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一輛酷似艾瑞歐原子鋼管賽車的小車在崇陽縣職教中心校園里貼地奔跑。車上坐的便是該車制造者朱玉,他是該校高二汽修專業的學生,今年16歲。記者看到,除了外殼,車身基本用鋼管焊接而成,發動機裝在車身后部,手動檔,有5個前進檔,車身安裝了喇叭和車燈。
朱玉介紹,他是該縣肖嶺鄉臺山村人,從小偏愛汽車,父母給的零花錢有一半花在了買車模上,買回來的車模總被他不停拆裝。初中畢業后,朱玉無意中看到一種賽車很酷,一查才知道其叫艾瑞毆原子鋼管賽車。他非常想擁有一輛,但是組裝的價格讓他望而生畏。他加入一個“自制鋼管汽車群”,向他們學習制造鋼管汽車的經驗。
初中畢業后,朱玉曾買了一輛二手摩托車和相關配件,于去年12月在家造出第一臺鋼管汽車,但由于焊接不好、結構原理不科學,朱玉兩次造車都失敗了。“前后花了1.4萬元。”今年6月,朱玉重新設計,購置了切割機、電焊機、電鉆、鉚槍等加工工具,自己動手制造零件。在制造技術上,老師指導、同學援助、自己琢磨。在車工、焊工、電路方面,他虛心向本校機械專業、電焊專業和電子專業的同學請教。經過反復試制,到12月17日,朱玉終于取得了成功。
朱玉說,他仿造“原子鋼管”賽車,燃料用93號汽油,速度可達60km/小時。“遺憾的是沒有彎管機,車身的弧度不漂亮!”記者體驗了一把,駕駛輕松,特別是在轉彎時,車尾隨動性很強。
朱玉說,這輛車還不夠完美,但他會繼續努力,做出下一代完美的車,下一步,他將鉆研新能源小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