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混合投注500网最新消息/足球胜负彩500足彩网天气预报/西班牙黄金一代/湖人几个总冠军

歡迎光臨車網世界!

微信 | 微博 車網中國公眾號二維碼

當前位置:首頁 > 車生活 > 品牌 > 返回

標致新一代設計風格基于客戶體驗

發布日期:2016-05-05 10:38  來源:綜合報道  作者:亓習雨   瀏覽次數:2773

以“創新·變革”為主題的2016北京國際車展于4月25日開幕,新浪汽車派出強大陣容報道本屆車展,對話各企業高管,咨詢企業戰略、行業話題、熱點車型、車展現場等網友感興趣的話題。本篇采訪PSA集團標致品牌全球設計總監吉勒斯•維達爾、PSA標致雪鐵龍集團亞洲研發中心、標致 (中國) 設計總監龔馮友(Peter),以下為訪談實錄。


維達爾:大家好,今天主要是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總體的設計理念,以及采取何種方式,我們不僅僅關注美學設計,還有一種基于客戶體驗的設計。我們作為汽車的設計者,我們的設計更是基于品牌的、能向客戶推薦的體驗,當然這種體驗有一種動感的體驗就是駕駛的體驗,但是我們的任務是給客戶一種更強烈的,比如說人體工程學的,它的各項功能,以及駕駛當中的更優化的、更強烈的體驗。今天我們肯定會跟大家介紹我們的概念車,從概念車的角度將會跟大家展望一下未來,我們通過何種方式向客戶展示他們前所未有的體驗,此外我們也會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新型產品。所以大家就先看一下短片,今天Peter和我本人在這里主要是想跟大家互動和討論,而不是做長篇的宣講。

維達爾:無論是概念車,還是量產車的設計理念,無論是內飾還是外觀,大家可以看出我們的目標不僅是要設計出一種具有動感和駕駛體驗的汽車,因為這個元素對于大部分客戶而言依然是非常關注的點。但另外我們更重要的是要給大家提供一種氛圍、一種控制、一種操控的便利以及舒適感,甚至是基于互聯網的互聯互通的感受,也就是我們每天在車里所經歷的一種生活的感受。此次在北京車展,我們推出FRACTAL這輛概念車,我們將要通過這輛車具體的跟大家分享,我們是怎么樣滲透這些元素的。

如果我們審視今天,或者展望未來車的設計,還是強調一個關鍵點,就是在車內的體驗,因為其實我們從外觀設計上,外觀設計的作用是什么呢?是我們看到車的時候一下子就對它心儀,也就是一見鐘情的感受,對它的欲望要大于其他的車型,這是外觀設計的一個任務。但是當我們買下車之后,這時候內飾就非常重要了,因為駕車生活是在車的內部進行的,這個時候如果說外部是高雅的表現,外部車的設計是給人一種高雅尊貴的體驗,內飾的體驗就更加重要,內飾的體驗不僅僅是形式上的設計和材質上的使用,更多的還有屏幕,也就是互聯互通屏幕給大家帶來的一些視覺感受,以及他們給我們提供的一些信息,一些音效等等,一會兒我們會通過FRACTAL來跟大家介紹。

通過FRACTAL,我們想傳遞的信息是,作為電動車,在城市行駛的緊湊型的電動車,它其實不僅僅是實用,或者是生態環保,應該是體現一種欲望和吸引力,無論是從外在線條上,他的比例的設計上,以及個性的設計語言上都能夠給人一種刺激的、一見鐘情的感受,充滿吸引力和欲望的感受,而不僅僅只是環保節能。對于電動車是如此,未來所有替代能源車都應該如此。

