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5“BMW中國文化之旅”車隊從古都西安激昂啟程,踏上了連續第九年探訪中華文化的壯麗征程。在接下來的10天里,車隊將緊扣“探三秦古韻,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園”這一全新主題,遍訪陜西傳統文化精粹,感悟中華民族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力量。作為企業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典范,BMW還在今年進行了多方面創新,積極拉近“非遺”與現代生活的距離,推動“非遺”保護的可持續性。陜西省文化廳副廳長顧勁松先生、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財務高級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雷小陽先生、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公共關系及企業社會責任副總裁楊美虹女士共同出席了2015“BMW中國文化之旅”發車儀式。
品味三秦,觸摸中華文明不朽印記
回溯中華五千年文明長河,陜西巍然立于眾源之首。軒轅黃帝,一統華夏;農師后稷,教民稼穡;倉頡造字、蔡倫造紙,無不深深影響著中華文明的發展進程。循著這條綿延五千年的文化脈絡,2015“BMW中國文化之旅” 南北兩線車隊將在十天的時間里依次探訪關中、陜南、陜北13個縣市的近3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虔心觸摸中華文明不朽印記,鏗鏘吟唱秦川大地千古長歌。
伴隨著一曲鏗鏘激昂的盛唐鼓樂《將軍令》,由20余輛BMW組成的南線車隊率先從古長安城安定門出發,拉開了對三秦大地的探訪序幕。從關中平原到漢中盆地,南線車隊將為公眾鋪陳開一幅絢麗多姿的人文畫卷:于古豳之地旬邑,走進“剪花娘子”庫淑蘭用五彩紙片剪貼出的神話世界;在軒轅黃帝祭天之所,品味氣勢磅礴的乾州蛟龍轉鼓與激揚高昂的弦板腔;經泥塑之鄉鳳翔,領略交織于泥胎彩漆之間的關中藝韻;深入“漢上明珠”洋縣,探索杖頭木偶戲、皮影戲、懸臺社火等傳統民間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傳承之路。
在南線車隊結束行程后,北線車隊將會接過探訪的旗幟,繼續由西安一路北上,駛往陜北高原。隊員們將在安塞腰鼓的飛揚舞步與陜北民歌的亮麗高腔中、在陜北老農的五彩畫作與“群芳母親”的巧手妙剪中,細細品味黃土地上的藝術芬芳,感受黃河兒女的壯志柔情。九九重陽佳節之時,北線車隊更將集體參加一年一度的黃帝陵重陽民祭大典,共同拜謁中華人文始祖,感受炎黃子孫血脈共鳴。
堅持創新,探尋“非遺”可持續發展之路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濃縮了中華文明數千年的歷史積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所在。然而,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變化,許多老手藝、老行當都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并陷入了后繼乏人、甚至“人去藝絕”的傳承困境。正是出于對中華文明的敬意與文化使命感,促使“BMW中國文化之旅”不斷前行,延續這一意義深遠的創新舉措,讓傳統文化走入現代生活并重新煥發生機。
在今年的文化之旅中,BMW也從三方面進行了創新的努力和有益的嘗試,以提升當下“非遺”保護與發展的可持續性:邀請來自不同領域如藝術界、創業界、企業界的精英加入車隊,共同為“非遺”發聲,進一步提升“非遺”項目的社會影響力;加強“非遺”與公眾的趣味互動,通過線上體驗拉近公眾與“非遺”的距離;嘗試從“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改變,匯聚由創業家所代表的創新力量參與到文化之旅項目中,共同幫助“非遺”傳承人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作為中國汽車行業中首個、也是唯一一個長期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企業社會責任項目,“BMW中國文化之旅”在過去八年間已經先后探訪了中國二十一個省及直轄市的二百四十多項文化遺產,并對沿途七十七項亟待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研究課題進行了總計八百萬元的捐助,以實際行動踐行“保護中國傳統文化、促進跨文化理解與社會包容”這一長期承諾。今年,除了繼續助力陜西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BMW還將與車隊成員一起群策群力、共同探索保護傳統文化的全新發展路徑。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傳統文化,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在今年的活動中,BMW也將積極利用網絡互動平臺,吸引和帶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公眾可以通過關注“BMW中國文化之旅”的官方微信公眾號(BMWChinaCJ)來跟隨車隊一起探秘三秦,了解今年文化之旅的精彩內容,共同體驗傳統文化之美,分享文明傳承之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