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多數品牌的車,頂配車型與低配車型一定會有一個不同就是輪胎。輪胎與輪轂,這兩個在最初的選車過程中直接被許多消費者無視的配置,顯然在廠商眼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輪胎在汽車使用過程中,同汽車的安全、操控、油耗、噪音等許多方面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同時輪胎還在默默地改變著車輛的整體視覺感受。
輪胎改裝的目的:
提升操控性;提高美觀性;提升舒適性。
輪胎改裝的原則:
1.與其他改裝不同,輪胎改裝并不像其他零部件一樣,二手全新兩相宜。全新的輪胎是提升整體車輛性能與觀感的最佳選擇。這是因為輪胎在車輛行駛過程中直接接觸地面,有較大的損耗。
2.輪胎的區別主要在于花紋,而輪胎花紋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加輪胎與路面間的磨擦力,這和人們鞋底的花紋作用一樣。不同的花紋性能不同,偏向性能也不同,主要有普通花紋、越野花紋和混合花紋3種。開什么車,走什么路,就選什么樣花紋的輪胎。
3.明確你的改裝需求。輪胎的選擇需要看時傾向長壽命的抗磨、還是靜音舒適性。還是追求操控性、以及賽道駕駛的操控,彎道的抓地,以及雨天的排水性。操控與舒適是矛盾的,例如倍耐力的輪胎,操控性佳,而舒適卻不如米其林。所以增加操控性能的同時,犧牲一部分舒適性是難以避免的。如何平衡兩者可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解決舒適的需求,一向都是較小直徑輪輞配高扁平比的輪胎的思路,同時也是經濟的選擇。而偏向操控的取向,必然是大直徑輪輞配低扁平比輪胎的思路。
輪胎改裝的方法:
首先確定改裝輪輞和輪胎的搭配尺寸。不過無論如何搭配,都應該遵守以下兩個基本原則:
1、改裝輪胎的周長與原車配置輪胎相比,不可超過3%,否則碼表偏差過大。
2、改裝輪胎前輪的寬度,以打滿方向后不擦碰到葉子板為限。
建議前后輪可以采用不同的輪胎花紋。無論是何種驅動方式,前后輪胎的作用都不完全相同。
改裝輪胎的車友采用不同風格取向的花紋來區別對待前后輪胎。后輪胎建議采用干濕抓地力都強悍的雙中央肋條非對稱性粗壯花紋,粗壯的非對稱條紋具有強大的排水量,能瞬間將擠壓在胎紋凹槽與地面間的積水排出,同時滿足高效輸出動力。前輪建議采用單條較粗中央肋條且花紋較細密的胎紋,兼顧剎車性能與磨損后的滾動噪音。馬牌和倍耐力這兩家為了追求客戶操控的完美感受,甚至分別推出了CSC 5P和PZero CS這種區別前后輪胎花紋設計的頂級系列輪胎。
其次,無論前驅、后驅或者四驅車,后輪寬度相比前輪都可以適當加寬,而前輪不要加寬太多。
對于后驅和四驅車來講,適當增加后輪胎寬度,會增加后輪穩定性,延遲ESP啟動;在關閉ESP后可以提升響胎極限速度值;而且高轉速起步扭矩能得到更好的釋放,動力輪不容易打滑。而對于前驅車而言,前后配重比一般都很難達到55:45,尤其部分車型前后配重接近70:30,適當增加后輪寬度,能加大后輪在高速濕滑路面的橫向穩定性,而又不增加太多縱向行駛方向的滾動阻力,還能縮短剎車距離及緩解剎車點頭情況。而且前驅車由于受傳動半軸所限,轉向時的輪胎水平傾角很難像后驅車一樣大,前輪葉子板的余量并不多,前輪胎要加寬空間也有限,而且隔音不太好的車型,前輪行駛路噪增加也比較明顯。所以適當增加后輪寬度是較為理想的方案。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加寬前輪會額外增加方向盤的轉向力度,如果你不想入庫的時候太辛苦,我建議你還是放前輪一馬吧。
改裝輪胎也要注意與輪轂的匹配。輪胎和輪轂相加的直徑要保持不變,那輪轂尺寸大了,輪胎胎壁就要更薄。反之依然。而輪轂每增加一寸,輪胎相應也要加寬一個尺寸。如果只是注重美觀, 大尺寸輪轂確實美觀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