首先我們說對于電動車來講,第一,現在我們的一大設計元素就是聲音的設計,或者說聲效的設計,我們知道2019年將會出臺一項法規,規定時速在一定范圍內的電動車必須要發出一種聲音,以顯示它的存在,目前的電動車是無聲無息的,對行人安全來講是造成隱患的,因此我們對聲效進行設計,而至今為止電動車都還沒有關注到這個層面。我們都知道傳統的車,也就是燃油車,發動機本身是會發出聲音的,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和地面摩擦的聲音和輪胎的聲音等等,這些聲音在電動車里是聽不到的,因此在電動車設計方面,要反映出車前行的動態感受,比如說它的加速、減速、轉向等等都要設計出來,所以我們把它稱為是一種聲效的設計語言。這種聲效的設計語言是多維的,是方方面面的,不是單一層面的,不僅是在車廂內可以感受到,同時也包含著對一些不愉悅的噪音的一個消音聲效。

因此,一方面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是消音,也就是我們說的吸音,我們在圖片中可以看到車廂內部的機理,主要是為了消音的功效,也就是剛才我們說的不愉悅的噪音,通過日常看到的類似吸音壁的那種設計來做到,在吸音之后,我們才能烘托出我們想要制作的音效。怎么樣實現我們所需要的音效呢?首先,我們車內安裝了12個擴音器,但是12個擴音器不是我們的唯一的,我們還有其他的設計語音,通過程序控制以及動感的定位等等,還有距離感的設置,使得我們能夠360度感受具有距離感的動感的一些音效。音效的角度上來講并不是單純的從車內聽到的音樂多么的美妙,我們還有人體功能學和安全的設計,比如說警報的定位和方向,我在轉向的時候,比如我的導航系統,導航的信息給出的時候,我要轉向,根據我轉向方向的距離,音效也是有一個距離感的,他向左轉,聲源就發自左,向右就發自右,所以這是有一個人體功能學及安全的設計。

大家都知道標致品牌向來對客戶提供人體工程學的理想化的設計的,一貫以來是如此,內部設計上比較關注操控盤,還有視覺感受,他們的位置和尺寸的大小,我們想就美學的設計,未來希望通過音效的設計強化客戶體驗,未來我們進入的是一個超人體功能學的設計時代。

從設計語言上來講,標致品牌向來就是關注技術性和感知性的統一,所以我們叫技術和情感設計統一。為此我們實現的是人工智能界面,同時我們也關注質的感受,比如說像我們對材質的觸感,技術性的體現的同時,關注材質的質感。材質上來講,我們還是關注人操控的感受。這個我們是基于材質的天然選擇,技術性我們通過數字化實現。天然材質和數字技術的和諧,他們之間的聯姻,使得我們實現我們的設計理念。一方面數字表現的是瞬息萬變的科技的發展,天然的材質給我們帶來一種愉悅的舒適的感受。我們其實從來都沒有不惜一切,不惜代價的實現超數字化,我們覺得人終究是人,感受是很重要的,觸感這類東西我們需要通過天然的材質來實現。最后我們的感覺,再次強調天然的一致性和天然的和諧一致,現代化的數字化的科技和天然的材質給人的愉悅的感受。

剛才我已經承諾大家,今天我將不會長篇的做宣講,所以我們就進行自由的討論。

記者:問一下維達爾先生,汽車從設計研發到量產投放市場,一般都是在3到5年的時候,現在消費者對于設計,對于外觀還是很介意的,我們作為設計師來講是如何保持這種設計語言上的前瞻性的?

維達爾:實際上我們都知道設計是分步進行的,首先第一步我們叫項目前階段,我們要設計何種車型,外形是什么樣的,它處于什么樣的概念,它將針對什么樣的客戶進行定性。之后我們就進行真正的外形設計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就將車的形狀確定下來了,外部設計車型和流線基本上就確定下來。這當中確實如你所言,3年到5年的時間,這個世界上可能已經發生了不少事情,這就對我們設計師前瞻性有很高的要求。我們也知道,有些品牌的概念車的設計幾乎是科幻性的設計,其實科幻性的設計是很危險的,因為科幻的車型人們往往會很喜歡,但是并沒有膽量把它買下來。因此,從設計師的角度而言,我們對未來的前瞻性要足夠遠,但又不能太遠,因此英文里面有一種話是說“盡可能的前瞻,但畢竟是可接受的這樣一個尺度”。因此,我們的設計上應該是相對未來的世界有一個反映,要有一個足夠的反映力,關注未來的車型,未來客戶對于其他內涵的需求,像您說的,前瞻性確實是設計師的一大挑戰,我在這次北京的車展上看到,有一些品牌,他的概念車的設計實際上是超時了,他已經遠遠的走在了時代的前列,但畢竟保持了一定的可能性,實踐的可能性,這個也還是有成功案例的。

記者:本屆車展一些品牌推出內飾雙屏的設計,從設計的角度您怎么看待,在車聯網的時代,多屏化還有大屏幕設計的未來的趨勢?

