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04-13 21:03 來源:網絡 作者:阿燦 瀏覽次數:573
三月的臺北有種南方才有的濕冷感,那是一種不管你穿多少件衣服,都抵擋不了的冷。不過在2017年初,C-HR的登場卻讓臺灣地區的小型SUV市場瞬間沸騰。它是第二款使用TNGA平臺的車型,而且將來也會出現在內地市場中,目前已經有媒體拍到C-HR測試車的內地諜照。鑒于C-HR的高人氣,愛卡汽車經由特殊渠道爭取到臺北的試駕機會,并且由臺北特派員肯先生帶來第一手試駕報道(文:肯先生、張立祥,圖:張立祥,拍攝:肯先生)。
目前,臺灣地區市場所銷售的C-HR為土耳其工廠生產,但在內地市場,C-HR將會由一汽豐田所生產,主要競爭對手為繽智和XR-V。至于上海車展將會發布的CX-3,雖然為同級別車型,但是在銷量上完全不是C-HR的對手。
2016年12月14日,C-HR在日本上市,2017年1月馬上拿下該級別的銷售冠軍,讓人不得不敬佩豐田的市場調研能力。根據豐田在2017年1月19日發布的消息,從2016年12月14日開始至2017年1月19日一個多月的時間,已經累積了48000張訂單(原定的目標銷售數量為月銷6000輛),其中混動車型為37000輛,渦輪車型為11000輛。讓人想起2003年豐田Wish在日本上市之后,讓本田時韻(Stream)的銷量受到不小打擊的情景,迫使本田必須立即調整車型配置。臺灣地區則是在2017年3月8日上市,銷售情況也非常的火爆,到文章發布時,還一直處于缺車的狀態(臺灣區的年度配額只有2000輛)。
從設計圖到量產車,C-HR一直維持非常炫的外觀。不再有“概念車很酷,但是量產車很遜”的情況發生。
C-HR是第三代RAV4在日本停止銷售之后(第四代RAV4并未在日本銷售),首度出現的“3號尺寸SUV”。所謂3號尺寸意指車牌上方數字首字為3開頭,代表普通乘用車。其規范為不得超過規定的車身尺寸和排量(車長4700mm、車寬1700mm、車高2000mm、排量2L),任何一項指標超過上述標準,就算是3號尺寸,稅金較高。之所以突破日本的法規限制,是因為C-HR為豐田的世界戰略車,并不只以日本市場為主,而且也沒有像是卡羅拉一樣,分為寬版(日本以外市場專供)和窄版(日本本土市場和港澳專供)車身。
在日本市場中,廠家提供八種車色讓消費者選擇,配色大膽且年輕,正好符合年輕消費族群的喜好。
在開發之初,豐田特別強化了車輛的“運動感”和歐系車的行路感,畢竟這是一輛世界戰略車。在動力上,除了1.8L混動車型(代號ZYX10),廠家還提供1.2T車型(代號NGX50),我們這次試駕的尊爵AWD車型,搭載的就是1.2T+CVT變速箱。
接下來就讓我們進入正題,C-HR到底是一輛什么樣的SUV?一開始我們不能免俗地,將從C-HR充滿動感的外觀開始講起。
外觀設計
我在臺北的朋友跟我說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是C-HR的買家大多將它當作家中的第二輛車,買給媳婦買菜用的。真正追求實用性的買家,則會選擇同樣為進口車的RAV4。
C-HR在臺灣地區的售價為新臺幣89.9萬元至107.9萬元(約為人民幣20.36萬元至24.44萬元),車輛由豐田土耳其工廠所生產,內地市場將會以合資生產的方式出現在市場上。
第一眼看到它,就覺得車身線條非常立體。線條銳利的不規則大燈造型延伸至原本中網的位置,趕上了最近各個車廠“開眼角”的流行,而且開的挺徹底。前保險杠造型充滿層次和銳利線條,像是日本漫畫中的機器人。
從這張表格看來,C-HR的車身尺寸算是偏大的,但是否能反映到車內空間呢?還是得看看車內實際乘坐表現(偷偷地說,其實并沒有比較大),重點是外觀看起來很酷就好了。我們在試車的時候,許多路人看到C-HR都會忍不住多看一眼。
保險杠的層次分明,加上向外、向下的線條設計,不但讓視覺重心降低,還能使車輛看起來更寬,更具有運動感。
燈具的樣式讓人想起雷凌的設計風格,不過C-HR看起來更加夸張,大燈幾乎快要延伸到A柱了,而且還與翼子板造型融為一體,看起來非常夢幻。此外,這次試駕的C-HR是臺灣地區市場中的頂配車型,其大燈、日行燈、前霧燈以及轉向燈都使用了LED光源。值得一提的是,C-HR的轉向燈使用了和奧迪相同的轉向燈設計,LED燈組會由內而外向外點亮,挺吸引人目光。
頂配車型使用全LED光源。大燈組內分別是:1.轉向燈(由內向外依次亮起,就像奧迪的車型那樣)、2.LED日行燈(28個LED燈泡)、3.遠近一體LED大燈、4.LED示寬燈
富有沖擊力的設計,從前臉一直延續到車側。車側造型設計使用了“Sexy Diamond”設計,簡單地說就是菱形線條,加上夸張的翼子板設計,讓它看起來不像是一輛SUV,反而像是一輛鋼炮。
周冠宇是F1的第一位中國車手,是今年唯一一位參加比賽的新秀車...
我們眼里看到的,我們口里所說的,其實就是我們內在世界的反應,...
:“教育的本質是什么”?有人說:“教育學就是關系學“。我認為...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在思維影響人生一書中說:“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當你遇到困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