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經常會爆出豪車追逐競速的新聞。眼下,與地下飆車黨的肆虐相比,場地賽車和賽車文化,反而成了小眾和非主流。地下飆車根本不能算是賽車,真正的賽車是一種文化。從當年的“二環十三郎”開始,熱衷于用自己的方式追求速度與激情的地下飆車圈,已經多次出現在公眾的視野里,由于他們群體龐雜、行動隱秘,一次次成為公眾探究和追問的焦點。
說到飆車首先不得不說說日本飆車的由來,日本飆車起源于60年代的摩托車改裝,日本擁有最早的改裝文化。
當時被稱為“不良青年”的年輕人,把摩托車排氣管改得震耳欲聾。直到70年代,運動型汽車的面世,汽車改裝愛好者就被普通民眾稱為“暴走族”。
“二環13郎”的名字,最近成了北京飆車者的代名詞。最早的二環13郎名叫陳震,僅僅用13分鐘就跑完長達32.7公里的整個二環路而得名“二環十三郎”。2015年8月網上一段男子駕駛摩托車用13分鐘繞行北京二環的視頻引起網民關注,該視頻的主角就是龐國欽,別名摩托車二環13郎。(圖左為陳震,圖右為龐國欽)
“北京首屆汽車直線競速大賽”的報名現場,一個叫做“二環13妹”的女孩浮出了水面,真名叫姚瑤。姚瑤說她飆車的歷史已經有十年了,雖然從沒有真正計算過在二環跑一圈的時間,但是她自己估計,最快的時候應該有10分鐘左右,最高時速180邁。圈子里盛傳,現在二環跑一圈最快的速度已經是8分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