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混合投注500网最新消息/足球胜负彩500足彩网天气预报/西班牙黄金一代/湖人几个总冠军

歡迎光臨車網世界!

微信 | 微博 車網中國公眾號二維碼

當前位置:首頁 > 車聯網 > 新產品 > 返回

起亞銷量連續5個月增長,能否成為“獨善其身”的韓系品牌?

發布日期:2018-12-19 14:39  來源:網絡  作者:阿偉   瀏覽次數:1608

早些年,韓系車以其較高的性價比在中國賣的風生水起,但隨著中國車市增長停滯,韓系車近期在華銷量也開始步入疲乏期。據韓國汽車行業公布的數據顯示,韓國五大整車制造企業11月國內總銷量為139862輛,同比減少0.3%。現代作為韓國最大的汽車企業,在中國的日子也不怎么好過,雖然近5個月銷量終于回到了增長正軌,但從整體來看,它1-11月66.43萬輛的銷量相比去年同期的69.1萬輛而言,仍處于下滑狀態。在韓系車整體"爆冷"的大環境中,東風悅達起亞卻在11月實現銷量40011輛,較10月環比增長11%,下半年保持了連續5個月的銷量正向增長,并且2018年1-11月銷量同比增長3%,是韓系車在寒流中唯一保持銷量增長的品牌。不僅銷量一路看漲,起亞在車型投放上也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2018年接連上市了新一代智跑、奕跑以及K5插電混動版等車型,曾經風靡一時的起亞k5也于11月迎來了換代車型——起亞k5 pro。那么,銷量連續上揚、車型密集投放的起亞,真的會成為在寒潮中"獨善其身"的韓國品牌嗎?下面展開具體分析。
銷量雖然增長 但整體形勢難言樂觀
 
起亞近5個月銷量的增長主要得益于其新上市產品不錯的市場表現,其中新一代智跑上市后銷量穩步提升,至11月份已月銷量已突破萬輛,而小型SUV奕跑也保持在4000左右的月銷量。這兩款車型雖然表現不錯,但他們強勢的市場表現是建立在新車紅利期以及較大幅度的優惠政策上,例如智跑較老款最高降價達5萬元。靠大幅度降價拉升銷量的做法畢竟只是治標不治本,其后續勢頭到底如何,還有待觀察。
 
如果將時間軸拉遠一些,可以更清晰地觀察到起亞的銷量走勢。2017年全年,起亞累計銷量35.95萬輛,相比去年下降了45%,綜合2017年至2018年的銷量走勢來看,雖然起亞近半年市場表現有所回暖,但從整體來看,仍是在處于下滑趨勢。再往遠一點看,起亞2015年至2017年均沒有完成既定的銷量目標,如今2018年僅剩下一個月,"金九銀十"的車市熱季已過,它的累計銷量不過才31.82萬輛,與今年年初制定的50萬輛目標相去甚遠,從此可以斷定,起亞完不成2018年的銷量目標已是板上釘釘,也就是說,它即將連續四年沒有完成銷量目標。要知道,銷量目標這個概念并非車企的"吹牛"之舉,而是其通過對市場競爭狀況的分析研究而擬定的預期效益任務,是一家車企盈利能力的最直觀體現。起亞連續四年沒有完成既定目標,說明了它的盈利能力在逐漸惡化。也正因為如此,目前多家金融機構已將起亞的信用評級從A-降至BBB+。其中國際權威投資信用評估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甚至將對起亞的展望從Baa1穩定降至負面。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起亞的后續發展仍然面臨著較大挑戰。
 
