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混合投注500网最新消息/足球胜负彩500足彩网天气预报/西班牙黄金一代/湖人几个总冠军

歡迎光臨車網世界!

微信 | 微博 車網中國公眾號二維碼

當前位置:首頁 > 車生活 > 鋒尚 > 返回

在線教育“疫”外爆發 未來教育或成最大共享經濟體

發布日期:2020-02-20 15:00  來源:網絡  作者:邵華   瀏覽次數:2869

“喂喂喂,聽得到嗎?我們開始上課了。”“聽懂了嗎?沒聽懂的同學打1。”……李欣是河南省的一名中學英語老師,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直播上課是她2020年必須快速學會的一個新技能。為了讓屏幕對面的學生更專注,她告訴記者,自己的聲音語調、肢體動作等都必須比平時更用力,一節課下來非常累。
 
誰也想象不到,2020年的春天,屏幕變黑板、老師成主播,是全國師生必須要適應的新變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地開學上課相繼被按下暫停鍵,為了不耽誤學生學業,開展在線教學是多數學校、培訓機構非常時期的應對方案。
如此大規模地讓學生在家接受在線學習是史無前例的。一時間,上億師生涌向線上,形成了蔚為壯觀的流量洪峰,不同機構、學校推出各式各樣的線上直播、錄播課令人炫目,#上網課太難了#等話題頻頻登上微博熱搜。
與其他行業受疫情影響不同的是,當下的境況為在線教育提供了難得的凸顯其價值的機會。各大機構已經展開招聘,甚至催生出了疫情期間的“共享教師”。對于發展20年尚難盈利,且剛剛經歷過寒冬洗禮的在線教育行業來說,這是否意味著“拐點”突然到來?
疫情影響:老師學生在家上課
為了給學生創造更好的網課體驗,淋浴間里做直播、玻璃門當黑板、拖把當教鞭……老師們幾乎使出渾身解數,但對于部分一上課就網速不好,一提問就全員閉麥的“網課學困生”,他們也忍不住連連吐槽,新浪微博上#網課太欺負人了#話題的閱讀量就高達4.2億人次。甚至網課平臺也難逃“噩運”,“釘釘”就慘遭全國小學生組團打一星,為此,釘釘近日還緊急制作視頻在線求饒。
疫情的暴發正值寒假假期,最先受到影響的是各類線下培訓班,寒暑假歷來是他們的招生旺季,疫情卻讓局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來自藍象資本的數據顯示,目前教育培訓至少有六成是在線下的,大量的創業公司最多賬上只有6個月現金流,可能扛不住這一波“退款潮”。而如何快速將線下教學平移到線上,成為多數創業者們面對不確定疫情的首選方案。
緊隨培訓機構寒假停課的,是各地學校相繼宣布延遲開學。據記者統計,多地教育部門相繼宣布2020年春季開學時間不得早于2月底。為了保證學生“停課不停學”,幾乎所有學校開始尋求在線教學解決方案,試圖最大程度將本地的教學通過線上工具來復現。
于是,幾乎一夜之間,傳統的線下教育要完成線上遷徙。
與學校和線下培訓機構焦急涌向線上尋求解決方案相對應的是,既有的在線教育相關企業迎來高光時刻——頭部機構集體推出免費課程,一些互聯網平臺宣布開放合作,助力各學校、各機構空中課堂的搭建,這些舉動迅速將相關企業推向流量高峰。
學而思、猿輔導等平臺公布的數據顯示,其單日同時在線流量超500萬人。釘釘方面也表示,目前已有1200萬學生、2萬多所學校加入了“在家上課計劃”。
中國平安旗下麥奇教育科技(iTutorGroup)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楊正大告訴記者,春節期間,旗下青少兒在線教育品牌vipJr使用量同比增加215%,成人在線英語教育品牌TutorABC的使用量同比增長85%。為此,公司開始線上招聘。
市場變化:緊急招聘催生“共享教師”
疫情之下,伴隨著巨大的市場需求以及流量,在線教育機構紛紛推出招聘計劃,甚至催生出了“共享教師”。
麥奇教育科技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目前正面向線下服務行業開放招聘,開放的主要崗位有課程顧問、助教等,任職須具備一定學歷,主要為學員提供上課提醒、課后回訪、進度追蹤等教學輔助服務,幫助學員更好完成線上學習。招聘的面試、培訓和入職都可線上在家完成,不受地域和環境影響,員工經面試、體檢、培訓合格并簽署勞務合同后,可選擇在家線上辦公,麥奇教育科技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支付勞務報酬。疫情結束后,員工可申請留任或返回原來的公司工作。目前,已有1700人留下了聯系方式,700人參與線上面試。”
也就是說,這批老師可以在疫情期間兼職,之后再自由選擇,頗具時下的共享經濟特色。麥奇教育科技下一步還會開放數學、語文、編程等科目的教師招聘,重點幫助線下教育培訓機構解決員工安置難題。
