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網中國報道
2021年6月17日-19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第11屆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嘉定舉辦。站在新五年起點上,本屆論壇以“新起點 新戰略 新格局——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設置“1場閉門峰會+1個大會論壇+2個中外論壇+12個主題論壇”,全面集聚政府主管領導、全球汽車企業領袖、汽車行業精英,共商汽車強國大計,落實國家提出的“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要求,助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其中,在6月19日上午舉辦的主題論壇“智能座艙創新技術論壇”上,ANSYS Inc.聲學專家李彥昊發表了主題演講。以下內容為現場演講實錄:
大家好!
接下來我從另外一個角度給大家講講ANSYS在智能座艙,特別是聲音交互方面希望提供的方案。
跟大家切換一下思路,剛剛在現場聽了很多前面專家老師介紹的東西,更多會是介紹語音交互相關,講的是如何有虛擬機器人智能的和駕駛員、乘客做交互的工作。我不是更多講語音問題,而是更多關注聲音問題。如何在駕艙里以合適的時機提供合適的聲音,并且聲音是讓駕駛員、乘客感到舒服的,講一下ANSYS的理解和工作。
很多人講到“車的聲音”,第一反應是噪音,聽到發動機的聲音、胎噪、路噪、主動降噪等。噪音只是聲音中的一部分而已,聲音是由很多部分組成的,大家買車的時候老喜歡開車車門,覺得“pong”一聲聲音很有質感,覺得車值50萬,那個車一聽就是個五菱。
還有很多聲音要滿足法規的要求,比如現在大家熟知的電動車需要做低速行人提示,這樣的聲音是為了給周圍的行人提供提示。
還有功能性的要求,很多聲音和功能相關,在點擊屏幕的時候會有聲音的反饋,或者在交互過程中會有語音聲音,提供功能作用。
還有重要的作用聲音會提供幫助你知道我的設備是不是正常運營,很多東西在生產、運行過程中聽到了異響,或者在生產線上通過排查聲音,可以知道東西是不是正常運作。聲音有很多維度,很多聲音是必須存在的,而不是需要抹掉的。
聲音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不僅僅是語音這一部分,而是更多節,很多是一段旋律,很多是一些聲音,會給汽車品牌、汽車體驗提供很多很好的價值。
有一個有趣的萬事達的例子,大家或多或少手邊都有萬事達的信用卡,萬事達花了很大一筆錢給自己的信用卡做了一段音樂,叫So
nic Brand,所謂的品牌音效。無論打客服,甚至在餐廳場景刷信用卡的時候會有一段很短的旋律,和品牌做關聯,讓你一下子感覺到這就是品牌帶來的聲音。
就像為什么大家想到全家就會想到每次到門口聽到的音樂。有時候聲音會給品牌帶來意想不到的價值和關聯,都希望給自己的品牌、車創造這段聲音,是提高品牌認知度、提升銷量,都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隨著電動車市場的不斷發展,電動車特殊的點在于電動車非常安靜,會給我們創造交互聲音提供更多的空間。
一、EV電動車市場的發展趨勢與全新挑戰
五年前特斯拉一直說自己的車非常安靜,我們是以安靜駕艙作為主打品牌。但是現在會發現為什么不一樣了。
從福特的電野馬開始,到保時捷的Taycan,到梅賽德斯奔馳的EQS,都發出了“主動發聲”,在駕駛員的駕駛過程中踩油門踏板會有駕駛聲浪,讓駕駛越來越有交互感。
漸漸認識到不是希望沒有聲音安靜的座艙,而是希望給乘客帶來更多交互式的體驗,更多駕駛的樂趣,這是對車內聲音的新認知和新理解。
交互式聲音首先服務駕駛員,會給駕駛員提供各種各樣功能交互的聲音,除了智能語音以外的其他聲音,比如說功能提示、電量提示,場景觸發下的音樂旋律提示,比如說迎賓、上下電,疲勞提醒、盲區提示。不僅僅聲音好聽,還會有方位的指向性,幫助你更好地提供智能產品。
同時還會識別到場景在不同駕駛環境下給乘客提供不同的聲音,還有給行人提供聲音,不僅僅是低速行人提示,還會提示有車進來。原來只是開門的聲音,現在變成了關聯聲音。
ANSYS把這些服務于不同乘客的聲音大致分為五個維度。
(1)車內氛圍音。更多是旋律的聲音,是在不同時刻開門進入車的時候一段迎賓的聲音,可以是在做某些操作時配合車內交互動作出現的啟動或停止聲音。
