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混合投注500网最新消息/足球胜负彩500足彩网天气预报/西班牙黄金一代/湖人几个总冠军

歡迎光臨車網世界!

微信 | 微博 車網中國公眾號二維碼

當前位置:首頁 > 車頭條 > 汽車新聞 > 返回

尹捷:擁抱變化,順勢而上——傳統中國車企品牌煥新之路

發布日期:2022-11-10 20:24   瀏覽次數:3072

2022年11月8日-10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第12屆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嘉定舉辦。作為黨的“二十大”召開后的汽車行業首場盛會,本屆論壇以“聚力行穩 蓄勢新程”為主題,共設置“1場閉門峰會+1個大會論壇+16個主題論壇”,以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為主線,與行業精英一起貫徹新精神,研判新形勢,共商新舉措。其中,在11月10日上午舉辦的“主題論壇6:新汽車時代的品牌向上”上,廣汽集團品牌公關部部長尹捷通過視頻發表精彩演講。以下內容為現場演講實錄:
圖片1
尊敬的各位領導,現場的嘉賓,大家上午好!我是廣汽集團的尹捷,很高興參加今年的中國汽車產業論壇。由于廣州疫情防控的要求,我不能來到現場,那么就以線上的方式和大家做交流。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傳統中國車企的品牌煥新(之路)”,圍繞這一主題結合廣汽的實踐做一些思考。

我原來是一名媒體人,在2013年加入廣汽集團成為一名汽車人。眨眼十年過去了,這十年正是中國汽車工業飛速發展的十年,也正是中國汽車行業風起云涌、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十年。十年當中中國汽車行業也面臨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能源和智能網聯等各種元素進一步深刻的改變著傳統汽車行業。面對產業變革的趨勢,中國的車企也可以說各出奇招,積極謀求轉型,很榮幸見證并參與了這個過程。

從整體上看,可以說這十年當中中國品牌乘用車是取得了新的發展,抓住了機遇,縮短了和世界上優秀車企之間的差距。今天特別是年輕的消費者對中國品牌汽車更加開放和擁抱,可謂是國潮的崛起,這背后深層次的原因是文化自信,更加深刻的原因是中國品牌的品牌形象、產品品質和服務水平持續上升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

分享一組數據,在2021年的時候中國品牌乘用車一共銷售了954.3萬輛,市占率達到44.4%,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達到74.3%。而到今年9月份,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首次超過50%,占領了半壁江山。1-10月中國品牌乘用車的市占率達到52%,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達到80%,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數字還會不斷的刷新。

隨著市場越來越大,玩家越來越多,這十年來中國的汽車品牌的車企像雨后春筍也越來越多。有的是脫胎于傳統的汽車企業,有的是造車新勢力,有的是其他行業的頭部玩家加入進來。他們出現可以說激發了汽車行業的鯰魚效應,也引發了關于汽車產業鏈、制造營銷的方方面面的新的思考。

今天中國汽車市場絕對可以說是全球汽車市場當中競爭最為激烈,變化最快,最大的市場之一。很多人說中國的汽車市場越來越卷,確實尤其對中國品牌的車企來講,面臨的壓力也是顯而易見的。在全新的市場環境之下怎么穩住發展,還要跟上加速的發展,是每一個中國自主品牌車企面臨的首要的任務。也是中國品牌車企的品牌團隊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

廣汽旗下擁有自主品牌雙子星、廣汽傳祺、廣汽埃安。在轉型升級過程當中我們壓力顯而易見。面對全新的挑戰,廣汽經過深刻的思考,我們思考的結果是“守住初心,持續創新”,這八個字。

所謂的初心就是汽車人的匠心,因為汽車是對安全有著至高要求的產品,所以對產品的品質不斷的提升,數年如一日的不斷的苦苦追求,這是車企最高使命。而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也一定不能光是埋頭造車,也要學會抬頭看路甚至抬眼看天,以最敏銳的目光跟現代化的工具去捕捉用戶的需求,去感受市場的變化。還要積極的去擁抱汽車行業全新變化的趨勢,不斷地調姿勢,轉機制,全力以赴應對新的困難和新的挑戰。

