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看到過報道,甚至是視頻,說的是汽車在行駛當中被雷電擊中而沒有出現人員傷亡的事故。
這是為什么呢?
流傳最廣的一個說法是,因為汽車的輪胎是橡膠,而橡膠就是絕緣物體,所以很好的保護汽車不受雷電傷害。
最早出現這樣的說法的是1896年的一場事故,Walter Scott在周四晚上騎著自行車在路上,結果招到雷擊,事故后,人們發現,自行車完好無損,這個是因為其輪胎是橡膠制的。
不過,Walter Scott就悲劇了,人還是被劈死了。
但從這里人們就傳言道,只要汽車按照了橡膠輪胎,那么就可以起到防止雷劈的效果。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不少汽車被雷劈了,車內的人員都完好無損。
不過,很多人就有不同的意見。
特別是在有飛機之后,難不成飛機也有橡膠輪胎嗎?對,有的。
但飛機在空中啊,而且起飛之后,飛機的輪胎是回收到飛機內部的,這怎起到避雷的作用呢?
因此人們又開始反思了。
這就誕生一個名詞“法拉第籠”,當汽車被雷劈的時候,汽車的構造就一件形成了一個法拉第籠的效果。
汽車吸收了雷電釋放的能量并通過車身的結構引導到大地當中。
因此,車內人員只要不接觸鐵質,即可避開雷擊的傷害。
那再說,輪胎真的是絕緣體的原因就可以避開雷擊嗎?
閃電平均攜帶了大約30,000安培的電荷,高達1億伏特的電壓和50,000華氏度的溫度。
1億伏特能否擊穿橡膠輪胎?
這個,大家可以廣乏去思考了。
汽車不怕雷擊是因為輪胎是橡膠?
總的來說,汽車遭到雷擊,只要不接觸汽車內部的鐵質的東西,那么,法拉第籠的效果就會保護乘客免于電擊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