維達爾:這可以說是我們隨處可見的一大潮流了,但是我們覺得在這方面我們還是要關注它的相關性,也就是不應該過多,還是有一個尺度和局限的,我們看到很多的概念車之后的原型車,我們會發現有大量的屏幕、數字、虛擬等等的圖象,我們甚至可以想象,基于自動駕駛之后,人們可能在車里就是看電影了,純娛樂式的內容顯示,但是目前為止還是有局限的,基于駕駛人的注意力及他的安全考慮,我們屏幕投放的內容設計上還是有所考量,還是要有針對性的。當然現在虛擬技術,或者數字技術給我們提供大量的從模擬開始向多功能的虛擬開始轉換,但是我覺得他展現的多功能也好,還是娛樂的內容也好,是未來的一個趨勢,但是依然是需要我們今天能夠考慮到,也不能過多,它還是有一個尺度和局限的,但是我們標致品牌在未來,此次帶來的概念車也已經體現這個潮流,在未來也會在這方面有所進展。

記者:我有兩個問題,一個問題,現在在中國市場對于設計的刷新,標致不是唯一的一家,好多企業都在刷新自己的設計,比如奔馳,還有很多的自主品牌,現在其實這種刷新設計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在這種潮流中標致新一代設計風格如何能夠脫穎而出,顯現出其他不同的點,讓我們的消費者能夠更加喜歡我們這個品牌。

第二個問題,作為設計師而言,其實最忌諱的就是千篇一律,但是在汽車工業中,尤其是在中國的某德系品牌會出現一些很家族式的、很重復的一些設計。您如何看待這種千篇一律的家族式的設計和個性化的一些辯證關系,再一個是應用了這種統一的家族化設計以后,我們標致以后的車型會不會也會成為這種所謂套娃的形式?

維達爾:您問的這兩個問題是相關的,第一個問題和第二個問題之間是有聯系的,所以我就統一的回答,刷新設計的問題關系到當今社會的發展節奏,我們剛才講到了工業設計的節奏越來越快,人們喜新厭舊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就像比如說手機,今天買了,實際上明天要出臺的新手機已經出來了,當然我們這個節奏也受到我們獲得某一個新型號以及設計時間的限制。但是不管怎么講,人們日新月異的變化造成了我們的設計必須要跟上快節奏的步伐。

我們車的設計是否也應該等同于這個節奏和這個步伐呢?我是這么看待的,為了跟上社會的節奏,我們肯定每次新的設計應該都為產品來帶來一種清新的空氣,一種清新的內容,但是另外一方面,與之相沖突的是每一輛車需要有一段時間的耐受性,所以就像您自己指出來的,比如說某一個品牌在10年之間所有的新車型都不斷的復制同一種格調,這確實是很大的問題。因此,我們每一個品牌的設計,一大挑戰是既表示我在前進著,跟著社會的節奏前進著,但同時又要反映出我每一個車型的使命,比如說在城市行駛的緊湊型的電動汽車,或者是SUV,它們各有其存在的理據,它有它使命,我們為它的使命是要有相匹配的美學設計的,這個變化和家族風格中有一個平衡和統一,變化和統一之間應該是尋求一個平衡的,這種平衡又是非常微妙的,這也是標致品牌一向所關注的,也就是要變,又不能走的太遠,而且這個變化當中針對我們設計的產品應該有一個相關性,同時又能反映出品牌的統一性,我建議大家去我們標致的4S店,或者是我們的展臺看看,可能就體會到我們在每一個不同的相同車型當中怎么很好的平衡變化和統一的關系。

