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1-08-02 19:13 來源:Vehicle 作者:Pirate Jack 瀏覽次數:2906
本文由Vehicle授權發布,作者:Pirate Jack
車網中國 全文轉發
關于大眾2030戰略的發布就有不少媒體,目前已經有很多不錯的解讀了,本文將從宏觀出發點出落地的細節,希望凸顯重點給汽車產業管理咨詢投資人員提供戰略和方向信息,落地細節給一線人員一些工作思路。
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享:
關于戰略目標以及達成路徑
關于平臺架構
關于軟件定義汽車
關于電氣化
關于移動出行
1戰略目標以及達成路徑
在開始分享之前,我們看看大眾2030戰略的核心,戰略的核心對于股東們來講就是回報和利潤。顯然New Auto預示了利潤不單單是來自于傳統車輛的售賣。
通過發布信息可知,大眾集團未來利潤的板塊,分為三大塊,第一是傳統燃油車顯然是降低的,第二是電動車,是快速增長的到了2030年是和燃油車相當,第三塊是軟件,是伴隨電動車業務快速增長,到2030年超過整體業務的1/5,達燃油車或者電動車利潤的1/2。
實現以上利潤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對于燃油車,由于燃油車需求減少,更加嚴苛的排放,更不利于的稅收政策,所以通過減少燃油車的復雜度到2030年在歐洲減少60%的車型,第二代MQB最小化額外的結構投資,利用現有工廠綁定多品牌燃油車生產。來實現利潤的維持。
對于電動汽車,通過集團內部平臺的共用協同作用減少研發投資,通過全生命周期和標準化的電池達到電池成本的減少,通過平臺的規模化以及多品牌的生產策略達到成本的節約。
對于軟件方面,通過數字化大數據,自動駕駛,移動出行業務等實現利潤的增長。
2關于平臺架構
平臺架構狂魔最終目標是只有一種架構SSP(Scalable Systems Platform),可拓展性系統平臺他不但包括物理架構也包括了電子電器架構。
但顯然SSP 并非是一個平臺而是一種架構(區別平臺和架構點擊我們專題了解#整車平臺架構以及模塊化),他是包括了相同結合接口的眾多模塊集合,通過下圖可以看到,電子電器架構,自動駕駛,電池系統,動力傳動等等高價值的模塊是固定的,但顯然模塊的變種量是少的,例如電池大眾計劃從現在22種變種到SSP只有8種,通過他們組合稱成不同的SSP 例如SSP1,SSP2等等 來適配不同的品牌和產品以達到最大化的產品差異性。
第一個SSP的車型將會是2025年奧迪的Artermis 項目,他會奠定SSP的主要模塊,接下來在2026年通過大眾的Trinity項目來實現SSP 的大批量化。大眾宣稱他們計劃在SSP平臺下生產4千萬輛汽車。
下面是大眾Trinity項目的客戶為中心的研發思路宣言,主要集中在大眾的客戶體驗儀表,通過下圖可以猜一猜,電子體驗,自動駕駛,語音識別(這個和我們之前文章一致-汽車AI智能語音101及其供應鏈),環保自然,舒適駕乘。更重要的是一種硬件實現Service on demand,就是以后你需要用哪種功能你就直接在線購買開通。
3關于軟件定義汽車
大眾集團將其軟件業務交付給集團內部CARIAD,具體技術細節可以點擊大眾MEB 電子電器架構 了解。
大眾宣稱其CARIAD組織遍布全球,美國主要和微軟合作進行大眾汽車云的開發服務,歐洲不用說其總部負責整體。 中國主要研究移動出行業務以及相關應用,中國一直處于大市場的應用前端,所以研究應用是最好不過的地方,但至于基礎創新研發還是有不少的路要走。
大眾電氣架構分E3 1.1首先應用在MEB(了解大眾汽車電動汽車MEB平臺(當前ID家族來自于整個平臺))上面,E3 1.2會應用在的PPE (了解Audi奧迪的 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平臺架構詳解點擊).到2025年SSP架構(從大眾accelerate strategy 以及未來汽車平臺SSP看汽車未來)開始電氣架構開始統一使用E3 2.0 。
電氣架構E3 1.1 主要亮點是支持OTA升級,移動設備做為鑰匙,One.Shop(基于云的服務平臺的電子商務組件)。
電氣架構E3 1.2的娛樂系統將會引入安卓系統同時和第三方的APP應用商店。
電氣架構E3 2.0的主要亮點是VW.OS也就是大眾系統,VW.AC也就是大眾汽車云,可以支持自動駕駛L3,L4以及娛樂相關體驗,自動充電等等。對于操作系統我們之前文章汽車操作系統概覽 101有介紹大眾應該也是基于現有操作系統進行定制。對于網絡云服務主要是針對大數據,人工智能學習和部署相關例如我們之前文章汽車AI智能語音101及其供應鏈有介紹。
