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混合投注500网最新消息/足球胜负彩500足彩网天气预报/西班牙黄金一代/湖人几个总冠军

歡迎光臨車網世界!

微信 | 微博 車網中國公眾號二維碼

當前位置:首頁 > 車頭條 > 汽車新聞 > 返回

施洪亮:禁帶器件在新能源汽車應用中的機遇與挑戰

發布日期:2022-11-10 19:21   瀏覽次數:2875

2022年11月8日-10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第12屆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嘉定舉辦。作為黨的“二十大”召開后的汽車行業首場盛會,本屆論壇以“聚力行穩 蓄勢新程”為主題,共設置“1場閉門峰會+1個大會論壇+16個主題論壇”,以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為主線,與行業精英一起貫徹新精神,研判新形勢,共商新舉措。其中,在11月9日下午舉辦的“主題論壇3:汽車、芯片融合發展”上,湖南三安半導體碳化硅應用專家施洪亮發表精彩演講。以下內容為現場演講實錄:
圖片4
大家下午好,我最后一個壓力比較大,到飯點了,所以我加快一些速度。

我今天主要分享的題目是,我們湖南三安半導體作為寬禁帶設計制造的廠家,對于寬禁帶應用給新能源汽車所帶來的,剛才Sebastian Mueller先生講到的是機遇,我想講的機遇是差不多的,我今天更多講一下挑戰。

我的報告主要分為以下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快速的過了,就不再展開來講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我會重點講一下,第四部分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部分:

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速度大家可以看到是非常快的,而且預計在2030年中國會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

這是市場滲透率的預測(如PPT所示),關于市場這一塊大家的預測都是一樣的,包括主機廠、芯片、自動駕駛的同時心理預期都是一樣的,這部分就快速過。

這一部分我想跟大家重點講一下,關于寬禁帶器件應用特性的優勢,我想這樣的故事大家已經聽到很多了,就是SiC器件應用給系統帶來的好處,這一部分Sebastian Mueller已經講過了,寬禁帶器件如碳化硅、氮化鎵在這部分應用是最多的,氮化鎵主要用在OBC和DC-DC,湖南三安半導體也在做GaN的功率器件。有人說碳化硅的電驅不夠吸引人,你們用氮化鎵能不能做牽引電驅?這樣功率密度更高?我的回答是近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是是不太可能的,因為氮化鎵主要是低壓器件,雖然可以用多電平實現高壓的應用,但是氮化鎵器件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短路能力,這導致氮化鎵用來做牽引電驅幾乎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今天把介紹的重點放在碳化硅功率器件方面。

這部分是國外的寬禁帶半導體廠家和各大電動車整車制造商、零部件供應商以及各大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關系圖,可以看出來他們和各大汽車巨頭,包括大眾、三菱、特斯拉、沃爾沃等等之間的合作非常緊密,我們可以看到在現在的“電動化”時代最大的變化是什么?我想說博世在傳統汽車時代作為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巨頭非常成功,但是在“電動化”的現在和未來可能會有面臨非常大的挑戰,現在幾乎所有的主機廠我在跟他們老板和技術人員交流的時候,他們都表示:我們不可能像以前內燃車時代一樣買一個配件就能開發出最適合該款車型的牽引電驅,或者我買一個功率半導體買一個電驅就能達到系統最優,用戶體驗最優。為什么?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主機廠更愿意做的事情是和我們半導體廠家深度合作,在產品開發需求定義的時候就需要參與進來,很多汽車廠家希望根據自己企業的車型市場定位、用戶體驗、技術特色訂制功率模塊,而不是直接夠買功率模塊。甚至他們參與了很多投資,直接投資碳化硅芯片設計、和模塊制造封裝的企業,可以看到國外在這方面已經走到很深入了,國內這方面也有很多造車新勢力提前布局了。

在右邊可以看到,我們的器件廠家、半導體廠家,像英飛凌、博世等等,他們和EV的廠家深度合作,已經不是原來傳統汽車時代博世電子像這種零部件巨頭提供零部件給整車廠的生意模式了,所以“電動化”時代必須是“寬禁帶器件廠家”和“整車制造廠家”進行深度合作才能迎來雙贏的局面。

這個圖我不仔細講了,Sebastian Mueller先生已經講過了,這幅圖的邏輯是碳化硅材料特性導致應用特性的優勢,最后帶來的結果:開關頻率的提升帶來系統尺寸減小,功率密度帶來提升,直接結果是:同等電池包的前提下帶來續航里程的提升。

碳化硅和硅的主要不同是:硅的開關速度很慢,開關的波形很干凈,但是下面的碳化硅器件用起來確實是好,因為開關速度更快,所以頻率可以更高,但是它同時也帶來很多的挑戰,需要大家一起來合作進行解決。。

這些問題是主機廠比較擔心的,高dv/dt帶來的電機絕緣問題怎么辦?,那么高的開關速度,會給電機的絕緣材料帶來巨大的挑戰,因為電壓從400伏到800伏,以后甚至會有更高的電壓,絕緣問題、材料問題、局放問題,電機端部電腐蝕問題怎么解決?

