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平臺銷售轉化率亟待透明化
發布日期:2015-12-22 10:52 來源:綜合報道 作者:七羽 瀏覽次數:4230
近日,AUTOHOME公布了今年“雙11”的最終銷售數據。截止到12月11日24時,“雙11”瘋狂購車節最終成交35379輛,交易總額超過 52.7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0%。業內人士認為,消費者在網上下單以后并不是所有的訂單都能轉化為最終成交數據,這意味著AUTOHOME率先打破常規,讓電 商平臺的汽車交易轉化率成為未來的數據指標。
據了解,每年“雙11”各電商平臺都會公布交易量。目前大部分電商平臺都是只公布了交易額和訂單數,盡管公布的統計數據可觀,但圍繞著電商平臺“偽銷售”、“先漲價再打折”和“暗箱操作”的質疑聲不絕于耳。而對最終實際提車數字的閉口不提,似乎已成電商的傳統。
汽車分析師張志勇認為,從長遠來看,汽車電商是大勢所趨,但汽車銷售電商化的道路遠沒有想象得那么容易。“雙11”只不過是利用短期的經濟策略刺 激消費者重復購買和提前消費,未來品牌的市場份額和認可度,最終取決于價格的透明度以及渠道的效率,在這一點上,喧囂繁華過后中國汽車電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雙11”,AUTOHOME率先提出大規模一口價車源,力推汽車電商價格透明化。消費者看中滿意的車型后,根據網站上的價格可以直接到4S店提車,免去了再和經銷商討價還價的煩惱。
“價格透明化是汽車電商取得實質性發展的核心要素。”秦致表示,現階段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折上折”、“一口價”及團購等多種銷售模式將共同存在,但汽車電商未來發展必然趨向價格透明化。
同時,是否能夠將電商平臺的訂單轉化為線下的成交量,是推動廠商、經銷商合作的基礎。業內人士表示,前幾年電商開始網上賣車時,因為成交規模較小, 電商在與廠商談判、設計支付方案時沒有較大的話語權。如今,AUTOHOME交易規模越來越大,將會吸引更多的廠商、經銷商合作,合力推動汽車電商生態鏈的進一步完善。
廠商和經銷商在汽車電商中缺一不可,都是AUTOHOME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經銷商更是電商用戶與線下的重要連接。秦致認為,AUTOHOME做電商并不是要搶誰的奶酪,而是通過實踐,為消費者和整個產業鏈創造價值,汽車電商更多的是融合和共贏。
從2013年少數品牌嘗試參加,到現在幾乎絕大多數的主流廠商都開始嘗試新車電商。此前,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主導下,全國近40家核心汽車經銷商 集團在上海簽約共建汽車街電商平臺。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表示,“汽車街能夠提供比其他平臺更多的東西。我們聚集了全國各個區域、各個品牌的經銷 商。區域、品牌、線下服務汽車街全部擁有”。
目前,中國車市銷量放緩,汽車制造商產能過剩的風險日益凸顯,而傳統經銷商銷售能力下降,獲取資金和消費者購買線索的成本不斷升高,利潤率不斷下滑,在這樣的情況下,汽車電商的出現也讓現有線下渠道受到了沖擊。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雙11”目前已成為檢驗電商平臺各項能力的節日,但只有成交轉化率才會呈現電商狂歡背后的真實數據。電商平臺能為車企、經銷商、電商平臺帶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最終由誰來主導,還有待成交透明化后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