我們比如說像在這次北京車展上帶來的全新3008和新一代308,大家可以看出來,這是兩款標致車,兩款不同的標致車,因為我們是從前臉和尾部設計可以看出來。但是它的前臉和尾部的設計都是有所不同的,這個不同是在細節上的不同,由此可以明顯看出它是轎車及SUV車,內在的不同所決定的,因此你會發現它的格柵比例是完全不同的,它的保險杠也是不同的。但是從它的外形、外在的形狀、流線走勢,你還是可以識別出來這就是一輛標致車。同樣的道理,我再給大家舉個例子,我們的獅爪式車燈,獅爪式車燈都是紅色的,這是在此次的新車上都能看到的,但是它的形狀和尺寸都是有所不同的。因此,我想說每輛車既有它的個性,但同時我標致品牌的識別度又是足夠的,而這種識別是一種無意識的,不需要仔細去考慮就可以看出來這是一輛標致車。

記者:您好,我有一個比較具體的問題,剛才在視頻還有維達爾先生的介紹中都不斷的強調高科技與天然材料的結合和應用,以提升客戶的體驗,能不能請維達爾先生具體講講我們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并且我們希望呈現怎樣的效果,怎樣的用戶體驗?謝謝。

維達爾:首先要講為了什么樣的效果,第一就是現代化的效果,年輕人,我不敢講老年人,但其實老年人現在對于智能手機的使用也越來越普遍了。基于智能手機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來新一代的客戶,他們其實很注重這種個性化的屏幕的展示體現的。我們采用這種技術性,不僅僅是因為潮流如此,而因為它確實實用,確實能幫助我們解決很多的問題。另外一方面想象一下,我們在家里固然是有像電視這樣的眾多屏幕,但是我們需要沙發、軟墊這類天然的材質所構成的用品,它們的紡料、面料可能往往也是古典的傳統的面料選擇,我們也會有手工藝品和藝術品等等這樣的東西,也就是我們的生活兩者兼而有之的。所以我覺得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人需要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天然的東西,一種超時間轉移的那種東西,不是隨著時間的瞬息萬變而變化的東西。所以說我們標致車的設計,不是說唯機械性能,也不是唯數字性能,我們是兼顧這兩樣。另外,具體的一些做法和方案我們今天還不能公布下一個量產車的具體情況,因為現在還在保密階段,但是我向大家保證,下次我跟大家介紹下一款馬上就要出臺的量產車的時候,大家就會看到具體的方案了。

記者:雖然汽車設計是一個工業設計的領域,但是您在設計的過程中是否有從一些藝術家,古代的藝術家也好,或者是現當代的藝術家中也好,從他們的設計哲學中得到一些靈感的啟發?第二個問題,現在有很多汽車品牌都有跟一些藝術家進行一些跨界合作,我想知道標致車未來是否也有跨界合作的傾向?您又會選擇現當代的哪位藝術家進行合作?謝謝。

維達爾:其實說從創意的角度而言,他總是有靈感來源的,也許基于個人的一些好惡,有一些直接的靈感來源,但是也有一些被動的靈感來源,你無論喜歡不喜歡,外在世界給你這些信息,你就不得不去吸收它,這些靈感來源不僅僅是視覺上的,比如說像舞臺的雕塑圖形圖畫等等,它也可能是超越時速的,比如說像音樂等等。基于所有圍繞著你的靈感源泉,就要看設計師個人的敏感度和創意性,他開始產生自己的一些理念,產生理念的過程不是復制你的靈感源泉的過程。我想說這種營造,可以說外部世界給我們所有的東西,各種各樣的一些體驗都能給我們帶來一些無意識的靈感營養,是一種營養滋養的,我更想做的跨界交流,比如和建筑師,或者是手表設計師,我們之間的交流,這就是一種跨界的交流,比如像建筑設計室,建筑行業經常會有一些新材料的使用,雖然這種材料跟我們車的材料完全不是一回事,但是我們也能從中找到一些新的想法,手表的設計師也是如此,車的設計師和他們可能互相喜歡對方的產品,我們喜歡手表,他們喜歡車,所以我們之間的交流也是有意義的。這是一些具體的交流,但是還有一些是無意識的,你沒有覺得我在交流,但是其實你被交流著,這個靈感是無意識的去影響你的。

