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一汽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汽車企業集團之一。擁有一汽解放、一汽轎車、一汽大眾、一汽豐田等整車生產企業,但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方面卻沒有任何起色。
早在2014年的北京車展,中國一汽發布戰略規劃,到2020年,完成關鍵總成資源布局,做出插電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動力平臺,掌控核心總成資源;實現6個新能源整車平臺、16款車型全系列產業化準備,具備批量投放市場能力;市場份額15%以上,在自主新能源汽車中具有領先的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成為用戶滿意的中國新能源汽車領跑者。
在2014年北京車展,中國一汽宣布四款新能源汽車奔騰B50-PHEV、奔騰B50-EV、威志-EV和歐朗-EV上市,正式進入市場銷售階段。四款新能源車價格覆蓋21.98萬元-25.88萬元區間,對比其他企業的車型價格,一汽的價格沒有一點競爭力。時隔一年多,這四款車型的推廣并不理想,從前七月的產量來看,中國一汽在2015年1月生產了1輛純電動車,之后的六個月是零生產狀態。對比比亞迪前7月銷售24851輛新能源汽車來看,一汽在推廣新能源汽車方面遠遠落后于比亞迪、北汽等車企。
在新能源汽車巨大蛋糕的誘惑下,各方車企紛紛粉墨登場。寶馬、特斯拉等國外車型已經進入國內市場,就連樂視、蘋果等互聯網巨頭都開始造新能源汽車了,一汽、廣汽、長安、東風等國有企業大型車企,你們還在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