最后是EMI的問題,也是需要功率器件廠家和主機廠一起來緊密合作,從器件端到系統應用端進行解決。

所以主機廠他們一方面想用碳化硅,但是另一方面他們對于這些問題也有很多顧慮,所以剛才Sebastian Mueller先生也提到,像大眾在傳統汽車時代是特別大的公司,但是他們對碳化硅在牽引電驅里面的應用是有相當的保留態度的,不同的汽車制造廠家對這個事情機遇與挑戰的認識是不太一樣的,這里面最大的原因是大家對于SiC功率器件在電動車中的應用所帶來的的“機遇”和“挑戰”的認識也不是完全一致的,我認為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但是,從湖南三安半導體作為碳化硅器件制造廠家的角度來看,我們自己、我們正在合作和即將合作的客戶以及我們的投資人,大家都是非常看好這個行業長期的成長性的,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是在這些挑戰中必將迎來更大的機遇。

這是我們湖南三安半導體在做這個行業時候總結出來的一些我們目前看到的,以及我們自己的一些思考。我有時候跟主機廠的領導和客戶交流,他們對我們推出器件的速度、對模塊的封裝和對我們推出新產品的進度并不是十分滿意,他們覺得你這個模塊怎么可以選擇的封裝和種類這么少,在這里我要講一下為什么?回應一下廣大客戶對湖南三安的關切和期待

首先碳化硅的器件可靠性有一個還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就是門級域值電壓有漂移的問題,在高電壓、高溫度等惡劣工況下下長期運行缺乏大量的可靠性數據積累。跟IGBT比起來,,IGBT已經非常成熟了,積累了大量的運行數據,IGBT從晶圓、芯片、分立器件到功率模塊已經非常成熟了,可靠性不存在問題,而SiC器件在這一塊還存在很多挑戰。

在高壓器件的可靠性問題和高壓器件芯片和模塊封裝,還有非常多的挑戰,我們三安儲備了很多技術人才,我們對芯片設計研發、模塊封裝研發、器件系統應用等方面的核心人才團隊建設都進行了提前布局。湖南三安半導體長沙的應用實驗室圍繞這些關鍵的問題進行重點突破,采購專門的機臺,重點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的長期目標是:在盡最大努力提供高質量碳化硅器件的同時也希望給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服務。

還有就是碳化硅襯底目前處于嚴重短缺狀態,據預測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可能都跟不上市場快速增長的需求了。碳化硅確實有很多機會,但是依然有很多的挑戰需要大家一起來努力解決。。

GaN缺陷的問題,晶圓缺陷高,在高壓器件制造方面有很多的難題,但是氮化鎵在600伏級或者900伏級以下在OBC領域有很好的應用,比如說安克充電器是非常好的體驗,但是快充主要集中在200瓦以下。如果想用氮化鎵做幾十kW的高壓電力電子變換器,其實還存在非常多的挑戰。

我們把這些問題放出來就是希望能夠有機會和大家一起解決。

未來應該有應用需求驅動,器件廠家和汽車廠家一起合作,這個問題才能解決,我們不能等著這個問題別人解決了我們再去做,這個時候已經晚了。

第三部分在電動汽車領域是非常重要的,關于寬禁帶的牽引逆變器。

牽引逆變器是最重要的汽車唯一動力,是汽車的心臟,有五個方面非常重要:

1.功率模塊

功率模塊一定要低損耗、低寄生電感、低熱阻。

2.母排

低寄生電感、回路面積小的母排。

3.支撐電容

DC-link電容在這里面占了非常大的體積和成本,如果這個東西出問題整個系統也是不能正常工作的。

4.智能驅動

我想這個事情僅僅依靠半導體廠家是做不到的,我想和像地平線、恩智浦、芯馳這樣的企業一起來合作,這個事情我會重點講一下,特別有意思。

5.高集成度問題

這是碳化硅汽車電驅功率拓撲圖,從原來的分立器件到后面二合一到最后的all in one IGBT模塊,它也是從單顆到兩顆到六顆越來越集成,跟恩智浦不斷走向集成的思路也是差不多的。

