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都在討論汽車,無論是2000塊的N手破車,還是2000萬的天價豪車,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都是燒著汽油柴油的車子。對于多少代人來說,汽車就要燒油這種概念,是從小時候就已經形成了的,盡管這幾年有一種叫純電動車的新鮮事物出現,但在全世界絕大多數人的眼里,汽車,是一定要燒油的。
如果我現在告訴你,以后可能你再也無法再買到燒油的汽車,以后可能所有汽車,都會全部是電力驅動,以后你不再需要糾結油價升降,更不需要排隊加油,而更需要擔心充電站在哪,去跟別人搶充電位,你又會做何感想?
全世界都開始拋棄燃油車了
傳統的燒油的車子,無論什么車型,我們都統稱其為燃油車(顧名思義,燒油的車)。這類車型占據目前全世界所有車輛總數的接近95%。這類車因為要燃燒化石能源,而且本身動力系統效率很低。汽油機效率也就25%左右(效率最高的也就是27%),柴油機不會超過35%,而相反地,電動機效率在95%以上,這就造成了大量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
再加上,燃油發動機這種誕生于100多年前的東西,在工作時還會產生大量污染物,這種我們稱之為廢氣的東西,一百多年來嚴重污染著整個地球的大氣,導致一系列環境問題,即使如今世界各國不斷推出更嚴格的排放法規,燃油車的污染問題,依然無法完全解決。
面對越來越嚴重的環境災難,去年,世界各國推行了一項稱為巴黎協定的全球性環境公約。也許您在新聞聯播等各類媒體上已經看得多了,您也許會以為這協定與我無關,但實際上,全世界拋棄燃油車,與這項協定密切相關。
首先做出行動的是德國,德國在今年年初宣布,將在2030年之前禁止所有燃油車上路,隨后,歐洲多國也紛紛做出類似表態,2030年之前,所有燃油車將在歐洲徹底消失。也就是說,汽車工業最發達的歐洲,首先開始了淘汰燃油車的行動。
而就在最近,中國工信部發出消息,已經啟動了對燃油車退出市場的時間節點研究,這也就是說,在歐洲之后,作為巴黎協定的另一個支持者,中國也將開始全面淘汰燃油車。
對我們有什么影響?
工信部一旦放出消息,意味著在國內的所有汽車企業都必將開始把研發重心投入到電動車里去。而目前在我國銷售的眾多新能源車里,日系車的技術積累無疑是最為強大的,尤其是豐田,像是凱美瑞雙擎,雷凌雙擎這些車,都已經在全國大街小巷中奔跑著,甚至于在很多大城市中,這些車還被用作出租車使用。
對于豐田而言,有了這方面技術積累,將旗下車型由混合動力轉變為純電動并非什么太難的問題,而至于其他很多企業,他們的混動技術,特別是在電動驅動的一些關鍵技術上,用的都是豐田前幾年公開的一些專利技術,可想而知,面對未來的汽車市場,豐田的優勢是非常大的。
當然了,在燃油車時代,我國確實相比西方國家存在后發劣勢,無論是發動機技術還是變速箱研發上,相比汽車強國們都有著不小差距。但面對未來的純電動車,我們完全可以說,我國在這方面的技術,并不會比世界領先者差。
例如比亞迪,比亞迪的K9純電動大巴,不僅已經在北上廣深等國內多個大城市擁有不低的保有量,甚至已經在歐洲多國和美國開始了穩定的營運,多個發達國家已經與比亞迪簽訂后續引進K9大巴生產線的合作協議。而戴姆勒奔馳和比亞迪合作的騰勢純電動車,也得到了世界多國的肯定,可以說,在純電動汽車技術這塊,我國已經邁入了世界第一梯隊的行列。
而對于我們來說,因為汽油機柴油機的全面消失,而電動技術又開始趨向同化的情況下,未來我們買到的車,很可能是一臺除了外殼不一樣,其他方面都高度類似的,高度同質化的產品,有點像現在的智能手機對吧?
然而我們還是有疑問
以后沒了燃油車,固然是不用糾結油價了,但車子只是換了種能源,油價沒影響了,電價還會有啊。更何況,在電池技術沒有突破性進展的前提下,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很難超越燃油車,而且電動車的充電時間明顯比燃油車長得多,也許技術上是先進了,但對于我們這些普通用戶來說,相比加油速度快且續航里程長的燃油車,電動車會不會是一種倒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