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興“造車”再次刷屏朋友圈。緣起12月7日,中興通訊子公司中興智能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興智能汽車公司)、中興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興新能源汽車公司)聯合中標深圳市政公交項目,將為深圳西部公交提供204輛 8米純電動客車及智能充電基礎配套服務。
據悉,中興是在PK掉比亞迪、五洲龍、金龍等國內眾多新能源車龍頭之后拿到訂單的。而要知道中興到今年7月才剛通過收購珠海一家新能源乘用車企業廣通客車獲得了整車制造資質,是什么讓中興獲得了甲方的青睞呢?答案是其獨創的大功率無線充電技術。
中興通訊認為,手機、電腦、相機等電子產品而言只是錦上添花的新功能,但電動車產業卻才可能是啟動整個市場的關鍵。目前,中興通訊無線充電技術已申請了幾十項專利。據國際知名專利檢索公司QUESTEL發布的《電動汽車大功率無線充電技術專利分析》報告,在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的專利數量和質量上,中興通訊等中國企業進入了全球排名前50。
2014年中興通訊推出“智慧無線充電”,研發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應用于新能源車的大功率無線充電產品。中興通訊在當年的宣傳中就重點提到了城市公交大巴這個應用場景,無線充電具有“站不用地”、車不增重、充不動手、路不白跑、電不過放”五大優勢,有效解決在都市核心地帶大量建設充電設施的“老大難”問題。
也正是在2014年,中興通訊和湖北襄陽當地資本合資成立了中興新能源汽車公司,并在當年9月與東風汽車合作實施國內首條無線充電公交商用示范線。
另據深圳商報報道,當年10月中興通訊還和成都的蜀都客車聯合發布全球首個無線充電微循環解決方案,該技術可直接將現有路面和停車位改造成充電位為公交車進行無線充電,能顯著降低充電基設的建設周期與成本。
公開資料顯示,中興已在9個城市10條線實現載人上線,還參與完成國家標準立項和已經發布的深圳地方標準《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
中興新能源汽車公司副總經理田鋒曾表示,希望用十年時間用無線充電技術顛覆人們的用車習慣,從燃料電池汽車的規劃充電用電到隨時隨地的充電用電。
如果說在今年以前,中興通訊及其子公司切入新能源汽車領域還是“小打小鬧”,即采取技術合作和設備供應(例如電池組)的方式,那么在今年初開始,中興通訊便是真金白銀的投資了。
今年2月2日,中興通訊與珠海市政府簽署新能源汽車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擬投資146億元在珠海金灣區興建新能源車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占地1200畝,計劃分兩期進行,一期年底前開工,到2017年底建成,預計實現新能源客車整車1萬輛、新能源專用車2萬輛的生產能力。由于中興能否取得新能源大巴生產資質將成為項目落地的關鍵,最終在金灣區政府的牽頭下,經過多輪談判,中興實現了對珠海新能源車企廣通客車的控股收購,從而拿到行業準入資質。
據稱,中興新能源汽車是金灣區乃至珠海市2016年上馬的最大的投資項目,另有消息稱,項目全部達產后將創造千億產值,等于再造一個中興,由此可見中興通訊發展新能源車的決心之大。中興智能汽車公司正是在珠海項目落地的情況下新成立的公司,注冊資本5個億。
除了無線充電技術,中興通訊在新能源車的其他領域也有儲備。例如2009年成立的儲能公司上海中興能派,2015年推出針對車企的動力電池產品,以及今年4月在武漢剛成立的中興高能,據公司簡介將專注于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產品線包括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等主流的電池技術。
中興新能源汽車公司副總經理田鋒在11月17日第十八屆高交會的深圳智能交通大講堂上表示,中興認為汽車就是帶著4個輪子的智能手機,運輸系統會融入到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物聯網,包括大數據、云技術等都會進行無縫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