這一部分三安半導體有專門的專家在做,因為我們覺得這個事情對主機廠來說非常的重要,這些多物理場,流場、電磁場、熱場,是多物理場耦合的,是非常難解決的問題,我們怎么通過優化母排,讓均流的特性更好、器件長期運行可靠性更高這是很大的挑戰。

這一部分可以從這個圖里很明顯的看出來,任何電驅都有DC-link的電容,這個東西非常龐大,現在有新的技術就是用陶瓷電容,這正好是和“集中”相反的思路,采用分布式多電容并聯去取代單一的大電容。

以前大家都喜歡集中多合一,但是這是分布式的。為什么?這是一顆大的電容,如果壞了整個系統就完蛋了,怎么辦?現在已經有一些新的技術,,用PCB板陶瓷電容來代替膜電容,這樣寄生電感可以減小,其中如果某個小的出了一點問題,OK的,是開路的模式。所以這也是未來技術比較關鍵的部分。

關于“智能驅動”我要重點講一下這個,這個東西很有意思,本來功率半導體和信息處理的芯片是分開的,我們是功率半導體,跟芯片處理信息差異性很大,但是現在這個東西要融合到一起,驅動電路是連接功率電路和控制電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件,原來傳統的是導通、關斷電阻是固定的,這在碳化硅時代是不能發揮碳化硅器件的最大優勢的,碳化硅開通時間在幾十個到幾百個納秒之間,我可以通過高速的氮化鎵分段控制、,提供不同的驅動電阻,可以讓開關損耗和關斷的尖峰電壓同時達到最優,還把系統的損耗降下來,而且幾乎不增加什么成本。

這已經是研究很多了,這還不是最核心的是功率模塊這一部分。

我們以前傳統的功率變換器電力電子這些東西,比如說牽引電驅,就在那工作,至于它的健康狀態,它什么時候可能會壞,是沒有數據出來的,你給我一個電池電壓我輸出的就是正弦波,我把電機轉起來推動車輛前進或者后退,但是作為一個電動汽車的動力心臟,它很多的數據是沒有采集的,或者采集之后我不知道送給誰,也不知道這些數據如果進行“智能診斷”,對我們電動車的“動力心臟”-牽引電驅進行智能診斷。。

如果我們功率器件廠家和地平線或者恩智浦這樣的企業合作,我們把一些電力電子變換器的關鍵數據傳送給你們,我們提供接口給你們,我們一起合作,如果做出“智能電驅”,如果我們能夠做到對用戶的電動車的動力心臟每隔一段時間進行“智能診斷”,提前把一些風險主動告知用戶或者整車廠家,讓電動車的動力心臟變得更加“聰明”,這將是一個巨大的提升和進步。我認為,對于電動車車主而言,“安全性需求”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而“牽引電驅安全”是汽車安全性的最重要的一部分。

比如說我平時90公里每小時的時候,上海的溫度是知道的,路上的溫度我也知道,功率模塊運行的表面溫度也是知道的,如果正常工況下這個東西都是健康的時候,比如說我這個溫度是110度,我今天只有60公里每小時,如果這時候“智能驅動”診斷系統發出預警信息,其中一個功率模塊溫度異常,經過診斷,可能存在功率模塊失效的問題,這時候就可以提醒車主要進行主動降速甚至是停車送到維修店進行全面的檢查,我想地平線完全可以通過他的芯片和他的感知系統,可以做一套算法,能夠把我們動力的心臟診斷出來,加上電力電子判斷的機理,如果我們給用戶提供這樣智能驅動,包括EMI、故障診斷、溫度等等,其實我們不需要實時,我們只需要幾天做一次診斷就可以,能夠第一步做到這樣就已經很吸引人了。

我們做這個事情目前是超出用戶的需求,他們會非常開心,主機廠會非常開心,因為你作為一個電動汽車的心臟你沒有任何診斷,你的好壞完全依賴于它在那跑,你不能發出提前的預知,我認為這是未來可以做的事情,但是需要和芯片的廠家、自動駕駛的廠家,我們把數據采集來,采集之后送給誰,我們去積累,讓功率模塊和系統處于健康的狀態,這個事情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做。