從我個人而言,我一會兒再跟大家分享。我個人而言,我喜歡的一個是剛剛去世的建筑設計師和一名家具設計師。從跨界合作上而言,確實是有這樣的實例的,比如說我們的一個概念車型FRACTAL,當時是和中國的一個三位藝術家組合叫一起合作,從他們那里得到一些關于材質方面的靈感,因為他們是把中國的傳統紙用一種全新的當代的方式展現出來,我們是借助他們這種靈感實現了高科技和傳統新材質的創作和創意。FRACTAL這個車,剛才講的聲效設計,聲效設計的靈感是基于剛才所說那位藝術家,他原來是巴西人,是電子音樂的一個很知名的人士,雖然現在不為全球所知,畢竟不是一個像搖滾歌手一樣的,他還是蠻有名的,現在入了美國籍。從他那里我們獲得了不少聲效創作的靈感。還有制鞋,這是時尚業的,有一位在制鞋業非常知名的人士,他設計的高跟鞋很有意思,為了開車,高跟是可以卸來下的,無論是裝上去,還是卸下來,鞋的外觀的美是沒有受到損害的,這一點很有意思。這是關于靈感。

大家可以看出來,我們有各式各樣的跨界合作和靈感源泉的獲取,我們如果固步自封,閉門造車肯定是不可能有像今天大家看到如此多彩的設計,人需要集思廣益才能有新的意念的產生。

我還要跟大家講一段有趣的軼事,這件事來自于剛才我講的電子音樂人,他因為是搞電子音樂的,所以他有很多極高端的、高科技的錄音設備在他的工作室當中,他的工作室當中就充斥著塑料、金屬,還有和數字相關的一些材質,所以他在里面的時候就有極強的壓迫感,他感到很壓抑,所以他就買了一些舊的木質的音箱,他的目標很簡單,他跟我們聊天的時候講,他說他買木質音箱僅僅是因為這種天然的材質給他帶來一種安逸感,一種舒適的情緒。我們跟他的討論當中,我就感覺到他給我帶來了一個靈感,如果都是高科技的材質肯定是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感覺,沒有人情味的,所以我們才在我們的FRACTAL概念當中加入了木頭的元素,就是想調整高科技給人帶來的壓抑感,產生一種新的和諧,這段故事可以跟大家展示的是各種各樣的討論和交流都是可以帶來靈感的。

記者:眾所周知標致是一個擁有百年歷史的汽車品牌,標致車的設計是非常具有法國的激情和浪漫的味道在里面,但是隨著中國市場的成熟和發展,越來越多的車企,像英菲尼迪、雷諾都在自己的設計中加入了一些中國的元素,我想問一下維達爾先生,標致車在設計中如何平衡法國的歷史積淀和中國的元素之間的關系,并且將兩者有機的結合。還有在以全新3008為首的新一代設計風格中,如何將中國的元素添加在里面,并且在未來如何更加的添加中國的文化和味道?

維達爾:這個問題我們被多次提到,我是這樣想的,也許有些品牌在選型上完全是針對中國市場的,比如說內飾當中采用什么樣的顏色,采用什么樣的材質,甚至外觀也要考慮到中國市場的喜好,但是其實從中國市場具體的個性需求上來講我們是很難界定的。剛才前面的朋友也提到這個問題,品牌的統一和變化之間的辯證關系。我覺得還是應該有所區別的,因為比如說像客戶,他去買德系車、美系車,或者是法系車,他肯定自然是有他的原因的,所以不能說我們的車完全就是復制一個中國的型號,完全做一個中式的汽車,這是一點。

雖然如此,我們還是要看到這樣的情況,作為能夠和梅賽德斯-奔馳相齊名的最老的品牌,從品牌的歷史程度上來講,我們是最老的品牌之一,在各個不同的時代,我們確實也受著各個不同的潮流的影響,比如說像50年代的時候,美系的設計深深的影響我們,在60年代、70年代意大利的設計深深的影響我們。

