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網中國現場報道
2021年9月3日-5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報社聯合主辦,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特別支持,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聯合協辦的第十七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以下簡稱泰達汽車論壇)在天津市濱海新區召開。本屆論壇圍繞“融合•創新•綠色”的年度主題,聚焦行業熱點話題展開研討。
在9月4日“開幕大會:國家雙碳目標與汽車產業低碳、安全發展展望”中,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連茂君發表題為“堅持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勢不可當”的講話。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解振華主任、辛國斌副部長,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和大家相聚一堂,共同出席2021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共謀新時代汽車產業發展美好未來。在此我代表天津市委市政府和濱海新區區委區政府向本屆論壇表示衷心的祝賀,向各位領導、各位來賓的蒞臨表示誠摯的歡迎。
汽車產業是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也是天津乃至濱海新區的支柱產業。2020年天津汽車產量超過120萬輛,產值近2000億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發力度,認真研究市場,用好用活政策,開發適應各種需求的產品。
如今堅持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已成為全球的共識,以信息化技術促進產業變革的智能化時代正加速演進,以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為代表的產業轉型升級已勢不可當。下面我跟大家匯報四點感受。
第一,圍繞構建新格局,全力打造汽車產業生態。我們正全力構建全生命周期汽車產業鏈,在前端推動關鍵技術和產品取得新突破,在中端重點補齊車規級芯片,特別用好龍頭企業效應,關鍵零部件企業提升產業配套率,在后端創新拓展銷售平臺、金融保險、維修保養等服務模式,打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汽車生態圈。汽車作為全市十大重點產業鏈之一,由市長擔任鏈長,正在推動新能源汽車、車聯網、新能源三大鏈條固鏈、補鏈,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融合。
第二,圍繞雙碳目標,大力發展新能源。目前天津市已經集聚了一汽大眾、一汽豐田、長城汽車等整車制造企業,大眾變速器等電機制造企業,電裝電子、三星電池等動力研發企業,特別是鋰電子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前十,氫產業位居全國前十。大力推動智能網聯技術和新能源技術協同創新,圍繞輕量化、長壽命電池產業化、市場化應用實現突破。到2025年力爭全市汽車產能達到20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超過30萬輛。
第三,圍繞國家新型城市基礎設施試點城市建設,全力打造新基建。新區已經獲批國家新基建城市,我們正按照1+1+3+N新型智慧城市構架,加快數據新基建和網絡新基建的布局,5G網絡實現區域全覆蓋,加快打造萬物互聯感知城市,促進智能網聯汽車和城市大腦協同,實現智能網聯汽車車載單元、路側單元、蜂窩網絡、云平臺和道路交通的融合應用,打造新一代智慧交通管控體系,加快新能源基礎設施布局。到2025年全區充電樁將達到6000部,建成日供氫能量1000公斤以上的加氫站12座,新建改造一批加油、充電、加氣、加氫四位一體綜合服務站。
第四,圍繞智慧城市建設,大力提供應用場景和服務。目前已經打造了中新生態城、智能公交線路和天津港全球首個全自動集裝箱碼頭等無人駕駛試驗場景,全力建設我們臨港片區新能源生產制造基地。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天津市出臺了新能源汽車和氫能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我們也涉獵了專項產業發展基金,建立無人駕駛公路試驗審批綠色通道,對新能源車輛免于限行,為行業發展創造優質環境。
我們在世界智能大會、夏季達沃斯論壇等重大活動中,充分展示使用新能源車和無人駕駛技術,我們爭取到2022年推廣使用物流車、叉車、公交車等氫能源燃料電池車超過1000輛。本屆論壇以融合創新綠色為主題,致力于適應政策、經濟和產業發展新形勢,也必將為推動汽車高質量發展拓寬思路、會聚共識。希望在座各位積極為天津市汽車產業發展把脈問診、建言獻策,也希望加入天津市新能源車、網聯車和智能車發展行列,我們一如既往開展開放合作理念,與大家一起共贏發展,共創未來。
最后預祝論壇圓滿成功,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