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混合投注500网最新消息/足球胜负彩500足彩网天气预报/西班牙黄金一代/湖人几个总冠军

歡迎光臨車網世界!

微信 | 微博 車網中國公眾號二維碼

當前位置:首頁 > 車生活 > 玩家 > 返回

幾家公司被曝發展遇阻 新勢力造車步入考驗期

發布日期:2016-11-29 17:41  來源:資訊報道  作者:亓習雨   瀏覽次數:376

曾經意氣風發要在汽車領域大展拳腳的新造車企業,正步入首個考驗期。樂視本月被曝出資金鏈問題,遭遇前所未有的“停擺”質疑;和諧富騰方面則傳出富士康已退出造車項目的消息。而在大洋彼岸,據說蘋果也低調解散Apple Car汽車團隊,轉而主攻車載系統和自動駕駛系統研發。這一系列事件似乎佐證了外界對新造車企業“不靠譜”的評價。


波折頻出折射造車不易

自樂視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賈躍亭11月6日發布題為《樂視的海水與火焰》的公開信以來,輿論便開始持續發酵,美國內華達州官員甚至直指“樂視是‘龐氏騙局’”。雖然樂視團隊進行了辟謠和澄清,但此次輿論風暴無疑沉重打擊了人們對樂視汽車乃至新造車勢力的信心。

資金缺口成為樂視汽車被質疑的核心。對此,資深汽車分析人士、中德諾浩總裁孫勇發表評論指出,造車要“燒”的錢是普通人難以想象的,不將未來資金的問題整明白,而且真正落實到位,樂視造車越往上走,坡只能會越陡。

富士康近期被媒體曝出已退出由和諧汽車、騰訊、富士康三家共同發起的和諧富騰項目,不再對此進行投資,而目前誰也沒有對消息是否屬實做出回應。此舉引發各種猜測,很多人認為富士康已經認識到造車的難度,“激流勇退”了。更令大家感到意外的是,在造車路上已經醞釀許久的蘋果公司似乎也放棄造車了。

雖然幾家企業在造車路上遇到的問題各不相同,不能同樣看待,但從中也折射出造車一事的不易。此前,賈躍亭曾信心滿滿地表示,“同時擁有互聯網和智能終端能力的公司更有可能成為百年汽車產業的變革者”。但現在看來,造車遠沒有想象中簡單。傳統車企已經在資金、渠道、配套資源等諸多方面有著長期的積累,而新造車企業基本上一切都要從頭做起。孫勇明確指出,汽車行業不僅技術壁壘高、要求的集成整合能力強,而且競爭極其慘烈,不僅要面對國內身經百戰的對手,還要直面若干位居世界500強前列的跨國公司。他表示,互聯網造車人士是沖著電動汽車的“風口”去的,但他們所期待的“風”很可能沒有想像的那么大。

新機會的意義在于確實能抓住機會

造車路上有如此多的困難,新造車企業是否完全沒有機會?中國汽車流通學會副秘書長羅磊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新造車企業正進入考驗期,但不能因為出現一些問題就認為它們無法造車。他指出,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的趨勢給新企業帶來了進入行業的機會,新造車企業的優勢在于把新鮮的理念和思維方式帶入造車領域。

蔚來資本合伙人張君毅則表示不同意新造車企業步入考驗期或正在“退熱”的說法。他指出,不應以進入行業的早晚來界定新造車企業,只能說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資本進入汽車領域。“新造車企業剛剛開始布局,還沒有到驗證結果的時候,不能由此判定整個行業已經遭遇困難。”張君毅說。

事實上,不少新造車企業正根據自身優勢積極推進造車事業。奇點汽車CEO沈海寅明確表示,對于第一批車的生產會交給車企合作伙伴去做,他們將著力發揮自身在智能系統方面的優勢,而其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也將落戶安徽銅陵。蔚來汽車在今年4月已與江淮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由對方來代工生產,近日在倫敦發布了首款車型EP9,首款量產SUV車型ES8將于明年發布。前途汽車則致力于研發新能源汽車的“三電”系統,其蘇州生產基地已完成奠基,首款車K50計劃明年底上市;更重要的是,它們已經拿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資質。而威馬汽車也在近日舉行了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開工奠基儀式,在溫州組建起150人的團隊,負責工廠建設及制造的配套落地。

張君毅指出,新造車企業的優勢在于沒有歷史包袱,可以輕裝前進,文化、制度、技術路線都有破局創新的勇氣;而挑戰則在于需要建立自身企業體系、業務流程以及找到足夠的人才資源融合在一起。他認為,無論是新造車企業還是傳統車企在新浪潮面前都有機會,關鍵在于定位合理、團隊靠譜、符合商業邏輯。“對新進入者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一視同仁。”張君毅說。

不過,在新造車企業密集展開布局的同時,傳統車企也紛紛“證明實力”。目前,北汽、比亞迪、奇瑞等車企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銷售方面取得不少成績,不僅擁有核心技術,而且在商業模式等方面不斷探索。以北汽新能源為例,近期該公司推出“充放電項目”,首批10座充換電站已正式交付使用;并推出純電動汽車回購計劃,在自身渠道進行消化回購的車輛。這些都對新造車企業構成無形的挑戰,對于造車而言,從生產到售后任何一個環節缺失,都無法形成完整的閉環。

少點忽悠 也要不得狂飆突進

事實上,對于造車的不易,一些新造車企業人士已經有了清醒的認識。車和家CEO李想指出,一輛車(指新企業沒有現成平臺的前提下,逆向例外)從立項到SOP交付消費者,經過研發、零部件研發、實驗、試制、制造等環節,一天都不浪費也至少需要30個月,真沒有捷徑;再配合整車工廠、三電工廠的建造,銷售渠道的建造,緊鑼密鼓也需要三年的時間。他說:“造車確實很難,但不是沒有可能,必須匯集真正優秀的人才,用心全力以赴地去做。在產品、供應鏈、質量、制造、服務環節多用點心,成功的幾率還大一些。”


羅蘭貝格執行總監鄭赟則認為,由于設備標準化、零部件采購渠道多元化等條件已經具備,未來造車本身將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關鍵的問題在于在造車的整個鏈條上,把握并解決好每一個細節的問題。他表示,新造車企業的機會在于能夠站在新視角上甄別用戶的需求,并快速將其轉換為用戶所期待的功能。

羅磊強調,造車前期是要花錢的,而且周期非常長,新造車企業要有造車在很長時間內無法盈利的清醒認識。同時,不能脫離造車的各個環節,比如在供應鏈配套等方面都要提前布局。張君毅表示,造車是個循序漸進的事,需要腳踏實地地去推進,以每一步的“小成功”來積累最終的“大成功”,而不能“狂飆突進”地去做。

“少在忽悠上投入精力,不要讓整個輿論認為新造車的都是不靠譜的,把用心做的企業都連累了。”李想說。 

上一篇:玩車的兩種境界(下篇)

下一篇:原來汽車也可以這樣玩

熱門文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招賢納士 隱私政策 車網歷程

Copyright?2004-2030 車網世界版權所有 京ICP證040347號-1 技術支持: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