現如今,我覺得中國元素確實影響著全球的汽車設計,我個人認為,這一點不僅是因為各制造商愿意去迎合中國的一些想法,更因為中國的文化不可避免地影響著全球的汽車設計。這就是為什么,比如說我們上海的設計團隊,像Peter,他們有了新的理念就會告訴我們,他們作為中國的設計師,他們肯定自身就秉承著中國的文化和創意的特色,他們上海設計團隊當中,他們一旦有了新的理念告訴了我們,實際上他也就多少的影響整個標致品牌的設計理念,甚至對于未來的個性變化都有影響。因為他們敢我們所不敢,中國的設計師他們敢于采用的一些元素是我們巴黎的設計師未必有膽量實現的,因為巴黎的設計師更多的被塵封在歷史的痕跡當中了,所以我甚至想說2010到2020年代,中國元素將不可避免的影響標致品牌的設計,他甚至要影響全球所有品牌的設計,這已經是一個現實了,再過50年,也許我們就會看到中國元素在整個汽車行業設計當中所留下的歷史痕跡,就如同我們現在講起當年的50年代的美國影響及70年代意大利的影響是一樣的。

為什么中國會快速的成為全球汽車設計的參照呢?我覺得是因為創意和品位能為我們帶來巨大的影響,首先中國買車的年齡層相對全球的平均水平要低,也就是25歲到35歲,但是在歐洲我們基本上界定在45歲到65歲,以前我們對于中國的消費者有一個成見,會覺得中國消費者就喜歡三廂車,大家已經看到這個時代早已經過去了,中國年輕一代的,有購買力的,有決策力的消費者已經成為我們未來車型思考的一個參照,因為他們是新車的購買者,而且他們購買新車的速度節奏越來越快,他們對未來車型設計的調子,給出一個新的調子。

我說的他們的影響未必是美學品位上的影響,而是對未來車型的一種深層思考的影響,可能走的更深一些,不僅僅是外觀,也就是未來車將有什么樣的功能,它將是一個什么樣的現狀,它將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它將迎合著未來消費者一個什么樣的需求,這是一個更深層次的調子。我們這樣來看待,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點,比如歐洲的年輕人,他們買車的時候,他們選擇的時候采用什么風格?他們反而又回溯掉古典主義風格,他們覺得古典主義風格能夠表示出他們的成熟度來,可是中國的年輕消費者就不這樣,他們以新來表明自己的年輕,不斷的翻新,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一點,年輕人的想法。

趙部長:借這個機會,我也想請大家觀賞一段新一代308揭幕時候的短片,通過這個短片也是真正從理想到現實,從概念車到量產車設計的一個轉化,并且我們也可以展示一下全新3008和新一代308在產品細節上,也可以請維達爾和Peter對我們在設計細節的靈感上進行進一步的闡釋,大家可以就理想到現實,概念到量產的真正的車型上,可能有進一步的發現和提問。

(播放視頻)

Peter:昨天在北京車展媒體日上,大家看到新一代308。現款的308很多年了,大家都很熟悉了,相對于現款308,大家首先可以看到這是關于一個車型的改變,我們從一個標準的小三廂變得更加動感,更加符合年輕消費者需求,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整體的側面比例,包括側面的曲線,第一是符合標致家族3系,我們目前主推的騰躍式腰線的設計理念。大家可以看到前臉我們推出了標致家族下一代的新格柵、大燈,還有整體年輕化的前臉,使這個車整體散發出一種非常年輕,非常有誘惑力的一個信息,尤其是針對年輕的消費者。在車的尾部,其實整車也是一個相對搶眼的部分,如果熟悉標志汽車發展歷程的,大家都可以知道,橫貫式的黑鉆尾燈是從標致最著名的WRC、205、405,這些標致的經典車型,他們后面都非常具有家族符號式的橫貫式的尾燈的設計,所以在新一代308的設計上,我們這是對經典的致敬,標致歷史上這些所有最經典的元素,讓它重新的在新的產品中更好的表達出來。