(2)ADAS駕駛輔助聲音。盲區檢測,行人提示,不僅僅是提示音,會配合智能識別,會有方位感,車內有很多揚聲器,可以通過控制多個揚聲器的方式,讓你知道提示在哪里,駕駛員會首先關注提示的區域。
(3)人機交互聲音。
(4)SAF駕駛反饋聲。
(5)電動車低速行人提示。
在低速的時候給行人的提示音,會隨著車速有變化。其次是主動聲浪,配合駕駛員的駕駛習慣,在駕駛的時候希望帶來怎么樣的樂趣,在高速上/堵車的時候踩油門觸發的不同聲音。如何做到不給乘客提供煩惱。不僅僅是模擬跑車的發動機聲音復制給他聽而已,而是希望在智能化的環境設計一些有未來感的,并且根據駕駛有反饋的聲音。
二、汽車座艙的全方位聲音交互設計方案
如何根據用戶的需求設計這五方面的聲音?講講ANSYS是如何做的。
做聲音設計首先需要考慮很多維度,包括要做什么樣的聲音,要滿足哪些需求,不同目標客戶到底是什么樣的客戶,車型是一款跑車還是一款舒適型家用車,車的安全性,提供新的聲音是否滿足原來的功能需求,相關車內車機硬件是否能支持做聲音,等等都需要做一系列的綜合考慮。
為了綜合考慮這些東西,大致把聲音設計流程做設計:
(1)定義做什么樣的聲音。會把各個部門拉到一起,大家討論到底要做怎樣的聲音,面對怎樣的客戶,做什么樣的品牌形象,定義車的聲音大致氛圍是什么樣的,是科技感、舒適感還是傳統中國風的。
(2)引入聲音設計工程師幫助我們設計聲音,設計剛剛說的五個維度不同的聲音,根據不同的情況設計聲音片段和聲音元素。
(3)對聲音做主觀評價,內部把不同部門的工程師拉到一塊兒來做,同時篩選目標客戶群體一起參與工作做主觀評價。
(4)把評價反饋給聲音設計師,不斷迭代,把聲音改到目標需求。
(5)做更實際的體驗,有可能是在虛擬座艙中,根據虛擬座艙中的駕駛環境觸發不同場景的聲音,體驗聲音是不是符合交互的感覺,是不是能給駕駛員帶來更好的駕駛體驗。
(6)實車體驗,連接車上的車機,根據車內實時信號觸發不同聲音,調試聲音,知道聲音是不是能在不同場景進行觸發,并且帶來真實體驗,而不是讓人聽起來不舒服。
(7)整車集成,通過硬件、實際實施方式集成到車機里,給最終用戶帶來很好的聲音體驗。
基于此環節做了完整的創作,從一個創意的點子到最終的集成。這中間會牽涉到各個部門,需要好的工具提供管理,ANSYS團隊希望通過技術工具幫助用戶很好地統籌聲音,讓聲音和諧地在車內提供環境。而不是說我的提示音是“bingbing”的聲音,交互的聲音是古風旋律感的,聽起來座艙里非常不和諧,甚至聲音是不舒適的,帶來不好的體驗。
我們有相應的工具——ASDfor ,幫助客戶基于虛擬駕艙、實車很好地連調整一聲音。通過一款即插即用的軟件,在車內完整地加載不同的設計方案,并且對每個設計五個功能做很好的調整,可以調整聲音如何觸發,可以調整聲音在空間中是怎么聽起來的,甚至可以調整每個聲音和駕駛員的習慣是如何做配合的。
看一下在一臺安靜的特斯拉上如何讓聲音變得不安靜。
(播放視頻)
這是原車狀態,現在觸發了實時的主動聲浪,你會發現駕艙體驗完全是不一樣的,一下子有了自己在開宇宙飛船的感覺。
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定義你覺得你希望給客戶帶來什么樣的交互聲音,跟駕駛相關的,在什么時刻會有這樣的聲音,也可以定義聲音風格,甚至可以引入客戶,讓他定義他需要聽到怎么樣的交互式生意。
還有很多其他維度做工作,包括了剛剛提到的五個維度的聲音,包括進入車輛時的迎賓聲音。比如說上電聽到怎樣的聲音,現在車內交互更多,還會有視覺交互,配合起來讓乘客體會到聲音和畫面更同步的體驗,會讓你感覺座艙更好。還有一些安全帶提示,這些聲音更短一些,比如說轉向的聲音,不僅僅是傳統的繼電器的聲音,而是可以設計不一樣的聲音聽轉向。或者是盲區檢測,這個聲音更多會根據觸發場景告訴你的盲區需要提示的位置在哪邊,在車內通過車門多個揚聲器調整聲音的方位。還有AVAS的提示音。
基于各個維度的聲音,ANSYS希望讓聲音和諧在一起。剛剛聽的幾個聲音,特別是安全帶的聲音和前面的迎賓并不是一個風格,聽起來就不是很和諧。
一方面希望設計聲音的時候考慮駕駛員的行為,做很好的交互。另一方面考慮到各聲音維度在車內如何和諧地發揮各自的作用,不僅僅是實現功能,更希望聲音能夠提供更智能的功能、更多的場景觸發,并且聲音是和諧一致的,這是我們希望做的。
最后看一下ANSYS希望帶來的解決方案。
以上是我今天想給大家做的快速分享,我沒有講很多技術方面的內容,更多想讓大家知道帶來新的概念,這和大家前面講的語音不一樣,更關注聲音本身。如何創造聲音,給駕駛員、座艙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在駕駛過程中帶來更多樂趣,這是ANSYS希望通過一款工具給大家帶來的。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