在線少兒數理思維企業“你拍一”創始人唐振華告訴記者,由于疫情影響,學習需求增加,用戶呈現出快速增長狀態。加之疫情之下,部分教師和員工因交通阻隔、自我隔離等因素無法返崗,影響到承接新學員,目前公司的數理思維老師、課程顧問等崗位均啟動了招聘。
在獵聘、拉鉤網、Boss直聘等招聘平臺上,助教、授課老師、課程顧問、產品運營等是目前招聘量較大的崗位。一位在線教育機構招聘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疫情之下,當前各機構急需的是授課教師、課程顧問這些擴大產能的崗位。
據記者觀察,雖然各在線教育公司組織架構、所需人才各有側重,但教學研究、產品研發、技術支持、教務運營、營銷推廣等人員幾乎是多數公司所必備的。
此外,在采訪中,多位從業者向記者提及了線上師資培養和儲備的重要性。“線上授課和線下授課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體系,因此線上與線下的課程對老師的要求必然是不一樣的。”麥禾教育創始人時光表示,在線課程老師的壓力會更大,在線下教室,師生可以面對面進行交流,老師能夠輕松地感受到學生的狀態、接受的程度。但在線上教學中,為了讓屏幕對面的學生更專注,老師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老師的選拔、培養、磨合是一個大工程。
在線教育現狀:基礎教育、語言教育、職業教育三分天下
在線教育并非新鮮事物,上世紀90年代末互聯網進入中國,彼時以黃岡中學、北京四中等為代表的知名中學開設的網校,開啟了我國在線教育的序幕,“互聯網+教育”的模式得到認可。
艾媒咨詢《2019~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發展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到2.61億人,市場規模達到4041億元,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達3.09億人,市場規模將達4538億元,同比增長15.5%。
目前在線教育玩家眾多——學前教育、K12教育、職業教育、素質教育等不同類型、不同領域的創業者相繼涌入。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在線K12教育、在線語言教育、在線職業教育是其中熱門細分賽道,吸金能力位居前列。
升學競爭的長期存在,使得K12課外輔導成為難以撼動的剛需。多鯨資本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全國K12在校人數超過1.74億,其對應的K12課外輔導市場超4000億元,來自傳統教育機構、互聯網巨頭以及互聯網團隊等不同背景的創業者的先后涌入,主要集中在英語及數學學科。其中,優質項目吸金能力較強,紅杉中國、GGV、IDG等一線資本均完成布局。在過去的一年,在線k12企業融資額最高的為“掌門1對1”的E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3.5億美元;其次為“小盒科技”的1.5億美元D輪融資。
語言學習也是在線教育的另一黃金賽道。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預測,到2020年我國在線語言教育市場規模將達590億元,增速約20%。其中,詞典工具類APP網易有道詞典、百詞斬等發展時間較長,已積累起龐大的用戶群;課程學習類企業先后跑出51talk、流利說等上市公司。
除了上述兩大黃金賽道,隨著新時代職場人士職業技能提升和終身學習的需求增強,加之職業教育頻頻迎來重大政策利好,在線職業教育發展也駛入快車道。騰訊相關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職業教育市場規模超2688.5億元,在線職業教育市場393.3億元,未來在線職業教育將保持20%左右的增速持續增長,其中尤以資格培訓、泛知識付費項目類項目受到資本青睞,融資輪次多集中于早期。
與其他行業受疫情影響不同的是,當下的境況反而為在線教育提供了凸顯其價值的機會。翟慧強創辦的“勝友網絡”主要提供在線實時互動教學的解決方案服務。據他介紹:“停課不停學,用戶只能接受線上課程,原來不著急、沒想清楚的培訓機構被迫快速行動起來搭建在線體系,此后也將長期轉化在線能力,提高長遠效率。此外,大量用戶高頻使用,對品質、技術架構等方面的反饋能夠助推行業標準的完善,推動行業發展。”
清科創投執行董事何艷向記者表示:“在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曾經預言在線教育三年之內會取代線下,成為課外培訓的主流,這次疫情無疑會推動這一拐點的提前到來。此前我們也接觸過很多線下機構,他們都有意愿開展在線業務。這次疫情將加快教育培訓機構轉型速度。”