我也想借此機會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同事在這次北京車展上推出的全新3008,我剛才聽到有些記者朋友關于某些品牌在家族式的語言發展上,走入一種亙古不變的套娃式的設計策略,我也理解,這可能是設計部門對產品的戰略規劃的一種妥協,因為現在對于市場瞬息萬變的需求,可能需要車廠更加快速的提供相應的對市場需求的一種產品,所以可能他們采取的策略,不管是從時間上,還是從投入上都是一個相當有效的一個方法。但是相對于這些企業來說,大家可以注意到標致品牌,即便是我們一些改款車型,我們都會做最大范圍的改變,從而使產品具有一個最好的產品力,包括從設計上,從比例的調整上,從新的設計更新上。大家看到全新3008,他的前臉是預示著我們標致下一代SUV車系設計上的戰略上的轉變,通過3008格柵設計,包括整體的前臉的安排,可以看出在前臉的刻劃更加具有立體感。大家可以看到從3/4的視角,整車的比例是達到了一個更好的平衡,而且是更加符合SUV的語言。

記者:有一個小問題,想問一下咱們在設計車從概念車到量產車的時候會不會考慮后面用車成本,因為我們知道中國是一個比較擁擠的國家,有很多的車,每天發生交通事故,有些車企大膽的嘗試創新,但是它可能在碰撞之后會造成修車成本非常高,我不知道咱們在設計車的時候會不會考慮到后期的維修成本?或者碰撞之后的成本?

維達爾:您這個問題確實是我們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我們對于標致麾下的所有車型都很關注,我們把它叫做可修性,當然成本的問題我們關注的不僅是可修性,同時使用成本,事故之后的成本,因為您剛才講的事故之后的成本確實既對車主造成維修成本,同時也對保險公司有一個成本,保險公司各國的情況不一樣,但總而言之,關于事故后的可修性成本我們確實是有考慮的,比如說沖撞之后,對于零部件的沖撞怎么避免等等。我們先看一下3008這張圖,在保險桿和機器蓋之間一道切縫,這個切縫上提了,上提的目的就是為了如果一旦車被沖撞之后,能夠盡量的不損害機器蓋,上面的機器蓋不受損害,這個是為了回答您的問題,我們對于事故后成本的設計。這個是我們從圖上能夠看出來的很明顯的設計,有一些是隱含了設計,是看不到的,總而言之,我們的外形設計師和工程師在這方面有大量的交流和合作。

記者:我提一個問題,現在有很多車型都在朝向跨界化,在標致里面,在跨界車的研發上是怎么樣的理念,包括未來跨界車會不會比較多一些的呈現在我們面前?

維達爾:cross over這個詞,實際上我覺得跨界,我們把它叫做跨界,今天這個概念使用的不當,因為我們如果叫跨界的話,實際上cross over本身的意思是兩個概念形成新型的概念,兩個概念的融合形成一個新型車,但不管怎么樣,現在我們把它叫做跨界,沒關系。這個cross over現在我們這邊集中的就是3008的SUV,它就屬于一種跨界的產品。未來我們標致麾下是否有更多的類似的交叉及跨界產品,為什么不呢?會的。甚至我們可以想象,像單廂車,比如像未來的跑車也會出現跨界,跑車下面加裝SUV大輪子,這種跨界也是可以想象的。現在我們已經有了跨界車,未來肯定還是會有更多的,而且考慮到現在SUV這類跨界車在全球的熱度一直不減,我們可能往這個方向定型也會有的。

我們講一下未來的未來,更遠的未來我覺得會出現新型的跨界,這種跨界可能更能滿足用戶的欲望和期待,也就是說總的來講是功能型的跨界,從功能的角度來講,他會非常實用。可是在外形上你又看不出他的那些功能,也就是說功能是隱性的,外形是動態,具有個性化,具有吸引力的,我覺得這個方向的跨界在未來的主旋律。

記者: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一下Peter,從您現在的工作和履歷上來講可能會同時接觸中方和法方多一點,從您的角度來看,中國消費者和歐洲的消費者對于汽車設計上面,這個喜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這些特征能不能結合現在北京車展亮相的新3008和308這兩款新車具體的談一下?

