多的需求。從海思坦普的角度看,我們并沒有在新能源領域發生太大的變化,無論是什么車它還是需要底盤件,需要白車身件,我們發現新能源增加有需求,比如碰撞方面的一些新的要求,這也是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技術去提供給我們的客戶。
關于成本和輕量化,我個人的觀點就是主機廠為什么追求輕量化?新能源車重視的是續航里程,電池也在發展,輕量化對于續航里程的貢獻,輕量化對于成本帶來的貢獻,這兩個事其實是一個事,這也是我們在做的事情。不論是我們的白車身件,還是底盤件,都是輕量化的車子反映到最終的還是成本上的控制。
問:我就接著輕量化講,比方說以前的全鋁的車身,這是一個方式既要安全又要減負、減重。未來輕量化采取的一些具體的方式是什么,跟主機廠那邊的對接兩者之間有沒有一些新的解決方案?
答:從底盤來講我們這次帶來的零件是一個鋼制的后車架,跟一個鋁制的后車架,我們想從我們的角度告訴市場,或者是告訴我們的客戶,我們的設計理念是把正確的材料用到正確的地方。
我們發現國內的主機廠在一些高端車型上可能會追求鋁合金后車架以及極致的輕量化,但是在終端走量的車型上面反而希望用一些高強度鋼,在高強度鋼的輕量化的基礎上,同時在成本沒有非常大的提升的基礎上來完成他的既定目標。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通過不同的材料,不同技術特征,來實現他的成本降低。我們新的技術一會在下面我們可以看一下。我們跟主機廠的合作,從研發的角度我們也提到了,第一個是本土對本土的開發,我們更能理解國內主機廠的技術需求。另一個每一屆參加車展,會把我們的技術提供到市場上來,看是不是真正的符合客戶,尤其是國內客戶的需求,推動應用產品技術在市場范圍內的應用。
從車上來講,從大的整體的一個汽車廠來講,主機廠是希望能夠提升他的車身的焊裝效率,從特斯拉開始做一體化壓鑄件也是這個原因之一,你可以看到我們下面推出的這些車身相關的零部件都是超大尺寸,之所以要做這么大,是因為原來的方案我們更多的主機廠是采購單件,然后在主機廠內部自己再進行焊裝。比如說做成一個前底板或者是后底板組裝,再把這些分組焊裝在車身上,形成一個比較大的車身。
海斯坦普希望其中分組的工序,我們的產品在前期料片階段就已經焊接上了,然后我們再進行熱處理,再進行一次沖壓,相當于工序上把它倒過來,正常來講是主機廠先沖壓再焊接,我們把它倒過來,先焊接再沖壓。這樣主機廠做事情我們可以替代去做了,把我們從一級供應商往上做到0.5級供應商,這是個方向。對主機廠來講是很有好處的,集成設計是大的趨勢,還節省了主機廠的焊裝線,降低了他的整個難易程度,整車的效率也進一步提高。從管控角度來講,管控也更容易了。
問:中國市場很大,重視車展和品牌塑造,讓你的客戶和潛在客戶得到有效對接?
答:從海思坦普的品牌塑造,我們希望是一個研發型的企業,怎樣能夠讓客戶明白我們現在技術上的領先的狀態,怎么讓客戶尤其是國內客戶,知道我們技術上的優勢。我們在國內成立了兩個研發中心,包括我們在上海車展展示了我們這些技術產品,我們希望樹立的品牌形象是一個專業的,具有設計能力的工廠,這是我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