行業難題:獲客、運營成本高企
那么,目前國內的在線教育企業是否做好了站上風口的準備?情況似乎并不那么樂觀。近年來,雖然在線教育蓬勃發展,但在線教育企業的日子卻并不好過——在2019年的生存大考面前,多數企業尚不及格,商業可持續性頻受質疑,這一點從上市公司的財報就可見一斑。
記者注意到,目前共有超10家在線教育公司成功IPO,多集中于美股市場,從已公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來看,流利說、51Talk、尚德機構、新東方在線等知名公司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
上市三年有余的51Talk至今深陷虧損的泥潭。公司發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凈虧損530萬元,前三季度虧損已經超過1億元。
“流利說”2019年第三季度調整后凈虧損2.097億元;被譽為“學歷教育第一股”的尚德機構2019年第三季度的凈虧損為1.298億元,而近五年來,尚德機構已經虧損超過26億元。
今年1月,新東方在線也公布了截至2019年11月30日的中期業績報告,經調整凈虧損5625萬元,這也是新東方在線連續第二個季度虧損。
而對于未上市的“獨角獸”而言,光環也正在褪去。2019年,部分在線教育頭部企業被曝出大規模裁員收縮、估值驟降、融資造假的丑聞。究其原因,高昂的獲客成本、高企的運營成本,成為制約在線教育企業跨越生存困境的關鍵因素。
此前一位從業者向記者坦言,目前大部分在線教育機構的獲客成本占收入的六成,有的甚至高達九成。如果再算上師資和其他成本,做一單虧一單的現象在行業內還是很普遍的。
“獲客成本的降低要靠口碑。”楊正大表示,對于企業而言,通過產品升級、AI賦能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能夠真正幫到學生,這才是競爭的重點。因為在教育行業,用戶體驗和效果是最關鍵的。
而對于在線教育企業運營成本的降低,楊正大認為,根本上要依賴技術進步,AI是在線教育走向未來的重要驅動力。“教育與其他行業的一個很大區別在于,存在規模不經濟的問題。規模越大,運營越復雜,成本就越高,這必須通過技術手段加以改善。”
他還表示,在線教育生態圈的完善一是需要在線教育的品類更加豐富,有更多的內容、教學服務提供者加入進來;二是平臺服務商的發展壯大,目前針對在線教育的不同階段、不同形態的軟件數量和類型不夠豐富。
發展趨勢:教育或成最大共享經濟體
疫情終將被戰勝,當線下的教學與課堂恢復如常,在線教育還會繼續逆襲嗎?還有哪些新趨勢值得期待?
承認在線教育是不可逆趨勢,但依舊看好線上、線下的緊密配合是多位從業者向記者的共同反饋。
麥禾教育創始人兼CEO時光向記者表示:“線上、線下形式各有優劣,但未來不是誰戰勝誰的問題,經過此次考驗,很多機構將在如何用新技術、新模式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效果方面有更深入的體會,未來不是技術去指導教培機構如何升級自身服務,相反,是機構的發展戰略去指引自身選擇什么樣的技術。”
何艷同樣認為,教育不應簡單區分為線上線下,多場景多模式教育更能夠服務用戶學習需求,組之能打、分開能戰,也更能夠應對系統性風險。“近期部分教育機構相繼推出場景轉移服務,如好未來推出原時段、原老師、原內容,保證用戶體驗,減免線下用戶流失,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用戶快速被迫認知在線教育的階段,價值創業機會正在開放,投資人也在回歸價值投資。”何艷表示,此前在對在線教育項目的投資中,團隊的基因與抗壓能力,項目的基礎與延展可行性,教育情懷與服務品質,使命與愿景等都是投資人關注的重點,也是容易在困境下出現問題的地方。“2020年資本市場對創始團隊的要求更高,需要能夠帶領企業順勢而為,重整思路,有能力先行一步,而不是簡單復刻。”
“未來教育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共享經濟體。”楊正大判斷,“雖然我們目前看到的共享經濟分享的都是實體,但正是因為教育所具備的虛擬特點,使得它可以通過互聯網將老師的剩余產能與學生的碎片時間迅速連接并分享。未來沒有一個孩子會專屬于哪個學校,也沒有一個老師會專屬于哪個機構,教育將成為最大的共享經濟體。” 

上一篇:蘋果iOS 13.4測試發布:支持讓iPhone變汽車鑰匙

下一篇:石家莊主城區坐出租車需實制

熱門文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招賢納士 隱私政策 車網歷程

Copyright?2004-2030 車網世界版權所有 京ICP證040347號-1 技術支持: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