計劃2030年60%的軟件是內部開發,而這些軟件主要集中在,AI 人工智能,大數據,保密以及安全方面
打造軟件生態系統,在客戶品牌以及消費者,開發者直接打造軟件生態系統,來滿足個性化的客戶需求。
大眾計劃他的CARIAD軟件定義汽車模式,從2020到2023年都是投資期,只有到2025年從E3 2.0平臺下開啟了service on demand模式開始實現盈利。
4關于電氣化
電氣化對于大眾包含以下四個方面:電芯以及系統,充電以及能量,動力模塊化,第三方商業平臺。其中大部分在我們之前文章-大眾電池系統解決方案以及未來趨勢提到。
首先電芯以及系統-標準化,2030年80%采用統一的電芯,同時通過對電池的全供應鏈以及整個生命周期進行管控實現去復雜化和減少成本。
材料從入門的磷酸鐵鋰,到走量的高錳三元鋰,最后在高端車型上使用高鎳三元鋰。
同時采用柱狀電芯直接到電池包,直接到車輛,干式鍍膜,硅陽極(理論上硅陽極理論上能產生比傳統石墨陽極高10倍的能量)等技術不斷提高電池容量。
標準化電芯可以適應固態
大眾算賬精明,電芯80%的成本來自于礦產以及化學生產,所以要掌握完整的供應鏈,那么對于原材料的管控必然重要。
所以大眾對于電池的生產采用買買買,合合合的策略,所以大眾要自己掌控電池供應商,所以入股NORTHVOLT,與國軒高科合作在歐洲建立三家電池廠。
充電設施保障,主要采取合資控股方式。
北美eletrify america 美國通電:是大眾投資的公司具體看我們之前文章-充電設施-電動汽車第二戰場
中國開邁斯CAMS:一汽集團、江淮集團、星星充電成立的CAMS開邁斯充電科技公司
歐洲,Elli,屬于大眾旗下品牌,還有BP,IONITY,ENEL,IBERDROLA。
到2025年美國高性能充電樁現有10000個,歐洲18000個,中國17000個。
大眾公司打了個很有意思的感情牌,他說在德國每年將近6500Gwh的電由于沒有存儲電力的設備導致浪費,這些電能讓270萬電動車行駛一年。所以未來大眾將基于物聯網技術把這些能量和電動汽車串聯起來,從而實現環保。
說實話有點意思,符合上市公司,既要賺錢也要賺聲譽的特征。
5關于移動出行業務
大眾把移動出行業務分成四大部分:自動駕駛系統,整合到自動駕駛汽車,編隊組成共享汽車,出行服務平臺。四個方向共享出行的自動駕駛將和ARGO合作,整合到大眾的汽車,和MOIA合作共享汽車以及服務平臺。
大眾認為私人車輛的自動駕駛和共享出行自動駕駛的技術路線不一樣,共享出行車輛需要全方面的相同偵測范圍傳感器覆蓋,而私人駕駛車輛更專注于前方道路。所以這里大眾覺得共享出行車輛自動駕駛需要的技術投資更復雜,這也和我們之前提到的大眾可能在私人車輛上采用視覺主導方案,而對于共享出行車輛采用雷達視覺多重方案。
對于出行服務平臺采用一個app 實現,租車,共用車,或者長途巴士。可以說增強版滴滴。
6Vehicle總結
總體上大眾的戰略是非常強悍的,由于平臺架構做得好,所以在“四化”的過程中是有良好的基礎;軟件定義汽車,把自動駕駛以及人工智能語音等設定為系統工具,再和微軟合作設立汽車云,再把未來系統應用開放給第三方開發者,都非常強烈的符合未來方向。對于電氣化大眾一針見血看出電池本質上是資源,所以采取和資源方合作全供應鏈管理電池資源,對于移動出行其實本質上運營模式就是滴滴模式不過再依托大眾汽車載體。所以vehicle覺得大眾戰略就是電動汽車的未來。
但國內不少人覺得大眾目前的ID系列在國內賣得并不好,所以很多人稱大眾戰略上的強人,戰術上的瘸子。這句話也對有戰略還需要細節的戰術配合,但戰略不是一時見效,戰略是長遠底層的,是決勝的核心因素,縱觀中國汽車市場1.0自主開發時代的奇瑞,2.0山寨時代的陸風,眾泰,江淮乘用車哪家不是短時間的輝煌勝利,但由于缺少長遠的品牌定位以及戰略無不是只風靡一時,現在3.0 電動車時代大家都打著自動駕駛,智能化蜂擁而上,現在或許看起來如日中天但其實危機四伏,可持續性有待考驗,所以希望借用大眾的戰略給大家一些思考。
由iDigital China、品匯汽車和汽車信息網主辦的第...
第八屆ADMIC汽車數字化&營銷創新峰會已于2025年3月2...
車網世界報道: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
車網世界報道: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
車網世界報道: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