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混合投注500网最新消息/足球胜负彩500足彩网天气预报/西班牙黄金一代/湖人几个总冠军

歡迎光臨車網世界!

微信 | 微博 車網中國公眾號二維碼

當前位置:首頁 > 車頭條 > 汽車新聞 > 返回

【智庫視點】王都:發展新能源 構建新體系

發布日期:2021-09-03 21:40  來源:會議  作者:車網中國 方方   瀏覽次數:3993

車網中國現場報道
2021年9月3日-5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報社聯合主辦,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特別支持,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聯合協辦的第十七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以下簡稱泰達汽車論壇)在天津市濱海新區召開。本屆論壇圍繞“融合•創新•綠色”的年度主題,聚焦行業熱點話題展開研討。

在9月3日 “智庫視點:汽車產業品牌向上發展形勢及實施路徑”中,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王都發表了題為“發展新能源 構建新體系”的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我演講主要是這三個主題。第一個,我們先拿一個帽子壓一下,就是習總書記在去年講的話,為什么把這個話寫下來請大家看呢?因為這是中國領導人從第一代到現在第一次講到流通體系應該在經濟當中發揮什么作用——基礎性的作用。這個作用是以前從來沒有由最高領導人講過的,而且它是一個戰略。同時,它要在這里面推動高質量發展。

這里面的話我認為都對我們的流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真正指明了“雙循環”需要的方向,其實我們的生產不管怎么滿足消費者需求,生產的能力都已經極強了,或者叫過剩了。而消費者需求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滿足呢?大家都是消費者,你的需求得到了真正的滿足嗎?剛才辛社長講了很多。怎么滿足?是需要中間環節的,這就是流通的作用。至于流通怎么做?下面再跟大家分享一些內容。

說了這么多年,一定是要建立高效現代化的流通體系,它的這個點到底在哪?其實由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這個點出現了。可能是跟新能源汽車“四化”也好,“五化”也好,有一個極其密切的關系。首先我們要轉變思想,以前大家的思想可能對生產過度重視了,對流通比較輕視。在這么多產業里,汽車產業實際上是市場化最差的。很多年前,我們的很多企業都是由流通掌握了渠道就掌握了市場,但是咱們汽車是掌握了產品就掌握了市場,這個已經不太適應現在的情況了。思想轉變是第一位的。

第二,應該形成全國統一的大市場。這話聽起來虛,事實上大家看,這幾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就會發現有很多彎路,很多不必要的成本是花在市場能力不統一上。你看比亞迪,在全國蓋了多少合資企業?為什么,都是應地方政府的要求,你不在這兒做就怎么怎么樣,把市場分割了,當然地方政府有它的關切,但是作為全國,從中央政府層面一定要有統一的要求,因為很快就會看到下一步新一輪政府的支持補貼又要來了。怎么做?不應該再走原來的彎路和老路,要形成全國統一的市場。

第三,應該加強金融產品的供給、創新。我們大體知道,中國新車產銷量已經全球第一,但事實上就汽車的銷售來講,咱們還遠遠低于美國。我講的是汽車的銷售,美國全年會有5000多萬的汽車交易,而它只有3.4億人口,而中國現在有14億人口,咱們汽車交易量,新車加舊車不到4000萬,還是遠遠低于美國的。這里面有個什么原因呢?非常重要的是購車門檻比國內低得多,比如說美國的融資租賃好的時候占到60%,現在50%以上。融資租賃在國內非常少,這些金融創新可能會給整個市場帶來更多的活力,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的時代。

第四,既然要把流通做好,一定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這其實是老生常談,但是七八年來咱們的政府確實職能進行很多轉變,確實做了很多把市場做得更開放、公平的事情,所以還是要提出這一點,就是要發揮市場的絕對性作用,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注重法治化。現在流通領域還是太缺少法規、法治,有了法治保障,很多問題才能妥善解決。

第二個方面,我講講新能源汽車的事情,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給產業帶來了什么?這兩天最新的數據,到8月份新能源汽車零售已經達到了145萬輛以上,同比增長208%,基本上比這個數據要稍微小了一點,也還是200%以上的增長。燃油車,乘用車的數據大概是2位數的降低,同比13%的降低,這個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這個一上一下導致現在出現一個很大的分歧,對燃油車的替代效應非常強。我有一個觀點,我覺得可能燃油車的最高峰已經過了,我說的是乘用車, 2017年的好日子可能以后燃油車再也達不到2400多萬輛,有可能是這樣。我們應該懷念一下當年美好的日子,造的車基本上都賣出去的日子。但是新能源汽車的增長會很快。年初的時候,我們預計600萬輛,當時做一個訪談,央視問我600萬輛能不能達到,我當時說2025年可以達到。現在來看根本用不了2025年。現在應該是預期新能源汽車什么時候到千萬時代。一年前可能大家覺得癡人說夢,五六年以后是不是能達到千萬時代?到時候在市場里就會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新能源汽車汽車的突飛猛進導致了流通體系的變化。為什么這樣講?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改革開放以后40年里,汽車的流通有一個漸進的過程,最早是計劃經濟,汽車是統配的物資,后來逐漸變成了雙軌制,有一部分多余出來的車可以拿出來賣了,當時買車的也絕大多數都是企業,而不是個人。雙軌制逐漸形成,最后主機廠當時的模式叫直營,大家聽到這個詞是不是很熟悉?最近又出現了。做完直營之后,主機廠發現產品太多了,之后做聯營,下面之后又做了一種銷售模式,最近又出現了叫代理制。做完了代理制,代理制又不太行了,才在1998年出現了授權模式,就是現在講的4S店的模式。這是當時歷史的選擇。現在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又回來了,又是直營了,又是代理了。

