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廣州本田從歐洲引入4S店模式,開辟了一條有效的道路。這一形式延續至今,并逐漸生長出了中國式的4S特色。在早期階段,只要選對了品牌,4S店的經營者們可以“躺贏”。然而,20年過去了,中國成了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人們的購買行為也在悄然發生轉變。
于是,傳統4S店的弊端開始顯現:高投入所帶來的資金緊張,汽車市場高增長紅利期形成的惰性等,導致了低效、溝通不暢等問題的出現。尤其是在2018年,中國乃至全球汽車產業遭遇寒冬,主機廠絕大部分面臨銷量利潤雙下滑,與經銷商矛盾進一步加劇,4S店退網此起彼伏,成本高、效能低的傳統4S店大店模式舉步維艱。
這時候,汽車新零售被看作是汽車銷售乃至整個行業的解藥之一,尤其受到了互聯網企業和造車新勢力的大肆追捧,但結果卻并不盡如人意。
首先是汽車電商來勢洶洶,但終究不成氣候,大多是在網上交付訂金,最終回到提供線索的4S店,走上了傳統的老路;而另外一些汽車品牌提出諸如“6S店”的概念,也只是在4S店的基礎上完善了服務;至于類似天貓汽車自動販售機之類對于未來的暢想,也大多是個噱頭。
恰逢此時而來的神州寶沃,為汽車新零售提供了另一個思路。
神州優車董事長兼CEO陸正耀認為,傳統汽車產銷模式下,主機廠、經銷商和客戶面臨三輸局面,變革迫在眉睫。真正的汽車新零售不是拋棄經銷商,而是賦能經銷商,通過對整個產業鏈成本結構的全面再造,創造出全新的效率和更好的客戶體驗。
新零售的具體的表現之一,是神州寶沃新零售平臺打破傳統4S店成本高、效能低、距離客戶遠的現狀,啟動“千城萬店”渠道下沉計劃,將原4S店模式改變為品牌旗艦店、授權專營店和特約銷售點等多樣化的零售網點,這樣的改變,令4S店像便利店一樣方便,可以無限貼近用戶,滿足他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