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新能源汽車,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電動車;而說到電動車,大多數人都會聽說過“特斯拉”這響當當的名號。犀利的外觀、超長的續航里程、豐富的黑科技配置,讓不少人都將特斯拉的車型定為自己的新能源車型終極目標。甚至有些土豪直接跳過了燃油車型,選擇了特斯拉。可都說目前特斯拉是土豪的選擇,那么其他人要怎么選擇新能源車呢?每每有人這么問聊哥,聊哥都會這么回答:小康消費者選擇市面上常規的新能源車型如比亞迪、上汽集團的新能源車型;平民消費者選擇微型車如市面上的分時租賃車型;難民消費者的話……還是別買車了,再多打幾年工吧。
開個小玩笑。話說在2018年里,國內的新能源市場上會出現更多的新能源車型,下面就讓聊哥給大家做個介紹,各位別看花眼了!
騰勢500
相比于之前的車型,騰勢500主要在續航里程上有所提高(提升至451公里)。
騰勢500采用了全新樣式的LED大燈組,并且取消了前中網,車頭部分的視覺效果突出。前燈組讓外觀顯得更加年輕,也與現款騰勢400有了明顯的外觀區別,大幅增加了新車的辨識度。同時,騰勢500采用了全新的五輻式設計,與現款的多輻式輪圈相比更加簡潔、大方,配合其他外觀方面的改動,讓整車看上去更加年輕運動化。
至于騰勢500的電池組部分,原有62kWh的磷酸鐵鋰電池升級為70kWh,百公里耗電量也將從現款的17.4kWh/100km降低至15.9kWh/100km,這使得新車在NEDC測試標準下續航里程提升至451km,60km/h等速續航里程提升至635km。
帝豪EV450
作為一款電動車,想必最受關注的是它的續航里程。帝豪EV450有著綜合工況下超過400公里的續航里程。在80km/h等速狀態下,續航里程超過450公里,相較于之前的產品有明顯提升。
雖然在外觀上帝豪EV450沿用了帝豪EV300的造型設計,但在細節上有所改動。車輛的進氣格柵采用了封閉式造型,更能突出電動車的身份,輪圈造型也與現款車型完全不同。預計將會在3月上市。
接下來,聊哥要說的車型就是一些來自互聯網造車公司推出的新能源車型。
威馬EX5
威馬汽車成立于2015年12月,其前身可追溯到成立于2012年的三電系統研發企業,是國內新興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及出行方案提供商。威馬汽車的創始人為前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沃爾沃全球高級副總裁兼沃爾沃中國區董事長沈暉。
在簡單地介紹之后,聊哥就來說說威馬汽車將要推出的車型威馬EX5。威馬EX5定位為緊湊型SUV,新車將采用C2M定制化生產方式,交付周期為特斯拉的三分之一。據悉,其將于2018年在溫州的工廠量產下線,起售價格約20萬元,并且將在4月份北京車展上開始接受預定,交付時間在第二、三季度。該車型將搭載一套純電動動力系統,據官方公布,其續航里程可以達到600公里,綜合工況下續航里程超過450公里。
前途K50
前途汽車(蘇州)有限公司是北京長城華冠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得益于母公司在整車設計及工程領域14年的扎實積累,前途汽車已具備完備的純電動車核心技術解決方案,目前總部和生產基地位于蘇州高新區,并在北京和蘇州分別設有研發基地。
前途汽車首款車型前途K50定位純電動性能跑車,其采用純電動驅動,并在前軸和后軸各有一臺電動機形成四驅形式,兩臺電機綜合最大功率300kW,扭矩達到650N·m。據悉,前途K50的最大續航里程將超過300公里,0-100km/h加速時間小于4.6秒,最高時速將超過200km/h。自2014年北京車展發布已經3年時間,據悉前途K50將在今年6月上市,預計售價70萬元。
奇點iS6
奇點汽車是2016年3月智車優行發布的首款電動車。智車優行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創新型互聯網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是前360副總裁沈海寅離職后加入的創業項目。公司業務范圍涵蓋了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系統、基于大數據與云計算的車聯網服務和解決方案、創新技術產品的投資等。
奇點iS6正式版將在2018年4月份正式亮相,上市時間為2018年下半年。奇點iS6作為一款中大型SUV,采用了少有的對開門式設計。奇點iS6長度為 4850mm,軸距達到了 2930mm,相當于漢蘭達的尺寸,鑒于2930mm的軸距,奇點iS6也設置了5座和7座兩種車型。這款車的續航里程為400公里,與特斯拉Model X 75D(417公里)相當。快充模式下1小時可以充行駛320公里的電量。據官方消息,該車未來售價區間在20-30萬元(補貼后)。
以上這些新能源車型今年都會上市,有傳統車企的車型也有互聯網公司的車型。對于互聯網公司的這些車型,雖然我們能了解的信息還較少,但聊哥認為,相比于傳統車企來說,互聯網公司的車型在品牌影響力、網點布局等公司戰略方面目前還處于劣勢。在量產進度方面,雖然這些車型也已開始接受預定,目前能夠做到的也只是小批量生產,小批量生產使用的模具和量產的模具還是存在差異。而真正可以實現批量生產,應還要假以時日。
但說歸說,這不妨礙目前大家對它們的期待。對于以上這些車型,你們更看好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