這一部分是高集成度的設計,因為電驅是所有廠家最關注的東西,它為什么這么復雜?主要是物理場太多了,電磁場、流體、熱場、傳動、結構,這幾部分很多都是耦合在一起的,你不可能單獨考慮。

所以兩個三合一要升級為六合一,功率拓撲集成和控制電路集成需要芯片廠家和我們一起合作,我們把數據變成有用的事情,怎么做這個事情未來有很多的空間和提升。

湖南三安在這方面的布局,湖南三安總投資160個億,10個月建成到投產,第一條線,在這也邀請大家到湖南親自考察交流,從這邊到那邊是長晶、外延、芯片、封測都在湖南三安完成,總長度1.2公里左右。所以我們是全產業鏈的模式,后面二期工程預計2024年完工。

碳化硅二極管三安已經在國內有很大的市場了,目前主要是供給OBC和光伏領域。大家可以看到碳化硅二極管國產器件起來非常快,成本飛速下降。


這是比較有意思的,湖南三安專注功率半導體的器件制造,很多時候我們作為器件廠家做出來的東西如果沒有充分考慮客戶應用需求的話客戶是不想用的,這就像我要吃一個蘋果你卻給我送來一個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湖南三安半導體在人才招聘和研發團隊組建方面老板充分考慮了這幾個部分,首先考慮我們做半導體肯定有材料,我們從材料、器件到系統應用端再往上走的話都是比較有經驗的人做這個事情。

右邊的圖(如PPT所示),現在碳化硅的模塊不可能是我給你一個器件你自己用、自己設計,用戶不接受這樣的模式,怎么辦?我們從底層的材料、電路拓撲到系統性能參數,我們從右邊出發,給大家再一個Starting point角度,充分考量,因為我們知道我們自己做的器件安全的工作區(SOA)應該在什么范圍,所以我們在這個范圍內盡可能把邊界給大家摸清楚。

所以我們在材料、拓撲包括磁芯結構優化設計,一直到上面怎么對接到需求、電路拓撲,到最頂上比如說壽命模型成本怎樣迭代。整個全部做下來希望給主機廠訂制你們真正需要的東西,而不是就是給你賣一個器件,我們希望給用戶提供整套的解決方案。

后面,我們希望能夠和像地平線這樣的企業一起把整個電驅健康管理做起來,這樣的話用戶是非常動心的。現在的電驅都是沒有這些東西的。

接下來我們給大家展示一個客戶案例,我們給該客戶做了一個分析,后逆變器的故障導致客戶大批量的召回,他會在車輛行駛的過程中有可能失去動力,這是非常危險的。我們團隊進行了分析,對它器件的FA,對器件的并聯均流,我們發現最有可能有問題的是從器件的制造,柵氧層在高溫、高電壓應力下長期運行的時候會出現老化,域值電壓會有漂移。

最后碳化硅MOS反并聯體二極管不太穩定,可能在前期生命周期前面不會體現出來,但是在后面體現出來的話會導致振蕩失效,我們老板比較關注這個事情,要求我們針對性分析一下,
我們團隊分下下來發現可以按照這個思路把問題打開、呈現給客戶、大家一起來想辦法解決問題。
我們知道很多的半導體公司,比如說芯片在德國,封裝在馬來西亞,器件賣到中國,整個一大圈下來中間哪一個客戶應用端出了問題,到底是器件的問題還是封裝的問題,需要來回轉圈圈,溝通成本非常高,導致效率很低。

我們的客戶也跟我們講,國外有些供應商確實實力很強,但是一旦他的產品出了問題的時候,你讓他分析,給一個失效分析報告,那真的太痛苦了,因為涉及到很多扯皮的事情,但是我在湖南三安我們就要把這個問題在一個房間解決,各個負責人都在一起,我們怎么解決這個問題。這也是我們未來希望解決的問題,提高用戶的極致體驗。

這是我講的系統級應用方案我們是怎么解決的,所以我們主要從功率芯片到分立器件、功率模塊、變換器、應用控制、樣機開發、試驗數據,我們作為國產功率半導體碳化硅的廠家,我們希望用戶能夠縮短開發時間,我們幫他們提前發現問題,解決在內部避免他們產品大規模召回,這是我們想出來可能未來比較有幫助的方式。

謝謝大家。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 

上一篇:徐健:芯片助力,共建智能汽車新生態

下一篇:尹捷:擁抱變化,順勢而上——傳統中國車企品牌煥新之路

熱門文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招賢納士 隱私政策 車網歷程

Copyright?2004-2030 車網世界版權所有 京ICP證040347號-1 技術支持:想象力

?