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09-01 23:14 來源:車網世界 作者:方方 瀏覽次數:1350
車網世界報道:
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報社共同主辦,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特別支持,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聯合協辦的第二十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以下簡稱“泰達汽車論壇”)于2024年8月29日至9月1日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辦。本屆論壇以“風雨同舟二十載 攜手并肩向未來”為年度主題,邀請重磅嘉賓展開深入研討。
在9月1日“節能與新能源方向專題分論壇一:20年積淀變革,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的未來之路”中,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楊曉發表題為 “氫發動機工作介紹”的演講。
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楊曉
以下為演講實錄:
我今天做的主題發言叫氫內燃機的研發。
大家都知道能源安全,還有油耗排放法規的意義在研,我們要尋找一種零碳的發動機,舉一個例子說像氫燃料作為零碳的,應該是降碳的最佳目標,我們再看一下氫氣的特性,氫氣與天然氣、汽油等相比具有能量密度高,可燃界限寬,燃燒速度快的特點,大家可以看到氫氣層流火焰的傳播速度為230cm/s,與天然氣和汽油相比大約是他們的6倍,我們再看看氫氣的特性,大家可以看到,氫燃料低熱值蠻高,還有可燃范圍大,還有能量是0.02毫焦,然后在空氣擴散系數以及排放和空燃比都蠻好的。
我們再看一下,氫內燃機它燃燒跟傳統的燃燒幾乎是一樣的。這個我們在開發燃氫的發動機的時候有一些缺點,比如說容易早氧、爆震還有回火,另外再有一個就是進氣系統匹配難度比較大,但是可以通過增壓跟直噴來解決。
它的優勢很明顯,我們可以看到成本很低,跟傳統的發動機相比只高15%,再有氫燃料不需要熱機和冷啟動,有很好的穩定性,另外氫氣的儲存系統基本上跟燃料電機一樣,幾乎無需重新開發。
它和汽油機相比有什么優勢,可以看到這一塊和汽油相比它是有什么優勢,從單位質量發電量來看,每公斤氫氣跟汽油相比可以看到氫氣的發電量是汽油的3.86倍,再看到單位體積里,通過這一系列的換算,可以看到每升油發3度電左右,但是每升氫氣發出1.37度左右,這里面主要是基于這個層面儲氫罐70兆帕以下的。
我們看一下實例,我們研發氫發動機有三次迭代,92除以72大概是1.27左右,這對于新開發的發動機來說是屬于高效率的,它整個的性能是實現80KW,從2000轉以后可以做到170N˙m,這對乘用車來說是挺好的,再看看增壓器比我們還有優化的空間。
我們看一下這個熱效率,大致可以看到這里面最高點做到了45%,占到整個面積的70%。
再看一下這個AI50那一塊,基本上都是在10度左右,這一塊也蠻好的。
我們這個發動機,排放的那一塊,只是在低壓的高浮和高速的高浮那一塊不太好,基本上可以做到零排放,然后我們看一個AI50,在100N˙m,基本上就是在10度以內,在整個圖是在20度以內,燃燒效率是蠻高的,再有一個我可以再看一下,燃燒持續期,基本上很大一塊都是在30以內,局部是35,燃燒速度是蠻快的,我們可以看一下說保壓那一塊基本上在100以內。然后這一塊不好,剩下的都很好,所以這個地方是蠻不錯的。
我們再看一下空壓比,底下這一塊如果我們用于增程也是很不錯,這個就是AI50那一塊,我們可以看到像這一段特別優秀,像大幅那一塊還可以優化但是也可以用了,再看看這個燃燒的持續期,這一塊我們看到黃色這一塊可以用,綠色的這一塊就是特別優秀的。像這一塊不太好,我們再看一下保壓基本上在100以下,現在內燃機的靠近就比較容易實現了。
另外再看一下燃燒的穩定性,COV是燃燒穩定性的縮寫,在3500轉以內這個東西都是很優秀的。這一塊是增壓器的比配是需要繼續改進,然后也有優化的空間,排溫的那一塊偏低一點,作為增壓的發動機這個溫度再提升50度到100度這個性能就更加優秀了,像排溫低也有一個優點不容易形成一個氮氧化物。
我們舉例子這個發動機確實看得很清楚,最高熱效率45.04%,40%熱效率以上區域的占比是70.8%。
現在我們再回到前面的,整個發動機和汽油機相比,燃氫的有什么優勢。
我們都知道燃氫,從氫氣那一塊的開發還是有挑戰的,但是據說博士已經解決掉了,所以這一塊做好這個東西,別的都是應該說比較小的問題,然后像我們做這個燃氫發動機,用的好的噴氫器以后,從內燃機的角度來說以后在通用,你做個幾百小時還是很輕松的就實現了。所以我們說燃氫的開發,還蠻輕松的,總結三點。
第一燃氫是有基礎,第二燃氫做的增程器未來挺好。還有就是我們雖然看到有些難點,這就是我們整個中國內燃機要一起抱團取暖的機會。
所以也歡迎各位到廣汽集團跟我們一起進行技術交流和攻關。雖然有難點,但是我們也堅持做燃氫增程,在這一塊尋找低成本、高性價比的動力總成。
這是開發燃氫的方法,你看燃氫發動機它有一部分是內燃機,有一部分是燃料電池,所以這就是昨天我們在大會場看到創新跟融合,所以創新融合就是助力新能源的高質發展。
希望大家以后到我們集團多多進行技術交流,多多幫助我們,謝謝大家!
由iDigital China、品匯汽車和汽車信息網主辦的第...
第八屆ADMIC汽車數字化&營銷創新峰會已于2025年3月2...
車網世界報道: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
車網世界報道: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
車網世界報道: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