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混合投注500网最新消息/足球胜负彩500足彩网天气预报/西班牙黄金一代/湖人几个总冠军

歡迎光臨車網世界!

微信 | 微博 車網中國公眾號二維碼

當前位置:首頁 > 車頭條 > 汽車新聞 > 國內 > 返回

"熊市"也擴張 汽車產能結構性過剩怎么破

發布日期:2015-12-25 11:14  來源:綜合報道  作者:七羽   瀏覽次數:5305

 李克強總理在“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工作會議上強調,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促進產業邁向中高端。據悉,正在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把供給側改革作為重要內容之一。一時間,產能話題成為時下焦點。汽車行業情況如何?

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1-11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為2182.39萬輛和2178.66萬輛,同比僅增1.8%和3.34%。告別爆發式增長,汽車行業日漸式微。

中國汽車行業,產能過剩的苗頭正在顯現?

高速擴張 VS 謹慎布局

早在2010年,新華網曾作出過測算,估計到2015年中國汽車產能將達3000萬輛。之后,又有媒體依據各家車企“十二五”規劃,測算出到2018年我國汽車產能或達4000萬輛,2020年將達5000萬輛。

時過境遷,中國汽車市場已經褪去了兩位數高增長的光環,而各家車企由于各自情況不同,對待產能的態度也迥異。有企業謹小慎微,有企業樂觀激進,也有企業審時度勢及時調整目標。

近日,新華汽車走訪了部分車企,對產能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目前,一汽-大眾在東北長春、西南成都、華南佛山建有三大基地。華東基地青島工廠于

2014年奠基,正處于建設中。華北基地天津工廠已經選址結束。2015年隨著市場的變化,一汽-大眾也做出了適當的調整。根據一汽-大眾未來發展戰

略,2020年產能將達到300萬輛。而今年前11月,一汽-大眾前11月銷量為1,502,169輛。

廣汽集團旗下廣汽本田一工廠產能24萬輛,二工廠產能24萬輛,三工廠已經投產,初期產能12萬輛,未來達到24萬輛。目前廣汽本田總產能60萬輛/

年,規劃到2020年突破產銷100萬輛大關。廣汽傳祺目前產能為20萬輛,二工廠將于2016年投產,新廠投產后產能將達15萬輛,預計到2016年總

產能為35萬。廣汽豐田目前的產能為60萬輛,三工廠將于2017年投產,新工廠產能為10萬輛,到2017年總產能將達70萬輛。記者從廣汽本田、廣汽

傳祺、廣汽豐田這三家企業了解到,當前生產線都在滿負荷運行,不存在產能過剩情況。相比之下,兄弟企業廣汽三菱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在2014年完成了產能

擴建項目,目前產能30萬輛,存在產能利用不足。

北京現代2015年產能105萬輛,目前仍有多處工廠尚在規劃中。位于河北滄州的第四工廠和位于重慶的第五工廠建設將份一期、二期有序推進,產能也將

逐步釋放。第四工廠將采取“20萬輛 10萬輛”的產能規劃,第五工廠將在2017年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北京現代官方表示,要根據企業發展和產品線布

局,提前制定產品規劃和發展策略,并根據產品規劃來制定產能規劃。

在諸多車企中,通用在產能布局規劃方面比較樂觀,在2015年上半年銷量欠佳的情況下,仍堅持在中國市場投入140億美元擴張產能。通用汽車的采購業

務高管SteveKiefer表示,中國的汽車行業市場潛力十足,整體銷量增長到年平均3500萬輛只是時間的問題,通用在中國未來三年的銷售目標是年平

均500萬輛。

在通用140億大手筆的襯托下,豐田則顯得更為謹慎。根據媒體報道,豐田將斥資12億美元在中國、墨西哥建廠。其中,中國的新工廠將于2018年開

建。目前,豐田在華總產能為103萬輛,今年的銷量目標110萬輛。受到天津爆炸事故影響,一汽豐田位于天津的部分廠區受到波及,卡羅拉車型供不應求,廠

家正在積極恢復正常生產。

總體過剩VS結構性過剩

2015年初,普華永道發布的一份汽車行業分析報告預測,2011-2018年期間,2012年中國汽車產能過剩的比重會達到最高點,占28.5%。

此后逐年下降,2018年中國汽車產能過剩的比重為15%,中國汽車行業的產能過剩,將成為威脅行業健康發展的嚴重問題。

面對殘酷的市場環境,以上車企的產能布局是激進,是謹慎,還是科學合理?汽車行業的整體產能究竟處于怎樣的水平?

