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酷暑中奠基,2015年12月三九嚴寒中產品下線,江西人將夢想澆筑成現實,未來北汽將與昌河遙相呼應,通過雙品牌戰略實現北汽‘世界品牌100強’夢想。” 12月27日,昌河汽車景德鎮洪源工廠一期一階段工程順利竣工暨首款SUV車型昌河Q25正式下線,在活動現場,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作如上表示。
昌河Q25正式下線昌河Q25正式下線
作為一款A0級都市SUV,昌河Q25是北汽集團攜手昌河汽車打造的第一款乘用車,填補了昌河汽車SUV產品線的空白。應該說,Q25對于昌河汽車而言意義重大,未來不僅承擔著新昌河銷量增長重任,對于北汽未來“北汽、昌河”雙品牌戰略成功實施有著重要意義。
昌河Q25正式下線昌河Q25正式下線
應該說,如果不是兼并重組的話題,昌河汽車過去幾年來幾乎不引人注目。自1969年落戶景德鎮起,昌河開啟了起創業征程。1973年生產出第一輛“昌河”牌大客車,1982年成功研制出中國第一輛微型汽車,1995年引進“鈴木”國際品牌進軍乘用車領域,2003年推出第一款自主品牌乘用車產品。2009年11月,中國長安以資產劃撥形式并購昌河汽車。2013年12月,昌河汽車轉投北汽集團懷抱,宣告中國長安重組昌河失敗,自此成為北汽南方基地。
2014年,這家基地位于江西的老資格汽車公司讓外界有了新的關注點,全年實現銷售達14.1萬輛,同比增長32%以上,結束了連續四年低于中國汽車行業平均增長速度的慘淡態勢。隨著新昌河首款SUV車型Q25正式下線,昌河也告別了一款產品打天下的格局。
可以坦率講,昌河汽車發展歷史,也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一個“微縮影”。
“元氣”恢復
霧霾,原有新華詞典不曾出現的詞匯,近年來不斷被提及,而北京也因此成為中國首個并不斷被提及的霧霾城市,隨著工業化發展不斷延伸,霧霾被中國大面積地區所“享用”。
12月26日,北京經歷著本年度少有的輕度污染Pm2.5濃度100空氣質量,就在一群媒體記者慶幸可以遠離霧霾之都,憧憬著親近江西景德鎮山水美景之時,剛下飛機,便感受到了霧霾特有的刺鼻之感。
猜中了開頭,沒有猜中結尾!霧霾,使得北京——景德鎮“遙相呼應”!
盡管天公不作美,但是新昌河的發展現狀還是欣欣向榮。
“在昌河并入北汽前,我們員工僅有7000人,如今面臨工廠產能擴張、新產品不斷投放市場的新的發展機遇,新昌河重新面臨員工短缺等境況。”12月27日,參觀昌河汽車洪源工廠期間,總裝車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對新浪汽車表示,未來工廠工作人數要超12000人。
而作為企業發展的晴雨表——一線工人薪資,上述人士透露“雖然沒有漲薪,但是大家都沒有了前幾年的不安全感,工資且能夠正常發放。”對于企業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2013年11月25日下午,江西省政府與北京汽車集團在南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昌河汽車由此正式進入北汽集團。后者承諾給予它資金、技術和人才,支持其在整合集團資源基礎上獨立發展。這是久旱逢甘霖,讓昌河汽車有了堅強后盾。
北汽集團也確實說話算數。
2014年7月,昌河汽車景德鎮新基地奠基,總投資140億元,規劃年產45萬輛整車和30萬臺發動機。項目按照“統一規劃,分期實施”的總體安排,分兩期完成,第一期工程于12月27日竣工投產。
轉型升級
加入北汽集團兩年的昌河汽車,既肩負著自身“再創業”的使命,也扛起北汽自主品牌“二次創業”的責任。
2014年,昌河汽車全年實現整車產銷14.1萬輛,同比增加32%以上;2015年上半年,昌河汽車終端銷量實現了12.3%的同比增長,銷售量、銷售額同比增長率連續兩年實現兩位數增長。
在渠道方面,這兩年,昌河汽車共計開發一級新網130家,二級新網206家,而而昌河汽車經銷商今年盈利達到60%,經銷商的整體盈利狀況在行業里屬于中等偏上水平。
未來,在全面導入北汽戰略平臺車型的同時,昌河汽車還將加強與鈴木汽車的合作,最終形成昌河鈴木、昌河商用車、昌河乘用車三大品牌系列。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經過兩年的磨合,昌河汽車在文化與理念方面日益融合,在管理與渠道方面日益清晰。預計到2016年,隨著新產品上市,昌河汽車將迎來走出低谷,全面提升的一年。
以新落成的昌河汽車景德鎮洪源工廠的焊裝車間為例,占地10萬平米,擁有機器人132臺,整個車間自動化率達75%。該工廠整體制造工藝及設備選型全面對標國內一流汽車制造企業,遵循了自動化、少人化、經濟實用、技術先進的原則,滿足高精度制造和多車型柔性化生產的需求。未來還將以昌河自主品牌產品為基礎,引入北汽所具有的“三電”( 電池、電機、電控)技術,生產純電動產品。
“昌河洪源工廠是江西省單體最大工廠,至2018年該基地將完成45萬輛整車和30萬臺發動機產能建設。”徐和誼介紹,昌河洪源工廠將與九江產業園基地一起,共同形成“百萬千億”的產業集群。
看似前景美好,可是未來挑戰依存。
挑戰依舊
新浪汽車發現,昌河Q25定位5.59-7.69萬元的預售售價區間,比其同平臺出生的北汽紳寶X25還貴一些(5.58-7.58萬元)。盡管不是最終售價,但現場媒體也為Q25捏了一把汗。
現場有媒體指出,“小型SUV過去是藍海,目前已經是藍海了,且Q25與同宗同源的紳寶X25價格如此接近,未來難免會出現‘骨肉相殘’的局面。”
2014 年,小型SUV的井噴式發展也使這一細分市場迅速壯大起來。從上半年中汽協發布的銷量數據也可看出,小型SUV以39.09萬輛的累 計銷量創下了同比35%的增長幅度。無論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旗下推出的小型SUV產品都逐漸成為銷量的全新增長點。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近有十余款小型SUV上市,其中多為自主品牌,價格區間較為接近。包括中華V3、廣汽傳祺GS3、長安CS15、一汽吉林R020、北汽紳寶X25、江淮瑞風S2、起亞KX3、量產版雙龍Tivoli、雷諾Captur、鈴木VITARA等。
另外,昌河自我研發能力值得商榷。
據了解,目前昌河現有產品較為薄弱,未來北汽營養輸入將成為重點。如何實現自我造血能力,將成為新場合需要面對的新課題。
根據昌河汽車2016年預計上市7款新車,除昌河鈴木的北斗星X5、利亞納A6等年度款車型外,昌河鈴木將有全新北斗星Ⅱ代上市,昌河汽車將有全新的福瑞達系列的微卡產品上市;另外,洪源工廠一期竣工投產后,近期備受矚目的SUV車型昌河Q25,以及第二款SUV昌河Q35,第一款A級轎車均將陸續投入生產。
Q25上市,對于新昌河而言,到底是市場攪局者還是陪玩者,只有拭目以待。但是對于現有昌河而言,北汽的進入,無疑是一個“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