那么誰能長期在這個過程中勝出呢?是直營代理還是授權?我們覺得這個事情要長期地看,別說兩萬五千里,就說長跑吧,現在所有的模式都是剛剛開始在起跑線上準備跑或者是剛剛開始起跑。誰能勝出?我們認為主要有兩點:一是長期的效率,誰的效率更高。二是長期來看消費者的滿意度高,我說的是長期,最起碼得按5年、10年,只有在這個情況下,我們才能知道消費者到底要的是什么。只有消費者的投票權,才是企業生存的權利。這一點我覺得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最近商務部給了我們一個課題,我們也在做這方面的研究,希望聽到大家的真知灼見。

第三個方面,我想講一講協會做一些什么事?一是配合政府,二是怎么把這個行業做得稍微好一點。我們認為現在汽車市場還有很大潛力,消費者期望能夠有一個美好的生活,汽車是必需品,有了錢一定要買車。這是我們的基本判斷。我們一直在呼吁汽車領域有一個放管服的相關政策,主要就是把二手車的流通領域中的堵點和痛點解決掉。我們認為二手車的流通如果不通暢,那么新車的流通也會受影響,包括原來經常講的“三座大山”,一是二手車的稅收,二是不允許二手車在全國流通,三是商品屬性,沒有形成大規模的流通,這也是一個大的問題。這幾點現在都在逐步得到解決,這對整個汽車行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工作。

第二條建議,我們建議有條件取消限購、限行。限購最主要的問題一個是環境污染,現在新能源汽車在使用過程中已經沒有什么污染。第二是擁堵,如果不解決擁堵問題,要說不限購是個悖論。擁堵問題如果要解決,就應該要求汽車的使用者誰使用誰付費,占用社會資源就應該付費。如果放開限購大概可以增加汽車銷量占到10%。如果汽車銷量增長10%,GDP能增長0.6-0.7個百分點,如果持續5年,對推動GDP的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受影響的其實只是極少數人,用收費的方式可以解決,現在技術已不是難事了。

第三條建議,適當放開改裝車,營造新的業態。現在的需求千差萬別,汽車的生產不管是前端還是后端,對改裝還有很多的限制,從政策法規上有一些限制,當然我們的標準也不夠完善。什么車能改、怎么改,這需要社會共同努力,我們要制定好標準,改得合法合規,這樣可以促進市場的發展。我們統計過,美國光是4S店的改裝,每年的銷售額就達到400億美金以上,合2000多億人民幣。咱們現在幾乎是很少的,可以忽略不計,都是不到百億級的,這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個建議,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新能源汽車迅猛發展。現在的充電樁、換電站這些基礎設施遠遠落后于現在的需要。我們建議基礎設施建設應該是由政府在城市規劃當中進行事先包括補充的規劃,把充電樁作為城市基礎設施來建立,而不是各自建立很多樁,總而言之應該作為公共資源由政府來承擔,這樣才能布局合理。關鍵是布局合理,只有政府才能做到,作為一個企業或者幾個企業是很難做到的。

第五個建議,適當調整稅收政策,促進汽車消費。現在政府一直在探討,一個是消費稅,一個是購置稅。消費稅都是在生產環節征收,大家對主機廠趨之若鶩,但是對賣車設置很多障礙。如果消費稅調整之后,地方政府也會得到一部分,對于改善當地的交通設施等方面都會有好處。另外一個建議,購置稅也是一樣,現在基本上是交通部在弄,基本上不設置到城市道路的維護包括使用。我舉個例子,如果買了一輛車從來不出北京五環,那交的一分沒用到,那為什么交這個稅呢?所以我認為購置稅也要適當給到城市交通關系,而不是現在全部用在交通部門。現在給立法機構提出了這樣的建議,也得到了他們比較積極的回應。

我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里,謝謝大家! 

上一篇:【智庫視點】柳燕:凝聚向上力量,讓世界看見中國汽車

下一篇:【智庫視點】辛寧:汽車品牌向上的產業變革與市場機遇

熱門文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招賢納士 隱私政策 車網歷程

Copyright?2004-2030 車網世界版權所有 京ICP證040347號-1 技術支持: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