那么接下來我結合廣汽集團的實踐,談一談傳統車企品牌煥新的四點最重要的感受。

第一,要以科技創新來引領品牌的升級。

新一輪的技術革命之下,科技可以說是融入到汽車行業方方面面,也成為改變汽車行業最重要的一個變量。那么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持續的去改進,也持續的改變著汽車產品的形態,改變著消費者購買和使用汽車的習慣。

廣汽可以說比較早的感應到這個趨勢,在2019年我們就提出了“無科技、不廣汽”的口號,積極向科技型企業轉型。并且以此為指引,加速構建產業鏈的創新體系和產品技術研發的迭代。

為了進一步支持科技廣汽的戰略和目標,“十四五”品牌建設的階段廣汽將充分發揮品牌創新能力,通過研發自主化、設計前瞻化、產品智能化、制造專業化、服務人性化和管理數字化等措施,不斷深化科技廣汽的品牌形象。

廣汽集團多年來堅持自主創新不動搖,可以說舉全集團之力投入自主研發。經過16年的摸索和積累,廣汽研究院目前已經擁有超過5000人的研發團隊,具備雄厚的研發實力,構建了廣州的研發總部+上海、洛杉磯前瞻設計工作室+歐洲研發中心組成的全球研發體系。

此外,廣汽還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國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院士工作站等等創新平臺。2019年開始開拓性的打造每年一度的廣汽科技日活動,通過發布會、科技展、高峰論壇等等多種形態集中立體化的向外界介紹廣汽自主研發的成果。

四年來,我們打造了一系列的諸如ADiGO智聯生態系統、鉅浪動力、GPMA模塊化平臺架構、GEP純電專屬平臺等技術品牌矩陣。這些品牌矩陣集中的凸顯了我們自主研發的技術能力,也為我們的自主品牌雙子星、傳祺、埃安提供了強硬的技術背書,推動雙子星產品的不斷升級,提升它們的產品力。

第二,要以品質的優勢來夯實品牌的基石。

廣汽品牌口號是“匠于心,品于行”。用廣汽集團董事長的話來說,“品牌、品牌,沒有品,哪有牌”?所以對汽車產品品質的嚴苛持續的追求,是廣汽一直以來的堅持,我們也是不斷的提醒自己造車的初心,要對消費者打造高標準、高質量和精益求精的汽車產品。在內部的管理上,我們也推出全方位的品質管理的模式,以廣汽工作方式來加強品質的管控,尤其是加強質量管理和智能化的水平,強化全鏈條的質量控制。

除了對產品品質的管理之外,我們還注重對用戶需求的管理。從顧客能夠感知到的點進行聚焦,進行優化,從需求到產品交付的整個鏈條不斷完善產品品質的管理模式,以求贏得市場的信賴。

第三,以產品的升級帶動品牌的煥新。

廣汽集團持續推動e-Time行動計劃,e-Time當中的E就是experience用戶的體驗,這是我們最核心的追求。我們希望以e-Time帶動傳祺、埃安自主品牌雙子星的活力,從而推動集團品牌形象的煥新升級。

傳祺品牌基于“質、趣、親”的品牌特點,在2022年啟動了混合動力元年,推出全新戰略轉型。堅持各種、多種的動力路線+智能網聯路線,就是我們所說的“XEV+ICV”的路線,打造高顏值、高科技、高PVA的產品,全面塑造有獨特魅力的傳祺品牌形象。

近年來,推出了包括影豹、影酷、全新GS8等這些深受年輕人喜歡的新產品,還有新一代M8宗師版高價值的產品。通過這幾年的努力,目前傳祺客戶的平均年齡比之前下降了1.5歲。

另外,品牌的科技化和年輕化屬性不斷提升。

廣汽自主品牌的“雙子星”的另一明星,廣汽AION則一直打造先鋒引領者的形象,通過先行先試,先后實現了研產銷一體化、員工持股,啟動了A輪融資,目前已經轉變成為一家廣汽控股、員工參股、核心價值鏈和社會化資本協同創新的股份制科技型企業。