競爭加劇環境下,起亞在產品力方面仍有硬傷
 
在競爭相當激烈的車市,已經成熟的中國消費者對于產品的挑剔程度也越來越高,起亞對此似乎缺乏足夠的敏感度。
 
以起亞的旗艦SUV-KX7為例,它的前身是進口版的索蘭托,如果說索蘭托當時依靠較大的車身尺寸和全進口的身份贏得了一些消費者,那么國產后的KX7則在眾多中大型SUV的圍攻下失去了自己的比較優勢。且不說它古董式的四輻式的方向盤與頗顯廉價感的實木風格內飾,單就它的動力而言,劣勢就非常明顯。KX7有2.0L、2.4L和2.0T三款動力版本,其中2.0L版本自不必說,對于一款整備質量超過1.6噸的SUV的車型來說,2.0L很難說夠用,而2.4L版本為頂配車型。唯一走量的2.0T版本,在21.48萬-27.68萬元的售價區間,也實在談不上什么競爭力。正因為如此,KX7上市之后銷量慘淡,只能靠大幅降價來續命,如今最低配車型的售價已經下探到了14萬元左右,銷量仍不見起色,9月份的銷量甚至只有33輛,其他月份的銷量也基本沒有超過200臺。
 
起亞K3也面臨著與KX7差不多的問題,自2017年改款之后再無動靜,隨后產品力距市場主流漸行漸遠,無論是它功能單一的塑料方向盤還是略顯寒酸的內飾,以及比較匱乏的配置,均跟目前物美價廉的國產同級車型存在一定差距,也正因為如此,雖然終端優惠不斷,但銷量仍是一路向下,2017年的月銷量尚在1.8萬輛左右浮動,到2018年10月份已降到0.8萬輛出頭。
在新上市的K5 Pro上,起亞終于顯現出了更大的誠意,這款車無論是顏值還是整車配置都相當不錯,但在合資B級車價格整體下探的情況下也缺乏足夠的競爭力,很難從雅閣凱美瑞等主流車型那里搶奪消費者。再加上近期起亞深陷"機油門",因安全隱患問題召回了部分KX5,這讓消費者對起亞產品的質量更有所質疑,隨著這次事件的進一步發酵,勢必會影響K5 Pro的銷量表現。
 
降價只能算權宜之計, 起亞亟待樹立全新的品牌形象
 
起亞早些年能在華大賣,它本身經濟、耐用、省油的產品力優勢在市場中頗具特色是主要原因。而目前起亞萎靡的市場表現,也恰恰是因為隨著同級別對手車型的競爭加劇與自主品牌的崛起,起亞此前的差異化優勢已經不再明顯。在此情況下,打價格戰被迫成了唯一的選擇
 
起亞最近5個月的銷量增長與它旗下車型大幅度降價促銷有著很大的關系,但是,在目前車市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降價是一把雙刃劍,雖能在短期之內刺激銷量,卻是以透支品牌生命力為代價。低價優勢固然能讓起亞在車市寒流中多支撐一段時間,但隨著消費者的選擇越來越多元化,起亞的產品力優勢已漸漸失去,如果再因大幅度降價砸了自己的"招牌",它又該何以為繼?更明智的做法應該是對標競品,樹立自己的差異化優勢,不光做到價格優勢,同時也要保持產品力優勢。從智跑、奕跑以及K5插電混動版這些年輕化智能化車型的身上,不難看出起亞對此已經有所醒悟。
隨著銷量提振持續乏力,起亞集團內部也處于風雨飄搖之中,原總經理蘇南永被緊急"下課",起亞汽車新任副社長陳炳振走馬接任,繼而公司中高層崗位也不斷被"洗牌"。再加上起亞汽車一直在加速發展印度、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其市場銷售重心也在逐漸向歐洲和拉美市場轉移,這一切,都似乎在表明起亞對中國市場已經逐漸失去了信心。

上一篇:官降兩次,降幅達十萬!進口MPV 36萬,除了內飾土點,沒啥缺陷

下一篇:全新polo要來了!標配天窗,空間加大,國六排放,飛度還怎么比

熱門文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招賢納士 隱私政策 車網歷程

Copyright?2004-2030 車網世界版權所有 京ICP證040347號-1 技術支持: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