Peter:我先從3008開始,我覺得中國的消費者可能對于我們從這種文化背景上來說,我們可能對平衡感的東西接受度會更高一些,平衡感包括很多的方面,結合到汽車設計來說,最主要的一個是這個車的比例,不管是三廂車,不管SUV車型都有一個特定的比例,這個比例是我們在做,不管是全新車的設計,還是改款車的設計,我們所做的最主要的工作。就像我剛才說的,大家可以看到全新的3008在整體比例的協調性上和SUV這種特定車型的造型表達上是達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衡。

像您剛才說的,中國的消費者和歐洲消費者有什么共同性,我覺得我們對很多客觀審美上的認知都是相同的,說的再淺顯一點,美的東西,大家對它的認知都是一樣的,包括我們對于標致的車標,對它所產生的非常正面的認知,這都是我們文化中相通的部分。對于中國市場消費者來說,我們可能有一些更具體的,更細微的,對汽車產品的喜好,比如說具體到車身的外部,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我自己的經歷,當我剛到法國的時候,我看到大街上的車,有很多不管是車身側面,還是車身的前面后面都有很大的一塊黑色的塑料件,很長一段時間我沒有明白,我不知道這是消費者的一種主觀的喜好,還是基于一些文化或使用環境上的一些特殊的影響,當我在巴黎做一段時間以后,我就慢慢理解了這個原因,大家可能去過巴黎的也好,從法國電影里也好,我估計大家都能看到,巴黎人停車,在巴黎非常窄的街道上,非常缺停車位的環境下,車停的非常密,甚至大家可以看到有很多法國喜劇電影里對巴黎人停車的刻畫都是前頂一下、后頂一下,把車塞進去。這種日常的使用環境下,如果整個前后,包括側面全是車身色的設置的話,直接就回到剛才一位朋友的問題,產品的成本和可修復性,對于消費者投入的考量。

大家可以看到在中國推出的產品,包括我們后面要推出的新的更新換代產品,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對于黑色的塑料件使用可以說越來越少,我們也發現了中國消費者對于車外觀的整體性的審美上的喜好。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們都可以看到細微的改變,我們品牌是一個品牌,但是我們針對不同的市場,我們會有一些針對性的設計和一些思考。

記者:我想問一個問題,維達爾或者是Peter回答都行,因為中國講究歷史傳承,我想問一下全新的3008,或者說新一代308在外觀設計上有沒有遵循標致歷史上的這種經典車型設計的傳承,比如說我記憶中1966年的403,或者是七八十年代的505,當然還有更多的經典車型。

維達爾:我們就以現在的新車型為例,實際上對于歷史傳承的細節,我們叫做DNA,我們品牌的DNA,這個細節,有一些設計我們可以看出,可以追溯到歷史很久遠的年代,有些細節設計表現的是現代性,因為畢竟我們還是要進步的。我們來講一下歷史元素,看我們的后車燈,三道的獅爪型設計,這個是在70年代的時候504跑車型就能看到,這是我們的歷史傳承。格柵也是,前臉格柵現在我們把它做垂直處理,這個垂直處理使得它聯系到機器蓋之后,前臉就變得更優雅。其實在現在,今時今日這么看覺得它是一個現代性的處理,其實它是有歷史淵源的,當年的504也是這么做的,當年504的格柵不僅垂直的,是拉長的,它同時是前挺的,這個例子很好的給大家展現出來,我們現在的細節處理本身是想實現車型的現代化,但是恰恰我們吸取了歷史的靈感來實現現代化。 

上一篇:大眾演示PPT曝光:揭秘上千萬車輛排放造假

下一篇:吉利博越韓魏車隊出征環塔,賽事營銷助力吉利SUV戰略

熱門文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招賢納士 隱私政策 車網歷程

Copyright?2004-2030 車網世界版權所有 京ICP證040347號-1 技術支持: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