基于AION的先進、好玩、新潮、高品質的品牌基因,AION一直致力于打造“頭號科技玩家”的品牌形象。

技術路線方面堅持EV+ICE全棧自研線路,在EV方面,先后推出了彈匣電池、超倍速電池、海綿硅負極電池三大電池技術,很好的解決了純電車用戶關于安全、充電、續航的三大痛點,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

另外在ICV方面,則憑借星靈電子電氣架構,普賽OS、 ADiGO智聯生態系統等領先的技術,實現了超視距召喚泊車、城市IDA和智能座艙技術等加速迭代升級,為用戶帶來更好更新的體驗。

在品牌營銷、產品營銷方面AION也是很會玩的,一直以來通過電競、涂鴉、動漫二次元等方式,將廣汽AION Y Plus打造成深受年輕人喜歡的十萬級潮玩科技頭等艙。

等到AION的產品技術積累等一定程度的時候,AION開始考慮品牌升級,希望能夠打造更高端化的品牌形象,今年的9月15日,AION公布了品牌全新LOGO AION神箭,同時也發布了高端品牌Hyper,也向公眾發布了第一款高端品牌的產品Hyper SSR的純電超跑。

發布那天,我也在活動的現場,看著我們打造的中國第一臺量產純電超跑徐徐開上舞臺,作為一名中國的汽車人,我也是無比驕傲和自豪。

相信今后,廣汽AION也將不斷持續為用戶帶來更多高質量的智能化產品,塑造更好的科技型品牌形象。

第四,以積極開放的心態擁抱變化。

廣汽是一家傳統車企,也是一家國企車企,之前有人擔心廣汽會不會掉隊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到目前為止發展的事實證明沒有出現這樣的問題,這得益于廣汽一直主動擁抱變化,積極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和市場需求。在燃油車市場份額不斷下滑的現在,廣汽傳祺還一直增長,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歡迎。而廣汽AION成為造車新勢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奮力領先,這一切都是很火的證明。

最后分享傳祺爆款開發中和用戶共創的故事,證明我們如何積極開放擁抱變化。

2021年8月1日,廣汽傳祺影豹上市,是傳祺首款運動轎車,一上市當月訂單突破3萬臺。在造車的過程中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通過數字化平臺將潛在的車主和研發的工程師拉到了一起,互相探討共創,互相碰撞激出火花用到車的研發和設計上。像大家現在看到的撞色設計的戰機式的前臉,運動化的車機組件,以及雙邊四排氣等等,都是滿足了年輕人對于一臺十萬級運動跑車的所有想象。

這當中,技術人員調整了心態,也改變了工作方式。車型大總監認真聽取了一位潛在用戶的抱怨,認為影豹太安靜了,所以給影豹加上了排氣的聲浪,滿足了這些追風少年車主希望的那種叱詫風云,體驗極致跑車的需求。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比較形象的看出,以前的工程師造車是追求最好的技術、最新的材料、最好的性能。但是今天的造車除了以上的追求外,還要更加直接的觸達消費者,或者通過數字化的工具觸達消費者的需求,傾聽他們的聲音,從而改變造車思路和理念,更好地適合消費者的需求,更好地擁抱新時代的到來。

以上是不成熟的思考和感受,供大家參考。

作為一名中國汽車車企品牌團隊中的一員,我們面對日新月異的市場,中國汽車工業肯定能夠引領,并且已經在新的賽道上引領了全球的汽車工業。

百舸爭流,不進則退。希望能夠站在更高的位置觀潮遠望,順勢而為,應時而動,持續演進,不斷突破。

希望和全體的汽車同行一起,和所有產業鏈同仁們一起,為中國汽車品牌的崛起做出自己應盡的貢獻。也為人類移動出行的美好愿望貢獻自己的力量。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 

上一篇:施洪亮:禁帶器件在新能源汽車應用中的機遇與挑戰

下一篇:姜徳義:聚力攻堅,攜手前行,與廣大從業者共創行業美好未來

熱門文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招賢納士 隱私政策 車網歷程

Copyright?2004-2030 車網世界版權所有 京ICP證040347號-1 技術支持: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