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家“互聯網汽車”有譜兒嗎
發布日期:2015-08-06 09:35 來源:IT 作者:七羽 瀏覽次數:540
車網中國報道:
首先要回答一下網友的提問,啥是互聯網汽車捏?
從傳統車企的角度來看,“互聯網汽車”應該具備車載互聯功能,像在線導航、行車電腦遠程監控、在線音樂、車內wifi、、遠程防盜或者追蹤功能等等。
但是按照“互聯網思維”,互聯網公司應該只做包括用戶體驗在內的產品研發,而把平臺、總線系統、甚至組裝全部外包給供應商。就像小米一樣,玩的不是產品,而是品牌推廣和市場營銷。
好了,我們根據這兩個標準,來細數一下熱烈擁抱互聯網的幾家國內整車廠。有意思的是,其中兩家都與奇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觀致3:觀致逸云
盡管有許多主機廠都號稱自己很早就有了“互聯網汽車”這個概念,但是最先推出以此為賣點的車型的,還是要數車壇新秀——觀致汽車。
2013年11月底的廣州車展上,醞釀多年的觀致3終于上市,盡管銷量不高,但其搭載的觀致逸云系統還是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觀致逸云”能做什么呢?簡單地說,它是一個集成了車況查詢、車輛位置查詢、(移動端)行程規劃(云導航)、實時路況、實時停車場、在線客服等功能的車載輔助系統。
所以,我們可以說觀致3是一輛搭載了車聯網系統的“互聯網汽車”,但它采用的仍然是傳統汽車廠商的發展思維。亮點是,觀致逸云比較注重交互功能,未來有打造車主社區的潛質。
觀致逸云的一些功能還不夠完善——例如缺少語音控制、積分的使用不明確、需要更為便捷的互動方式……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也說明“逸云”還具有很大的升級空間。
其實呢,觀致差一點就成了一臺走互聯網路線的汽車,后文會提到。
上汽+阿里巴巴=阿里MG3?
7月底,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互聯網汽車”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積極開展在“互聯網汽車”和相關應用服務領域的合作,共同打造面向未來的“互聯網汽車”及其生態圈。
按照發布會上披露的信息,上汽未來新車型將放棄現有的iVoka系統,集成阿里巴巴的“YUN OS”操作系統,并整合大數據、阿里通信、高德導航、阿里云計算、蝦米音樂等資源。
另據了解,上汽與阿里巴巴合作的首款車型將基于MG3開發,并將冠以“上汽阿里制造”。未來,阿里版“MG3”也將在天貓商城以低價直銷(號稱0元),而配件銷售、售后服務也將通過網絡完成。
目前,上汽正在推進的是借助阿里巴巴的汽車電商計劃,實現在線汽車分期購買。不過,雙方尚未就汽車項目城里單獨的合資企業,這也增加了業界的猜想。
汽車圈的人是怎么看待“馬云造車”這件事兒的呢?
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張小虞的話說:“馬云啊淘寶啊都是忽悠,互聯網企業能代替車企造汽車嗎?不行他試試,他那點錢夠投資汽車嗎?”
喔,這個話讓小編有些一時間難以評價,大家怎么看呢?
凱翼C3、C3R
8月28日成都車展上,凱翼汽車總經理鄭兆瑞(原奇瑞汽車銷售總公司總經理)發布了這個新品牌,并且一上來就高調宣稱要打造“打造年輕人喜愛的智能互聯汽車”。
“年輕化”和“互聯網”,這兩個近年來最時髦的詞兒都被包圓了,足見鄭兆瑞——不不不,應該是他背后的奇瑞集團的“野心”之大。
為什么凱翼“敢”說自己是互聯網汽車呢?
鄭兆瑞解釋了三點:
1、產品方面,凱翼將會把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和傳統汽車技術結合起來,向消費者提供更具智能互聯功能的汽車產品。
2、凱翼將采取目前大部分手機企業所實行的委托代工和租賃模式,以實現輕資產的運作。
3、銷售上,凱翼將積極探索互聯網與實體店相配合的全新銷售模式。
很激進吧?其實呢,這套“互聯網汽車模式”早在6年前,奇瑞和以色列SAP驗證觀致項目時,當時的“紅娘”麥肯錫就提出來了,即觀致只做包括用戶體驗在內的產品研發,而把平臺、總線系統、甚至組裝全部外包給供應商。
現在看來,當時奇瑞雖然一口回絕了這個當時看上去天方夜譚的方案,但肯定一直惦記著。
有人覺得凱翼汽車是個“大忽悠”,你看,凱翼是由安徽江北開發、奇瑞和蕪湖建設三家公司合辦的,咱見過多少好想法被體制內做黃了的?
不過,想一想凱翼項目的開創者是誰呢?是陸建輝(奇瑞創業八金剛之一)所率領的200多原奇瑞員工,這足見奇瑞對“互聯網汽車”的重視程度。咱還是給予一些鼓勵吧!
吉利+沃爾沃=?
全新XC90正式發布當間兒,我們意外(怎么一點不驚訝呢)地獲得一條消息:“吉利也要造互聯網汽車”了。
據說,吉利互聯網汽車將在全新的CMA平臺(緊湊型跨界車)上研發,這也是首個吉利與沃爾沃共享的平臺。當然,這個項目還處于調研階段,新平臺車型的上市時間預計在2017年。
乍看起來,吉利似乎是在跟風。其實不然,李書福今年年初就透露過自己對自動駕駛與互聯網汽車的支持態度,也表達了對“互聯網精神——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認同。
李書福曾預言:“汽車一定會進入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汽車公司不會被互聯網顛覆,但汽車公司必須擁抱互聯網,汽車將與互聯網相依相生、攜手共進。”
這樣的底氣,顯然來自吉利旗下沃爾沃領先的安全和自動駕駛技術。
合動力車沒把握住了、電動汽車沒趕上,這次到了互聯網汽車,看來李書福不想錯過。
下一個是會誰?
在8月舉行的內部戰略研討會上,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大談特談互聯網思維,這一點很值得玩味。
去年,徐和誼的話題還在談“北汽夢”;一年之后,他眼中的“最危險的對手”已經換成了谷歌、百度、微軟、蘋果、京東、淘寶這樣的互聯網公司。
“汽車與互聯網的融合已經近在咫尺,我們需要重新定義汽車,重新思考汽車行業的未來,重新評估消費者的需求,重新規劃我們的商業模式,重新學習如何做一個汽車企業。
北汽的互聯網汽車,估計有可能與電動汽車“相輔相成”。
而廣汽、江淮等自主品牌,似乎也“蓄謀已久”。看得出,這些車廠并不僅僅是想一個噱頭,更是希望從互聯網電商的成功中發掘一條適合于汽車產業發展的變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