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網中國現場報道
2021年9月3日-5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報社聯合主辦,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特別支持,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聯合協辦的第十七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以下簡稱泰達汽車論壇)在天津市濱海新區召開。本屆論壇圍繞“融合•創新•綠色”的年度主題,聚焦行業熱點話題展開研討。
在9月5日 “主題演講:邁向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的管理與實踐”中,博世底盤控制系統中國區市場與產品管理副總裁張連沖發表了題為“”的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主辦方,汽車界的同仁,以及媒體朋友大家早上好。我是博世底盤控制系統中國區張連沖,很榮幸有機會分享博世在智能底盤的解決方案,今天演講主題是智能底盤賦能汽車智能化發展。
什么是智能汽車,剛才已經有一些詳細的解釋,所謂智能汽車指的是能夠幫助人承擔一部分,或者全部駕駛功能的智能終端。這就需要智能汽車具備三大主要功能,第一就是環境感知和定位,這個主要是通過智能的外置傳感器,比如雷達、毫米波實現。
第二個是路徑規劃和行為決策,主要通過車載計算機系統實現。
第三個在執行需要智能底盤實現更加靈活、安全的車輛動態控制。
智能底盤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個是轉向控制、自動控制跟懸架控制,今天主要通過智能底盤自動系統展開講一下。在智能化浪潮下,汽車的電子電器架構正在經歷著演化和迭代,博世認為要以開放的心態擁抱變革,以靈活的方式滿足客戶需求。在汽車自動化發展過程當中吳院長提到我們更多需要考慮冗余的方案,以保障更加安全的駕駛。
在中國市場可以看到,越來越多一些技術的迭代,這就需要我們以用戶體驗為中心,打造一個閉環的用戶體驗。特別是解決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痛點,一會會講一下干貨。
最后在互聯化推動下,我們強調持續迭代升級,讓我們的汽車保持長久的可生長性。隨著智能汽車發展趨勢,汽車功能的多樣復雜,電子階梯架構不斷在變革之中逐漸從分布式控制到集成式控制的演進。電子電器架構的演變對于零部件供應商提出一個很大的挑戰,博世實際上致力于開發更靈活的底盤控制系統,在未來的電子電器架構中提供更靈活的解決方案,我們抱著開放的態度與客戶協同合作,共同賦能智能汽車發展。
右面是一個具體的案例,我們講的分布式的牽引力控制系統。眾所周知相比較燃油車,實際上電動車加速性能會非常好,因為低速扭矩大、加速快,這樣也同時帶來一種潛在的風險特點,要是濕滑路面容易打滑失控,就需要引入牽引力系統,傳統的牽引力控制整個控制系統包括信號的反饋這個路徑非常長,就很難體現出電動車所具有的優勢。這樣就引入一個分布式的牽引力控制系統。
創造性把驅動扭矩控制算法集成在電機控制器當中,這樣大大縮短了循環周期,大概范圍可以100毫米縮短到10毫米,最快的方式防止驅動輪大動態,導致車輛加速不穩定的風險,有了分布式牽引控制系統,讓駕駛員可以不再為車輪打滑而煩惱,起步加速表現更卓越,扭矩控制會更加的準確順滑,減少沖擊感。如果車上有的裝的差速器,可以減少損壞,車輛更順滑。
科技進步推動車輛自動化與智能化,車輛變得越來越智能,實際上吳院長都提到,越高級的自動駕駛實際上我們都需要準備備份方案,一旦系統出現單一失效實現功能控制。在這個過程中,駕駛的主體責任已經從駕駛員轉變到系統本身,對于這類自動駕駛場景必須有冗余設計方案。我們的汽車方案配備兩套獨立的執行器,當主控制器失效的時候,必須和冗余控制器進行接管,具備縱向穩定控制性能力。冗余控制系統對于電子電器架構提出一些具體的要求,具體來講就是吳所講的,除了我們剛才講的制動的兩個的,還要具備冗余管理系統,冗余通訊網絡,冗余的上層的控制單元,當然還需要冗余的必備傳感器信號。
在保障安全的同時,博世非常注重用戶體驗和反饋,就是提到閉環的用戶體驗。這是博世創新產品和技術的基石與源泉。在這里給大家舉一個實際做的案例,我們稱為博世的舒適制動功能。在城市路況,特別是擁堵城市路況,紅綠燈頻繁的時候,我們在頻繁油門跟剎車之間切換。當車輛停的瞬間,車身會有一個明顯的前傾,就是通常講的點頭現象,駕駛員特別是乘客會有暈眩感覺,特別不舒服。
博世舒適制動功能可以很好解決點頭不舒適的現象,通過系統精確軟件控制,可以在車輛平穩之前一瞬間平滑的卸掉一部分制動壓力。大大緩解車輛點頭,同時又能保障非常安全停下來。
相信大家看完視頻對我們舒適制動功能有所了解,暖心的設計可以更大程度提高用戶舒適和駕駛體驗。未來的軟件定義將成為汽車行業一個普遍的發展趨勢,在這樣大背景下,實際上軟件的更新優化迭代在將來可能會變成一種常規的操作。接下來以舒適制動功能為例,來給大家一下博世怎么實現持續的迭代。
作為一款增值的軟件功能,我們舒適制動功能集成在系統里面,為了實現車主在整個車輛的生命周期,也能體現最佳的用戶體驗,這個軟件實際上是需要迭代的,具體的方式方法就是說跟主機廠協同實現。主機廠通過車載傳輸設備把有關的車輛數據傳送到云端,通過云端進行一些脫敏,我們詳細分析,具體每一個客戶的駕駛習慣,一個需求,這樣有利于對于后期做優化和改善,并提升用戶體驗,保證車輛生命周期有一個最佳的性能表現。
最后進行一下總結,今天講的主要幾方面,更靈活的底盤制動系統為未來的電子電器架構提供解決方案。第二個冗余的自動系統為駕駛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第三互聯制動系統解決方案加速智能汽車開發。第四對于博世很重要,在保障安全的同時,基于用戶體驗的創新賦能未來的新出行。最后呼吁攜手同行,共創未來智能駕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