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雪鐵龍進入中國23年,深刻洞悉國內用戶“既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吃得少”的動力油耗兼得消費需求,始終致力通過動力科技的進一步突破帶給消費者與眾不同的用車感受。隨著“T+STT核心動力”在主力車型上的列裝,天道酬勤的東風雪鐵龍已然晉升“動力科技典范”。
生存壓力的加大和生活節奏的加快,讓一切都開始提速起來。而要提速,動力是關鍵。對汽車而言,被稱之為“汽車心臟”的發動機就是汽車工業中最核心的技術,其重要程度甚至可以左右一個車企的興旺與衰敗。
東風雪鐵龍從來不乏強勁的動力根基。因為其母品牌雪鐵龍就是一個科技先導、勇于創新、不甘人后、追崇激情的品牌。
“T+STT”核心動力 動力科技典范
2013年4月,東風雪鐵龍正式公布品牌2013—2015年中期規劃——“龍騰C計劃”。 在產品技術方面的規劃是到2015年動力總成升級全部完成,“T+STT”核芯動力(1.2THP、1.6THP、1.8THP+STT智能啟停系統)將搭載于旗下的各款車型。
率先“出征”的是1.6THP發動機。得益于Twin Scroll雙渦道渦輪技術、200bar高壓缸內直噴,這款“國際年度發動機”八連冠最高功率123Kw、最大扭矩245Nm。在1000轉時渦輪即介入工作,在1400轉時達到峰值扭矩,全面消除渦輪遲滯。其動力性、燃油表現全面優于主流1.8T的水平。這款具有高效動力的發動機,目前搭載在T時代新C5、新C4L、C4世嘉、C3-XR以及進口車全新雪鐵龍C4畢加索、C4 Aircross上。
展露鋒芒是1.2THP發動機。作為PSA集團THP系列發動機中最“小”的一名成員,奪得2015年“國際年度發動機”大獎的1.2THP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應用先進的渦輪技術、創新的無聲平衡軸系統及雙質量飛輪,在1000轉時渦輪即開始介入,在1750轉時達到峰值扭矩。100 KW/rpm的最大功率、230 Nm/rpm的最大扭矩,其表現可媲美2.0L自然吸氣發動機。值得注意的是,這款發動機也創下了能耗新低,5.0L/100KM的油耗足以笑傲同級。這款具有澎湃動力的發動機,目前搭載在新C4L、C4世嘉車型上。
兩“T”在手,本已無憂。但為了能夠在更高級別車型上具備更強的競爭力,東風雪鐵龍再下一城又推出了系列中排量最大、動力最強的1.8THP發動機。
就T時代新C51.8THP而言,其發動機功率高達150KW/rpm,動力全面超越主流2.0T水平。采用Twin scroll雙渦道渦輪增壓技術,渦輪遲滯被有效消除。在1000轉時1.8THP即介入工作,1400轉達到280Nm峰值;T時代新C5 1.8THP的燃油噴射更精準,燃氣混合更加充分,燃油效率大大提升;應用全鋁合金缸體、缸蓋、下機體,1.8THP比普通鑄鐵發動機減重30%,進一步提升燃油經濟性。1.8THP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與STT智能啟停系統適配,油耗表現優于同類1.8T的水平。
STT智能啟停系統 節能減排先鋒
隨著能源危機、環保問題的日趨嚴峻,汽車廠商開始通過一些科技配置來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在這當中發動機智能啟停系統被廣泛應用并熟知,它的作用就是在滿足怠速條件時讓發動機停止工作,從而減少油耗和尾氣排放污染。
對于消費消費者來說配備STT發動機啟停系統的主要目的就是節能,而節能也意味著更低的油耗。按年行駛兩萬公里,以目前油價折合計算,STT技術的搭載將為消費者每年節省近2000元的支出,大大降低養車成本。
目前,國內搭載最高可減少15%燃油消耗的系統多為中高級以上車型。但在東風雪鐵龍,主力車型全部成功搭載發動機智能啟停系統。通過新增發動機智能啟停系統,東風雪鐵龍主戰車型在智能人性化、舒適性,經濟性等方面都遙遙領先其他同級車型。
隨著“T+STT”核芯動力的廣泛搭載,東風雪鐵龍為當代消費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動力體驗。通過更感性更強勁的T動力表現與更理性更持久的STT節能優勢相結合,完美解決了目前消費者對動力與節能平衡的用車需求,同時引領東風雪鐵龍全面邁入了“T+STT”核芯動力時代。
在動力為王的時代,技術和研發的短板讓多少車型曇花一現多少車企黯然失神。作為進入中國最早的合資品牌之一,東風雪鐵龍執著在動力科技的道路上砥礪前行。23年的艱辛,東風雪鐵龍終于憑借“T+STT核芯動力”華麗轉身為合資品牌中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