“汽車行業總體上不存在明顯的產能過剩。”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說。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
在他看來,這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汽車行業仍處于增長階段,不是平穩或下降階段。第二,中國的汽車市場已經是一個相當完全的市場,國家直接撥款建

設的時代已經過去,企業是用自有資金建設,無論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還是外資企業,企業是花自己的錢,企業對于產能的控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形勢一不

好,馬上調整明年的生產計劃。

董揚稱,如果說產能存在過剩的情況,那么這種“過剩”是一種結構性、階段性、相對性的過剩。比如交叉車型市場競爭力的下降,這樣的車型市場競爭力會過剩。未來,新能源車型是一大發展趨勢,隨著新能源車型的崛起,傳統汽油車型則會出現過剩情況。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于武與董揚的觀點不謀而合。“中國汽車產銷還處于低速增長期,產業發展不平衡,優質的供給能力不強,尤其是自主品牌產能過剩明顯。當下存在不少‘僵尸企業’,在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需要市場這只手發揮調節作用,使其逐步淘汰。”

在市場優勝劣汰的作用下,高品質產品供不應求,受到消費者的喜愛,而價高質劣的產品則供過于求,無人問津。2015年,廣汽豐田全新漢蘭達上市后,憑借高性價比贏得市場,在一些車企為賣車發愁的時候,全新漢蘭達卻出現加價1萬元才能提到車的景象。

“現在汽車行業的確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現象,雖然產能過剩會帶來一定問題,但它卻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適度的產能過剩可以刺激競爭給消費者帶來好處。”東南汽車副總經理曾鑫城說。

在500萬輛下線儀式上,奇瑞汽車董事長兼總經理尹同躍公開表示,奇瑞明年開始要發力。奇瑞的瑞虎5現銷量可觀,工廠的工人加班加點保障生產。一位常

州經銷商向記者表示,他已經做了12年的奇瑞品牌,這幾年隨著奇瑞品質的提升,出店返修率已經越來越低。現在雖然到了年底,但是店里的庫存也還可以,處于

正常范圍內。

供給側改革 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率

進入發展新常態,結構問題成為汽車行業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道在哪里?

“產能過剩是市場選擇和競爭的結果。市場發展帶來的問題還得用市場的手段來解決。一方面SUV市場的勃興會讓廠家把產能逐漸轉移到SUV產品上,我們

東南汽車正是洞察到了這一點,現在正加大力度做出調整確保東南DX7的產能匹配,緩解市場供不應求的現象;另一方面,國家正在積極推進的‘供給側改革’正

是對市場供需平衡調節的有效方案,我們也會積極配合政府為完成汽車行業供給側改革的任務作出貢獻。”曾鑫城以東南的探索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付于武也有著同樣的觀點。在他看來,解決供需矛盾,需要市場倒逼機制推動企業進行產品結構、市場結構和技術結構的調整。

在產品結構調整上,2015年SUV發展特別好,MPV這一細分領域也有較大潛力,這就需要車企在細分領域把品質搞上去。


在市場結構方面,中國企業要走出去、加快國際化步伐。我國汽車出口僅占整體產銷份額的4%左右,出口的整體絕對值不超過100萬輛,這與我們汽車大國的地位還很不相稱。需要借助“一帶一路”等國家大的戰略,有效拓展出口市場,推動中國汽車走出去。

在技術方面,順應技術發展趨勢,搶占技術的制高點。比如智能化、網聯信息化、汽車的輕量化等。

“在汽車行業,有不少小規模企業,產能少,又很分散。這種時候小企業更希望被大的企業兼并整合。所以,兼并重組在未來也是比較重要的一條路徑。”知名汽車分析師張志勇說。

2016年作為中國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和轉型期的關鍵之年,誰能順應發展趨勢,有效平衡供需兩端,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誰就能在微增長的車市中更握有勝算。 

上一篇:新能源汽車停車收費將優惠

下一篇:再現倒閉潮 汽車后市場不對等的2個O

熱門文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招賢納士 隱私政策 車網歷程

Copyright?2004-2030 車網世界版權所有 京ICP證040347號-1 技術支持: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