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客車專用車補貼改為事后清算;15款新能源車進北京備案目錄
發布日期:2016-12-22 20:49 來源:資訊報道 作者:亓習雨 瀏覽次數:377
1.工信部:客車專用車補貼方法適當調整 撥付方式改為事后清算
針對專項核查中暴露出的部分車型補貼標準過高、企業過度依賴補貼政策、享受補貼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性能偏低、部分車輛實際使用率偏低等問題,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在征求相關企業和第三方機構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方案。一是在保持2016-2020年補貼政策總體穩定的前提下,適當調整客車和專用車補貼方法,提高技術門檻,鼓勵技術進步,設置中央和地方補貼上限,防止出現地方配套補貼標準過高現象。二是改進補貼資金撥付方式,從2016年起,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資金由事前撥付改為事后清算,加強對各地資金申請報告審核和推廣情況核查。三是結合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情況,適當提高推薦目錄車型要求,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充分發揮補貼政策扶優扶強的導向作用。
2.寶馬I3/長安新奔奔EV等7款乘用車8款商用車進北京備案目錄
12月21日,北京市經信委發布了北京市示范應用純電動小客車產品備案信息(第11批)、北京市示范應用純電動客車產品備案信息(第5批)、北京市示范應用純電動專用車產品備案信息(第4批),共有7款純電動乘用車車型、5款純電動客車車型、3款純電動專用車車型入選。純電動乘用車車型有:寶馬I3、長安新奔奔EV(兩款)、北汽EX260、北汽新能源EC180、北汽EU260、北汽EX260。此外,北京市經信委還發布了北京市示范應用純電動小客車生產企業備案信息(第8批)、北京市示范應用純電動專用車生產企業備案信息(第4批)。進入備案目錄的企業分別有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汽(廣州)汽車有限公司、北汽(鎮江)汽車有限公司;北汽(廣州)汽車有限公司、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寶馬I3/長安新奔奔EV等7款乘用車8款商用車進北京備案目錄
3.比亞迪斬獲北京350輛電動公交車大單 總額2.94億
12月21日,記者從北京市通州區政府采購網獲悉,北京比亞迪模具有限公司中標北京市通州區區屬公交車清潔能源替換政府采購項目(電動公交車)采購項目,中標金額2.94億元。據了解,北京比亞迪模具有限公司為比亞迪在北京設立的子公司。本次通州區采購項目共含350輛電動公交車,其中8米直充式純電動公交車66輛, 10米直充式純電動公交車284輛。
4.深圳力爭2020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3%到5%
12月21日,2016第三屆中國新能源汽車總工技術峰會在廣東舉行。深圳市發改委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處長陸象楨在峰會上表示,2020年“十三五”結束以后,深圳力爭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到全社會汽車保有量的3%到5%,約12-15萬輛。與此同時,深圳還將加大充電設施基礎建設的規劃,實現全市充電設施公共服務半徑1.3公里,2020年全市累計建設各類充電樁接近20萬臺,其中,快充2萬臺,慢充17.5萬臺。
5.陽煤集團100臺純電動公交車即將投運
12月20日,記者從陽煤集團運輸部獲悉,陽煤集團購置的100臺純電動公交車已全部運抵我市,車檢上牌等完畢后將全部投運。目前,陽煤集團運輸部停車場內設置有電動公交車的專用充電樁。理論上,這批純電動公交車在連續充電2.5至3個小時后,能續航行駛200公里左右,行車壽命在5至6年。
6.浙江寧波:電動汽車充電樁嘗試大規模落戶小區
國網寧波市鄞州區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于20日為一新建居民小區安裝150個電動汽車的充電樁,這也是寧波電動汽車充電樁首次大規模落戶新小區,為充電設施試點建設和電動汽車普及應用提供了保障。此次這個小區新安裝的150個充電樁可24小時自助充電,用電總功率2000千瓦。每個停車位采用單獨裝表計量,小區單戶車主可以按具體車型的用電需求,到供電營業廳申請辦理。電動汽車充電樁將執行居民用電價格中的合表用戶電價,其中不滿1千伏用戶的高峰、低谷電價水平分別為每千瓦時0.588元、0.308元。
7.比亞迪中標意大利純電動大巴 贏得1000萬歐元訂單
比亞迪近日贏得了意大利首個純電動大巴招標項目,該項目由19臺12米大巴及相應的服務組成,總價值超過1000萬歐元(合約7200萬人民幣)。該車隊將于明年夏天開始服務皮埃蒙特大區的城市交通,路線覆蓋都靈和諾瓦拉在內的重要城市。
8.北京分時租賃車輛超兩千輛
昨天,北京市交通委運輸局和分時租賃企業相關負責人做客首都之窗介紹本市分時租賃情況。隨著重污染天氣的限行政策,分時租賃車輛出現訂單激增的情況,再次受到關注。據介紹,目前高科技、高校等“雙高區域”分時租賃業務較為火爆。北京市正制定分時租賃相關政策,將繼續增加分時租賃車輛網點,重點布局城六區和通州。北京市交通委運輸管理局汽車租賃管理處副調研員王剛介紹,全北京市目前的分時租賃網點已經發展到幾百個,投入分時租賃車輛超過2000多輛,分布區域相對集中。集中在北京市的東部地區和北部地區,包括望京、國貿、中關村等區域,北京的西邊和南邊還相對少。
9.中國香港首列無人駕駛地鐵開通
不僅僅是汽車,如今就連地鐵也在逐步進入無人駕駛時代。12月19日,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南港島線開通慶典儀式在香港南港島線海洋公園站舉行。據悉,作為中車乃至全國首個即將運營在國際最高技術要求的香港市場的全無人駕駛項目,該產品的成功研制對于中車開拓國內、國際無人駕駛地鐵車輛市場具有重要意義,為中車的城鐵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創造了有利條件。
10.京滬網約車細則正式落地 仍堅持京籍京牌、滬籍滬牌
12月21日,北京、上海網約車新政正式對外發布,均堅持京籍京牌、滬籍滬牌,對車輛要求略有放寬。車輛準入方面,北京網約車細則要求車輛需在北京市登記,滿足北京市公布實施的最新機動車排放標準,對車輛的排量、軸距也做了明確的規定。要求,5座三廂小客車排氣量不小于1.8L,車輛軸距不小于2650毫米,含新能源車;上海則要求網約車車輛軸距條件放寬為“達到2600毫米以上”,不再區分燃油車輛和新能源車輛。
11.英菲尼迪計劃推出首款電動汽車 目標中國市場
12月20日消息,日產汽車公司旗下豪華品牌英菲尼迪計劃推出其首款電動汽車,或選擇率先在中國上市。英菲尼迪目前在中國銷售9款車型,其中5款為SUV,4款為轎車。6款車是傳統汽油車,其余3款是混合動力車型。 英菲尼迪總裁羅蘭德·克魯格(Roland Krueger)上周在香港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考慮將中國作為英菲尼迪電動汽車的首發市場,我們內部一直在討論推出電動汽車的最佳時機。”
12.谷歌不再執著自造無人車 重新審視自動駕駛的商業化場景
12月21日消息,谷歌母公司Alphabet洛杉磯發布會于14日召開,宣布谷歌無人駕駛項目作為公司內部的獨立個體存在。這意味著,此前目隸屬于Google X 實驗室,代號Chauffeur的谷歌無人駕駛團隊從此成為歷史,一個名為“Waymo”的新部門走上臺前。與此同時,谷歌對無人車的項目方面進行了全面調整,不再執著于自造無人車,轉而與車廠合作,走共同開發路線。未來,我們恐怕將看不到“谷歌牌無人駕駛小轎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